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斑东风螺工厂化养殖环境因子调控与RAS构建技术研究
【图文】:
第一章 前言第一章 前言方斑东风螺的生物学特征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俗称凤螺、南风螺,隶属于软体动物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新腹足eogastropoda)、蛾螺科(Buccinidae)、东风螺属(Babylonia),为浅海底栖动物,主要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台湾海峡沿海以及日本浅海海域[1]。其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高档海珍品[2]。近年来,自然海区的方斑东风螺资源由于过度捕捞日渐衰竭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贝类。1 形态特征
图 1-2 方斑东风螺育苗技术的工艺流程Fig.1-2 Breeding techniques process of the B. areolata殖方式斑东风螺的养殖方式多样,国内主要采用延绳式吊笼养殖、潮间带围内外水泥池养殖、土池养殖、对虾高位池养殖、浅海沉笼养殖、沙层反渗式沙床养殖、鲍笼立体养殖等[5,7,10,11,31-43]。泰国多采用流水养殖循环水养殖[45]、循环水养殖[46-49]以及鱼贝混养[50]的方式。方斑东风螺模式各有优缺点。延绳式吊笼养殖的操作程序过于繁琐,浪费人力。养殖管理费用低、生长快,但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池塘养殖可采用、鱼、其他贝类混养,其优点是易人工调控,成活率较高,缺点是生其是冬季。水泥池养殖的底质和水质环境易受污染,管理工作量大,。对虾高位水池结构简单、成本最低,,但长时间养殖会引起底质变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6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明;柯才焕;狄桂兰;;食物缺乏对方斑东风螺幼螺代谢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2期
2 罗杰,杜涛,梁飞龙,刘楚吾;方斑东风螺养殖方式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04年07期
3 闫修花,王桂珍,陈迪军;纳氏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氨氮[J];中国环境监测;2003年06期
4 张伟;刘志刚;章启忠;;方斑东风螺对盐度适应性的研究[J];南方水产;2008年03期
5 李淑芳;邱德全;张继东;杨世平;贾春红;邱明生;;脱壳病和吻肿病东风螺体内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菌相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6 Nafsika Karakatsouli;Sofronios E.Papoutsoglou;Gianluca Pizzonia;Georgios Tsatsos;Aristeidis Tsopelakos;Stella Chadio;Dimitris Kalogiannis;Christina Dalla;Alexia Polissidis;Zeta Papadopoulou-Daifoti;;光谱对饲养在再循环系统中的金头鲷和虹鳟的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影响[J];渔业现代化;2008年01期
7 魏永杰;黄斌;柯才焕;许贻斌;王德祥;;方斑东风螺早期发育过程中几种消化酶的活性[J];热带海洋学报;2007年01期
8 柯才焕,李少菁,李复雪,郑重;两种东风螺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6年04期
9 刘建勇,卓健辉;温度和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张丽丽;周歧存;程怡秋;韦晓丽;张少平;;不同糖源对方斑东风螺生长、饲料利用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柯才焕;;东风螺生物学和养殖研究现状及问题[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芳;光照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学广;环境因子对刺参行为及生长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96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9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