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Y型幼鱼释放装置在东海近海张网渔业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5:27
【摘要】:近年来,我国东海海区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渔业承受的捕捞压力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我国使用的拖网、张网等过滤性渔具,存在着网囊网目尺寸过小的情况,渔获中存在大量经济鱼种幼鱼和兼捕,尤其是在春夏季,幼鱼渔获的比例有时甚至高达99%,东海海区各类过滤性网具的渔获物幼鱼比例高问题突出,给我国东海渔业管理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为了减少渔获中幼鱼比例,增加渔具选择性,自从1992年开始,国外渔业研究者开始研究刚性释放装置的应用,试验证明刚性释放装置在鱼虾分隔、幼鱼释放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渔业监管机构强制要求在过滤性渔具中使用刚性释放装置。我国对于刚性释放装置的研究较少,在2000年之前未见研究报告,进入21世纪后也少有人进行刚性栅栏的研究。为了研究刚性栅栏在我国渔业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综合相关资料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刚性释放装置,该释放装置主要用以释放渔获中的经济鱼种幼鱼以及其他体型较小无经济价值的渔获。本研究所展示的释放装置由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框架间以铰链连接,整体释放装置成Y型,利用上部的2个框架筛选并释放小个体幼鱼,同时利用下部的框架引导大个体捕捞对象进入网囊。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进行三次海上试验进行测试释放装置性能以及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三次海上试验中装置主体结构相似,但是因为用于试验的网具规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三次试验中所使用的Y型幼鱼释放装置主尺度略有不同。此外第二、三次海上试验中所使用的Y型幼鱼释放装置分隔材料由不锈钢替换为密度较小的环氧树酯材料。2014年冬季在东海近海单锚张纲张网渔业中开展了Y型幼鱼释放装置的应用测试,通过对比安装Y型幼鱼释放装置的试验网和对照网的渔获重量,分析这一装置对不同个体大小渔获的释放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安装于张网囊前部、栅栏间距2 cm、上部2个框架之间呈60°夹角的Y型幼鱼释放装置能有效释放90%的小个体幼鱼并同时保留大部分(94.6%)大个体渔获,取得了良好的幼鱼释放效果。2015年海上试验共设置三组栅栏间距分别为10 mm、15 mm、20 mm,分隔框架与来流方向呈60°,试验共进行20网次。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其选择性曲线。试验结果显示主要渔获优势种口虾蛄、三疣梭子蟹渔具选择性指标50%选择体长(L50)随着栅栏间隔的增大而增大,选择范围(SR)随着栅栏间隔的增大呈现减小趋势。这表示不同的间距对于目标鱼种幼鱼的释放效果有所不同但可能其对于目标鱼种损失也有所不同。因而对于我国东海海域附近Y型幼鱼释放装置最适间距应是在大鱼的损失率与小鱼的释放率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2016年海上试验共设置5组,其中栅栏间距设置为10 mm、15 mm、20 mm,其中15 mm组设置了两种导鱼框高度即10 cm、15cm,两种安装角度即45°、60°。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栅栏间距的增大,渔获释放效果增加,导鱼框10 cm高、安装角度45°的释放效果较好。综合本研究3次海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Y型幼鱼释放装置对于我国东海的混栖渔场目标鱼种的幼鱼释放潜力巨大。该Y型幼鱼释放装置栅栏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网具、不同的安装位置以及不同网衣扩张程度的要求,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而且具有通过简单结构调整即可扩展装置的释放功能等优点,可为今后开展过滤性渔具幼鱼释放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对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中所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图文】:

海洋捕捞,捕捞产量,总产量,渔具


1.1 张网渔业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1.1.1 我国张网渔业发展概况我国近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同时潮流特征显著。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我国张网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张网类渔具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燃油消耗低、作业周期短、劳动力需求少、捕捞成本低等特点,促进张网渔业在我国的持续发展[1]。目前,张网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各个海域,其经过不断地发展改进,逐渐成为我国近海渔业一种不可缺少的捕捞渔具,但是张网渔业的渔具总体数量、捕捞产量以及渔获质量却在不断下滑。根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的 2008-2015 年中国近海海洋捕捞量统计数据,张网类渔具捕捞量仅次于拖网类、刺网类,位居第三位,,占我国近海海洋捕捞量的 12-13%左右。图 1 绘制了 2008-2015 年我国近海张网捕捞产量与海洋捕捞总产量(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9])。

