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几种环境因子及药物残留对刺参体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09:15
【摘要】:由于缺乏获得性免疫,仿刺参等棘皮动物主要依靠天然免疫进行自身防御,保护宿主免受非己物质如病菌、真菌和异物的侵害。仿刺参免疫系统中,体腔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吞噬作用的关键就是吞噬过程中所分泌的相关溶酶体酶和活性氧类物质;活性氧在消除非己物质如病菌、真菌和大颗粒物质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酵母体外诱导仿刺参体腔细胞产生活性氧类物质的过程。实验确定了仿刺参体腔细胞化学发光的最优反应体系:体腔细胞浓度在106/mL时,酵母终浓度为0.5 mg/mL,鲁米诺终浓度为2.5×10-4 mol/L。实验数据显示,检测温度对体腔细胞的影响比较大,理想检测温度在17℃左右。刺参注射脂多糖后,体腔细胞体外吞噬酵母时活性氧的产生先升高,在第9h达到峰值,然后降低。本文研究了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pH对仿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活性氧产生的影响。不同环境条件处理暂养一周的仿刺参,于不同时间点抽取体腔液,然后用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检测仿刺参体腔细胞体外吞噬酵母细胞时活性氧的产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7℃),6℃和26℃水温中的仿刺参分别从第1 d和第15 d极大地增加了活性氧的产生。盐度25和盐度35两组海参体腔细胞比对照组吞噬过程产生更多的活性氧,而盐度16和40两组第1 d时活性氧的产生也显著增强。较低pH同样极大增强了吞噬作用中活性氧的产生。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和pH均可影响仿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仿刺参在适应不同环境时的生理生化过程及无脊椎动物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水产动物抗菌消炎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乱用滥用给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实验设置仿刺参3组,分别连续3天注射呋喃唑酮、氯霉素和红霉素,于不同时间抽取仿刺参体腔液,用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检测体腔细胞经酵母诱导后的化学发光现象。结果显示,整个实验过程中,静息状态下,呋喃唑酮和红霉素均抑制了体腔细胞活性氧的产生。注射红霉素组,仿刺参体腔细胞经酵母诱导的化学发光现象均有所增强,且最大值出现在第15天。注射呋喃唑酮后,仿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活性氧的产生先增强,随后在第七天时发光值低于对照组,第15天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整个过程中氯霉素组吞噬过程的活性氧水平除第一天外,均明显增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江;杨道丽;李志刚;王振旗;毛俊亚;;作为土壤污染生物标志物的蚯蚓体腔细胞提取方法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马静静;张伟;郑彬;葛高飞;檀华蓉;郜红建;;土壤苯并[a]芘多次叠加污染对蚯蚓体腔细胞抗氧化酶的毒性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02期

3 张峰;宋志东;刘洪伟;宫静;王海峰;;4种抗凝剂对刺参体腔细胞的抗凝效果[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王淑娴;叶海斌;于晓清;李天保;王勇强;;海参的免疫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5期

5 刘晓云;谭金山;包振民;谢嘉琳;;刺参体腔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2005年06期

6 李华;陈静;陆佳;李强;朴守一;;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类型及体腔细胞数量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9年02期

7 迟刚;李强;王扬;李华;;仿刺参体腔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初探[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李华;陈静;李强;张明明;朴守一;;仿刺参体腔细胞吞噬与凝集功能及其与温度的关系[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王海娜;王宜艳;孙虎山;;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二氢吡啶对刺参体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10 陈静;李华;吴艳辉;陈辉;;仿刺参体腔细胞染色方法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峰;刘洪伟;宋志东;;几种重金属对刺参体腔细胞超氧阴离子(O_2~-)产生的影响[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莉;张峰;;仿刺参体腔细胞CD35类似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赵祥吉;秦艳杰;李霞;刘洋;丁鉴峰;;刺参26S蛋白酶体S7亚基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乐乐;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原代培养技术的建立及其在快速筛选免疫增强剂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陈效儒;对虾与海参高效免疫激活物质的筛选与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伟;土壤苯并[a]芘和菲叠加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2 李明;几种环境因子及药物残留对刺参体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6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06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