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其养殖过程通常分为两年,第一年扣蟹养殖从大眼幼体养殖到蟹种(俗话扣蟹),第二年成蟹养殖从扣蟹养殖到成蟹,蟹种质量优劣直接关系成蟹成败。目前,成蟹养殖中蟹种有养殖和野生两个主要来源,池塘养殖是扣蟹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扣蟹养殖通常有全程配合饲料投喂、麸皮菜粕等传统饵料投喂和混合投喂三种投喂模式,但有关不同来源和投喂模式下的蟹种质量尚不清楚。近年来,国内多家单位已经开始河蟹遗传选育,有关遗传选育对蟹种质量的影响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比较了不同来源(养殖和野生、选育与非选育和不同投喂模式)中华绒螯蟹蟹种的早期养殖性能、攻毒成活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为河蟹蟹种质量评价和和良种培育提供基础资料。1.野生和池塘养殖河蟹蟹种早期养殖性能、抗病力和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比较本研究采用养殖性能评价、攻毒实验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方法,比较了野生和养殖扣蟹在成蟹阶段的早期养殖性能(第1次蜕壳时间、成活率和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攻毒后的死亡率和免疫性能。结果显示:(1)池塘养殖扣蟹第1次蜕壳间隔和特定生长率显著短于野生扣蟹(P0.05),而两种来源扣蟹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野生扣蟹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一直低于池塘养殖扣蟹,攻毒96 h后,野生扣蟹累计死亡率(28.3%)明显低于养殖扣蟹(50.0%);(3)比较肝胰腺组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发现,无论雌蟹还是雄蟹,野生扣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养殖扣蟹,野生雄蟹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和一氧化氮(NO)活性显著高于养殖雄蟹,而野生雌蟹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养殖雌蟹;(4)比较血清中非特异免疫指标发现,野生扣蟹NO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扣蟹,而养殖扣蟹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野生扣蟹。此外,野生雌蟹血清中的血蓝蛋白(Hc)含量、T-AOC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活性显著高于养殖雌蟹,而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活性显著低于养殖雌蟹。综上所述,两种来源蟹种各有优势,池塘养殖扣蟹具有较好的早期养殖性能,野生蟹种具有较强的免疫性能,有关其质量差异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中华绒螯蟹选育群体和非选育群体蟹种免疫性能的比较本研究采用攻毒实验和非特异免疫指标测定方法,评价了河蟹2龄早熟、晚熟选育群体第2代(G2)和非选育组扣蟹(对照组)的攻毒成活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1)嗜水气单胞菌攻毒注射后,整体上未选育组扣蟹的死亡率略高于两选育群体,但是雌雄个体间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2龄晚熟群体雄蟹和2龄早熟群体雌蟹攻毒后死亡率分别最低;(2)就肝胰腺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而言,无论雌蟹还是雄蟹,2龄早熟群体肝胰腺中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ACP活性也显著高于2龄晚熟组(P0.05);此外,两个选育组雄体肝胰腺中的T-AOC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龄早熟G2雌体肝胰腺中的MDA和GSH-Px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雌体;(3)就血清中非特异免疫指标而言,无论雌蟹还是雄蟹,2龄早熟G2扣蟹血清中的AC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龄晚熟G2扣蟹血清中的GR活性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扣蟹,此外,2龄早熟G2雌蟹血清中的γ-GT和T-AOC活性均显著高于2龄晚熟G2。综上,两个选育群体子二代扣蟹具有较强免疫性能及抗病力,其中2龄早熟群体扣蟹的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略强于2龄晚熟选育群体。3.三种饵料模式对中华绒螯蟹蟹种早期养殖性能、非特异免疫性能及抗病力的影响为评估不同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蟹种质量的影响,采用养殖实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和攻毒实验方法,比较了配合饲料、传统饵料和混合投喂模式培育扣蟹在成蟹养殖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死亡率的变化。结果显示:(1)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第一次蜕壳间期均短于传统投喂和混合投喂模式,且配合饲料组增重率及体重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2)就肝胰腺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而言,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γ-GT、T-AOC和SOD活性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γ-GT差异显著,传统投喂组ACP、MDA、NO和POD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ACP和NO含量差异显著;(3)就血清中各免疫指标而言,配合饲料组GSH-Px和T-AOC活性高于另外两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传统投喂组ALP、ACP、MDA及Hc等指标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MDA差异显著;(4)无论雄蟹还是雌蟹,传统投喂组扣蟹攻毒后12~96 h的累计死亡率一直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雄体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接近,混合投喂组雌体累计死亡率居于传统投喂组和配合饲料组之间。综上,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扣蟹在成蟹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的成活率,有利于提高蟹种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66.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威;姜晓东;吴旭干;何杰;刘青;王幼鹏;成永旭;;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群体选育第三代在扣蟹阶段的养殖性能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2 卢义;吴旭干;何杰;王春;李晓东;刘乃更;王幼鹏;成永旭;;长江、黄河、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扣蟹的形态学及生化组成[J];中国水产科学;2016年02期
3 何杰;吴旭干;龙晓文;马明君;黄庆;赵恒亮;成永旭;;池塘养殖和野生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形态学及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J];水产学报;2015年11期
4 何杰;吴旭干;龙晓文;刘青;赵恒亮;姜晓东;成永旭;;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比较[J];海洋与湖沼;2015年04期
5 刘青;刘皓;吴旭干;何杰;董鹏生;王幼鹏;成永旭;;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5年04期
6 李思明;丁惠君;郭小泽;符辉;唐艳强;钟家友;;复方中草药对中华绒螯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5年04期
7 吴旭干;龙晓文;刘乃更;何杰;王武;成永旭;;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性腺发育和生化组成的比较[J];淡水渔业;2015年03期
8 何杰;吴旭干;姜晓东;赵恒亮;王幼鹏;刘皓;成永旭;;野生和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比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9 付龙龙;李跃华;陆全平;丁淑燕;邓燕飞;;1龄蟹种培育几种模式对比分析[J];水产养殖;2014年12期
10 宋长太;丁余其;成建平;;苏北地区优质蟹种培育关键技术[J];科学养鱼;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义;中华绒螯蟹新型免疫调节剂及其酚氧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福辰;越冬后至第一次蜕壳前中华绒螯蟹营养积累与能量策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725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2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