栅栏,选择性


导向漏斗会将所有渔获物导向栅栏基部,其中虾类和其它的的生物可以通过栅栏进入网囊,实现鱼虾分隔,释放非目标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渔业科学研究者开始研究刚性栅栏。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渔获性能和选择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21-24]或海龟等大型海洋动物[23, 25-27],在一些渔业中甚至世界许多拖网渔业被要求使用 BRDs,目的是保护濒危或脆和海龟[29]。例如,美国禁止进口不使用和实施 BRDs 的国家。验表明刚性栅栏相对于柔性栅栏有着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栅栏的选择性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选择使用刚性栅栏用的刚性栅栏形状有 X 型、V 型和复合型栅栏(如图 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友保;幼鱼,不该在现在捕获[J];中国水产;1988年05期

2 胡乐勇;宁波港幼鱼比例检查之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产;2002年02期

3 罗会明,郑微云;鳗鲡幼鱼对颜色光的趋光反应[J];淡水渔业;1979年08期

4 应杰;;蚯蚓制品作幼鱼饵料的试验[J];饲料研究;1980年04期

5 季之源,戴俊杰,顾嘉宾,周裕溪;计算幼鱼长度和重量的体积测定法及其应用[J];淡水渔业;1981年01期

6 谢洪民;;苏联培育鲤幼鱼的几个主要环节[J];水产科技情报;1983年01期

7 В.К.Конобеева;王作楷;;水库中水流对幼鱼分布的影响[J];水利渔业;1989年01期

8 谢小军;;南方大口鲇幼鱼发育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9年02期

9 周秀琴;;新型幼鱼饲料[J];今日科技;1990年05期

10 允连;;新型幼鱼饲料[J];饲料研究;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伟;陈波见;曹振东;付世建;;温度和急性低氧对鳊鱼幼鱼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2 杨晗;曹振东;付世建;;尾鳍缺失对鳊鱼幼鱼的游泳能力、能量效率与行为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晗;付世建;曹振东;;尾鳍缺失对鳊鱼幼鱼的游泳能力、能量效率与行为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4 张安杰;曹振东;付世建;;低氧对草鱼幼鱼快速启动运动能力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高露姣;宋兵;陈立侨;江洪波;陈亚瞿;徐彦明;;饥饿状态下史氏鲟幼鱼的形态和行为变化的初步研究[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超;胡文佳;陈明茹;杨圣云;;山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稚幼鱼多样性及对渔业资源的补充作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张倩;康斌;;水流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游泳行为的影响[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丁兆坤;逄劭楠;许友卿;;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军曹鱼幼鱼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张曦;付世建;曹振东;;鲤鱼幼鱼标准代谢的种内差异与运动能力和摄食代谢的关系[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10 李丹;林小涛;李想;朱志明;;流速对罗非鱼幼鱼游泳行为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思奇;北部湾滥捕幼鱼当饲料,毁灭资源令人痛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钟欣 编译;二氧化碳尝试升高导致幼鱼被攻击的可能性增加[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林明;护理鱼宝宝的窍门[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4 吴安钦;连江养殖区饵料奇缺 千万尾幼鱼嗷嗷待哺[N];中国特产报;2000年

5 江燕;浙江上层幼鱼发生量高于往年[N];中国渔业报;2011年

6 记者 钱铮;“淡”水养海鱼,比海里长得快还长得好[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凯文;四种养鱼新法[N];农民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张力澎;金龙鱼F2代群体成功繁育[N];新农村商报;2013年

9 ;水泥池中养金鱼[N];河北科技报;2004年

10 农牧企;国外养鱼六大新招[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琦;俄罗斯鲟幼鱼(Acipenser gueldenstaedti)的脂肪酸需要量和适宜脂肪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国斌;胭脂鱼幼鱼适宜蛋白水平及中草药对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秋;Y型幼鱼释放装置在东海近海张网渔业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2 逯岩;发酵银杏叶在团头鲂幼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胡艳;长江口近岸水域幼鱼时空分布及代表种资源评估[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聂广锋;梭鱼早期发育以及间歇性饥饿对其幼鱼消化道组织学及行为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郑新春;咖啡因对斑马鱼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程燕;医用臭氧对斑马鱼幼鱼缺氧脑损伤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崔红红;日粮肌醇对团头鲂幼鱼生长、非特异免疫及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廖英杰;团头鲂幼鱼对蛋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需要量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9 王莹;团头鲂幼鱼对吡哆醇和硫胺素的适宜需求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王天娇;团头鲂幼鱼对烟酸的适宜需要量及调节抗应激能力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8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68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