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在低盐和病原胁迫后相关凋亡基因的功能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68.252
【图文】:
图 1 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简图Figure 1 Summary of mitochondrial-mediated apoptosis pathway P53、Bcl-2、Apaf-1 基因的研究进展P53 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被 Lane[38]于 1979 年首次报道,随着研逐渐发现 P53 基因能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39]。P53 基因作为一种多功能转录因,在细胞对 DNA 损伤、缺氧和致癌信号等应激的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40]。P5旦被激活,就会促进超过 150 个基因的转录,这些基因涉及诱导细胞凋亡、调节胞周期、肿瘤抑制、基因组稳定、细胞自噬和 DNA 修复等[41]。当机体内细胞或 DNA 受到损伤时,能够刺激细胞内的 P53 蛋白快速表达,在NA 损伤后,P53 能够调节大量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止细胞恶性增殖,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42]。P53 在诱导后可转移到线粒体外膜直接与 Bcl-2 家族的促凋亡和抗凋亡成员相互作用[43,44]。P53 还可以诱导 bax 基
图 1-1. 三疣梭子蟹 P53 基因序列全长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方框内框的 ATG 为起始密码;*标出的 TGA 为终止密码子;画线部分为 P53 保守结构域Fig.1-1 P53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deduced amino acids sequence of P. trituberculatus .The initiation codons (ATG)is marked with black box.Asterisk indicates the termination codons(TGA).The conserved domain P53 is underlined三疣梭子蟹 P53 基因序列全长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Fig.1-1 P53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deduced amino acids sequence of P. trituberculatus .
图 1-2 三疣梭子蟹 P53 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 P53 氨基酸序列比对Fig. 1-2 Multiple alignment of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P.trituberculatus P53 withother specie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三疣梭子蟹“黄选2号” 适宜开展生态养殖[J];海洋与渔业;2019年10期
2 宗腊梅;李静竹;谢嘉伟;包建强;;三疣梭子蟹在0℃保存时品质变化评价指标研究[J];食品工业;2017年12期
3 马金武;吕建建;刘萍;高保全;李健;;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7年04期
4 郑春波;于夕有;张锦涛;王华东;王同勇;;“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与本地三疣梭子蟹生态养殖对比试验[J];河北渔业;2016年04期
5 袁甜;;三疣梭子蟹室内大棚养成试验[J];科学养鱼;2016年08期
6 贺洁;周冠军;程岩雄;黄元明;;三疣梭子蟹温棚越冬育肥技术[J];科学养鱼;2015年02期
7 张媛媛;;三疣梭子蟹人工繁育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15年08期
8 郑春波;王世党;王海涛;;“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混养试验[J];水产养殖;2015年09期
9 李健;刘萍;高保全;陈萍;;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1号”的选育[J];渔业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10 黄福勇;丁雪燕;薛辉利;郑天伦;;三疣梭子蟹饲料选购及投喂技术要点[J];中国水产;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琳;母昌考;;三疣梭子蟹设施化高产养殖技术研究[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邱兆星;王志刚;于发盛;刘恩孚;;三疣梭子蟹育苗技术要点[A];第二届全国海珍品养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安健;伏光辉;陈百尧;龚琪本;唐兴本;;三疣梭子蟹乳化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许强华;刘洋;;盐度胁迫下三疣梭子蟹的基因表达谱分析[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石亚素;童国忠;薛超波;王世意;何伟贤;王光宇;吴富忠;;舟山市三疣梭子蟹养殖环境及生物体内细菌学研究[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孙颍民;;三疣梭子蟹健康、稳产、高效育苗技术研究[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董志国;李晓英;阎斌伦;孙效文;;三疣梭子蟹增养殖过程对野生资源的遗传响应[A];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会刊[C];2012年
8 孙颖民;;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王迎宾;高丽;孙洁;;基于主要海洋灾害因子的浙江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补充量预测分析[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苏志星;何杰;许文军;谢建军;施慧;王庚申;汪玮;;挤压胁迫对三疣梭子蟹抗氧化和应激能力的影响[A];2018年(第十三届)浙江渔业科技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宗岩邋王世党 徐军锋 王同勇 苏海岩;如何提高三疣梭子蟹的饵料利用率[N];中国渔业报;2007年
2 王树刚;三疣梭子蟹养殖[N];中国渔业报;2008年
3 响水县海洋与渔业局 刘志华;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年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三疣梭子蟹的良种选育及规模化养殖”成果通过评价[N];中国渔业报;2014年
5 齐鲁;如何培育三疣梭子蟹幼苗[N];中国渔业报;2012年
6 王广成 王权 李欣 赵迎东;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育成新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5年
7 林立明;三疣梭子蟹与对虾混养[N];中国渔业报;2008年
8 任桂欣;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5年
9 曹建亭 马康;三疣梭子蟹Z4转大眼期间应尽力提高转化率和成活率[N];中国渔业报;2005年
10 王树刚;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管理[N];中国渔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宁军号;三疣梭子蟹补体样分子结构及免疫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2 张凯;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以及细菌生产力与代谢功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王金凤;寄生性甲藻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初探[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4 李蒙;三疣梭子蟹对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免疫响应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5 高保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遗传参数评估及新品种培育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董志国;中国沿海三疣梭子蟹群体形态、生化与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7 刘磊;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生长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志星;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蜕壳行为、存活生长和养殖产量的影响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2 罗佶龙;三种饲料源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效果的影响[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3 徐雪;东海典型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容量估算及捕捞策略评价[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4 颜文超;浙江渔场三疣梭子蟹渔获量波动与人类干扰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5 王磊;三疣梭子蟹在低盐和病原胁迫后相关凋亡基因的功能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6 宋柳;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功能鉴定及其响应盐度变化的免疫机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7 宋洁;养殖条件及冷藏对三疣梭子蟹风味品质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8 张孟洁;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早期胚胎免疫及凝集素途径关键分子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9 李楚禹;2010—2018年山东南部近海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D];烟台大学;2019年
10 孙东方;三疣梭子蟹鳃表达谱分析及3个神经肽基因在低盐适应中的功能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4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5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