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棘胸蛙幼蛙的生理生化研究及全年候生长养殖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16 14:53
【摘要】:本文研究了温度、光周期和饲料对棘胸蛙幼蛙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棘胸蛙的全年候生长养殖技术,为棘胸蛙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棘胸蛙幼蛙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6℃下的棘胸蛙幼蛙质量相对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1.59±1.88%、1.79±0.04%d-1、38.52±1.54%。22℃和26℃的棘胸蛙幼蛙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都达到97.22±4.81%,而显著高于其他温度试验组(P0.05)。2、温度对棘胸蛙幼蛙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棘胸蛙幼蛙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40℃、35℃。3、设置2L:22D、6L:18D、10L:14D、14L:10D四个光照周期试验组,研究棘胸蛙幼蛙的最适光照周期。结果表明:10L:14D和14L:10D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质量相对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6L:18D、10L:14D、14L:10D这三个试验组的棘胸蛙幼蛙摄食率和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显著高于2L:22D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摄食率和存活率(P0.05)。4、通过投喂黄粉虫、蝇蛆和人工饲料,探讨不同饲料对棘胸蛙幼蛙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活饵料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质量相对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人工饲料试验组(P0.05);人工饲料试验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黄粉虫试验组和蝇蛆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存活率显著高于人工饲料试验组(P0.05);投喂人工饲料的棘胸蛙幼蛙肌肉粗蛋白含量低,粗脂肪含量高,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投喂人工饲料的棘胸蛙幼蛙肠道三种消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5、在生理生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全年候生长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全年候生长养殖+投喂混合饲料这种养殖方式下的棘胸蛙生长速度最快,饲料效率和存活率都最高,全年候生长养殖方式下的棘胸蛙生长曲线基本上是呈一个“S”型。普通户外养殖+投喂混合饲料这种养殖方式下的棘胸蛙行为节律最为正常,繁殖能力最强。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66.3;S917.4
【图文】:

幼蛙,棘胸蛙,特定生长率,增加率


逦30°C逡逑温度(°C)逡逑图2-2不同温度下棘胸蛙幼蛙的特定生长率逡逑Fig.邋2-2邋Specific邋growth邋rate邋of邋larval邋Quasipaa邋spinosa邋at邋different邋temperatures逡逑ll逡逑

棘胸蛙,幼蛙,饲料效率,增加率


逡逑由图2-1和图2-2分析可知:当棘胸蛙幼蛙的生长温度在18°C到26°C之间逡逑时,随着试验温度升高,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当试验温度在26°C时,棘胸蛙幼逡逑蛙质量相对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都达到最高,分别是71.59±1.88%、逡逑当试验温度在30°C时,棘胸蛙幼蛙的质量相对增加率和特定生逡逑长率都最低,分别为22.01±3.29%、OASiO.CW%.#。试验温度在30°C时生长速逡逑度反而下降,原因是温度过高,蛙类代谢过快,蛙体机能会受到高温的消极影响逡逑和阻碍,使生长速率减慢,这点符合蛙类生长的一般规律NI。经方差分析得出:逡逑26°C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质量相对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逡逑(P<0.05),各个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质量相对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存在显著逡逑差异(P<0_05)。逡逑45.00逦r逡逑40.00逦-逦^逡逑35.00邋-逦31^18逡逑9邋30邋00邋-逦W逦;逦26f逡逑;2500邋-邋T逦4逡逑|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超;胡成硕;章龙珍;赵峰;刘鉴毅;;人工饲料和浒苔饲喂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影响[J];海洋渔业;2015年06期

2 谢展望;颉志刚;胡一中;郑荣泉;;野生棘胸蛙消化器官蛋白酶的分布及酶活力[J];动物学杂志;2015年05期

3 冯伟;王玲;张春晓;宋凯;张璐;;饲料脂肪源和乳化剂对牛蛙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年06期

4 王春清;马丽娟;吕树臣;何玉华;曾通绪;;不同活体饵料对中国林蛙幼蛙生长发育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4年09期

5 皇康康;张春晓;王玲;宋凯;黄飞;;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生长性能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4年06期

6 王帅;陈阿琴;吕为群;;光照强度对褐牙鲆血浆皮质醇、渗透压和生化指标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7 李庆;张雪;余昌萍;汪娟;余晶晶;张盛周;;虎纹蛙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14年02期

8 章龙珍;朱卫;王妤;刘鉴毅;宋超;赵峰;张涛;杨刚;;饲料脂肪水平对点篮子鱼消化酶活性和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4年02期

9 陈玲;彭德姣;张建芝;;石蛙的养殖技术[J];蛇志;2013年04期

10 刘韬;庄志鸿;杨声强;张伟定;;饲料营养水平对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26期



本文编号:2716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16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0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