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三种淡水贝类在降低养殖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方面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7:08
【摘要】:随着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体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使得水产品出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给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如何修复受损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保证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根据湘江湘阴段重金属含量,在配制重金属(Cu、Zn、Cd和Pb)含量超标的沉积物的条件下进行常规鱼类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养殖,探究重金属在养殖水体和水产品中的迁移转化,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的复合生态方法(淡水贝类-生石灰)来探究在降低养殖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方面的作用。其研究结果如下:与T1(重金属超标底泥)相比较,T2(重金属超标底泥+散养贝类)和T3(重金属超标底泥+吊养贝类)中贝类能够降低水相和悬浮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当与生石灰联合作用时效果更好。在重金属污染底泥条件下,水体中的重金属主要存在于悬浮物和沉积物中,在生物和人为的扰动下其含量波动的变化。贝类没有降低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含量,且随着饲料的不断投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显著的升高(P0.05)。处理方式的不同使得贝类——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环棱螺(Bellamya spp.)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出现显著性的差异(P0.05)。无论吊养还是散养,Cu和Cd在三角帆蚌软体部分的含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降低。散养的三角帆蚌体内的Zn和Pb的含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而吊养的却相反。与T1相比较,放养贝类的T2和T3中同种鱼类之间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一个月施用2次生石灰,使得对照组(C,正常底泥)和处理组(T1、T2和T3)中4种鱼类人为的分成三部分:背部肌肉、“残体”(骨骼、鳍条、脑、鳞片、心脏、腹部肌肉和剩余的背部肌肉)和“丢弃物”(肝胰脏、肾脏、鳔、胆囊、肠和鳃)中的重金属含量出现降低,但一个月4次生石灰的施用,情况却与之相反。重金属在底层性鱼类(鲫鱼和青鱼)体内的含量高于水体上层的鱼类(鲢鱼和草鱼),并且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沉积物条件下生长的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T1、T2和T3)高于未超标条件下的(C)。4种重金属在鱼体内的含量为:ZnCuCdPb,且随着鱼体重的增长其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背部肌肉、“残体”和“丢弃物”中重金属含量为:“丢弃物”“残体”背部肌肉。在长达120d的养殖过程中,4种鱼类背部肌肉中Pb和Cd均未检出,且背部肌肉、“残体”和“丢弃物”只有“丢弃物”中Pb和Cd含量超过NY 5073-2006和GB 2762-2012的限量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03.225;S917.4
【图文】:

情况


不同时间鱼类的生长情况

三角帆蚌,生长情况,情况


不同时间三角帆蚌生长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修报;刘洪波;苏彦平;戈贤平;杨健;;背角无齿蚌净化养殖水体中的重金属[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2 张秀成;熊芳园;李长举;肖绪诚;黄莹;;浅谈水产饲料中的重金属污染[J];当代水产;2015年10期

3 庞洋洋;罗伟;李文红;戴晓玲;杨芳;章增林;李柏愉;吕业坚;;淡水鱼塘中重金属Cu、Zn含量及其综合生态风险水平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15期

4 李晶;栾亚宁;孙向阳;于海心;祁娜;武轩韵;;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5年02期

5 陈笑霞;陈红英;陈旭凌;潘仑;;广州市售四种贝类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年02期

6 端正花;李莹莹;陈静;董伟;梁晶晶;岳俊杰;汪磊;;中国圆田螺壳在镉污染中的指示作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11期

7 张志国;张华;李海红;王玉群;;养殖水体总硬度的调节[J];科学养鱼;2014年05期

8 张光贵;黄博;;湖南洞庭湖水系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4年01期

9 池继彬;;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J];农技服务;2013年12期

10 杨丽丽;王斌;朱化化;李玉萍;刘建涛;;中华圆田螺抗菌肽理化性质及抑癌活性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行厚;皮杰;张健;李德亮;肖调义;;河蚬提取物对芙蓉鲤鲫生长、脂代谢及抗氧化的影响[A];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李德亮;张婷;肖调义;王红权;陈开健;刘安民;李祖军;;大通湖软体动物碳汇功能初探[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荦;中国沿海先秦贝丘遗址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乔德亮;三角帆蚌多糖提取、纯化、生物活性及其结构[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余骏;杭埠河流域贝类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D];安徽大学;2016年

2 陈涛;贝壳粉体的改性及其在抗菌和聚丙烯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3 徐青;重金属污染在不同水体淡水鱼中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D];上海大学;2013年

4 徐海军;淡水贝类作为水域环境的生态修复工具种的可行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丽娜;长江口滨岸潮滩大型底栖动物重金属的分布累积及其生态毒理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17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17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6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