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长江口潮间带湿地亚生境中斑尾刺虾虎鱼时空分布特征和栖息策略

发布时间:2020-07-18 09:14
【摘要】:本研究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每月在长江口崇明岛东滩鸟类保护区西南水域的潮沟、光滩和海三棱呰草带(Scirpus mariqueter)这三种亚生境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三种亚生境中非生物因子(温度、盐度和最高淹没水深)和生物因子(植被、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的差异,探究了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的时空分布和食性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亚生境中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差异三种亚生境中潮沟的最大淹没水深明显高于光滩和海三棱呰草带,三种亚生境的水温和盐度两两间无明显差异(ANOVA,P0.05)。春末至秋初(5-10月)是海三棱呰草生长旺盛的时期,秋末至春初(10-3月)则逐渐枯萎,3月春季来临又开始新一轮生长。调查期间共记录浮游动物71种类,隶属于22目,其中桡足类的剑水蚤目、猛水蚤目和哲水蚤目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达到总数的94.5%。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33种类,隶属15科,以甲壳动物(7种)和软体动物(6种)占优势。游泳动物共采集到32种,隶属17科,以鲤科和长臂虾科(均为5种)最多,其次为虾虎鱼科和方蟹科(均为4种)。三种亚生境中浮游生物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大型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和优势种存在明显差异。潮沟和海三棱呰草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均为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光滩的除了上述三种优势种外,背蚓虫(Notomastus latericeus)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也是优势种。海三棱呰草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最为丰富,潮沟次之,光滩物种数最低。潮沟区域共捕获游泳动物23种,优势种为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浕(Liza haematocheila)和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光滩区域共捕获游泳动物26种,优势种为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刀鲚(Coilia ectenes)。海三棱呰草带共捕获游泳动物17种,优势种为中国花鲈、浕、斑尾刺虾虎鱼、刀鲚和长蛇泩(Saurogobio dumerili)。通过群落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分析发现,浮游动物群落可大致分为夏季和其他季节两类;三种亚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度较低,海三棱呰草带和潮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较为相似,而与光滩差异较大;游泳动物群落大致可分为冬春季和夏秋季两组。(2)斑尾刺虾虎鱼的食性特征斑尾刺虾虎鱼主要摄食虾类(IRI(%)=43.74)、蟹类(IRI(%)=39.10)、昆虫类(IRI(%)=5.45)以及多毛类(IRI(%)=4.49)等10大类30小类饵料生物。虾类和蟹类为斑尾刺虾虎鱼主要饵料,分别以安氏白虾等白虾属和相手蟹属为优势饵料为优势饵料;昆虫类以小划蝽(Micromecta quadriseta)等蝽科昆虫成虫为优势饵料。斑尾刺虾虎鱼在秋季增大摄食量以备越冬之需,各月的平均饱满指数和平均摄食等级波动均较大,7月均为最低,而11月达到最高值。斑尾刺虾虎鱼平均摄食等级随体长增大而明显增大,说明小个体的摄食能力要低于大个体。(3)斑尾刺虾虎鱼的栖息策略6-11月均采集到斑尾刺虾虎鱼样本,进入潮间带的主要是其幼鱼(比例高达96.9%)。潮沟中共采集到93尾,是光滩和海三棱呰草带的5.2和4.9倍,说明潮沟是斑尾刺虾虎鱼进入潮间带湿地的主要通道之一。调查期间,光滩和海三棱呰草带斑尾刺虾虎鱼的采集尾数昼夜差异较小且不显著(ANOVA,P0.05),潮沟中斑尾刺虾虎鱼的昼夜丰度均高于光滩和海三棱呰草带。不同生境的饵料来源不同,是造成斑尾刺虾虎鱼在光滩与海三棱呰草带、潮沟的摄食强度和饵料种类的昼夜差异较大的原因。不同亚生境中斑尾刺虾虎鱼的食物组成差异较大。光滩中斑尾刺虾虎鱼的食物组成中鱼类W%值最高,海三棱呰草带中鱼类W%值仅为0.71%,海三棱呰草带中蟹类的W%值最高。聚类和排序结果表明,光滩中斑尾刺虾虎鱼的食物组成与其它两种亚生境差异相对较大,海三棱呰草带中斑尾刺虾虎鱼的食物组成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单一亚生境中的优势饵料不足以满足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需求。其他个体较大饵料生物丰度的增加对斑尾刺虾虎鱼的食物组成影响较大,斑尾刺虾虎鱼极有可能是追逐饵料生物而进入光滩和海三棱呰草带。据CCA分析结果,海三棱呰草密度对于斑尾刺虾虎鱼的分布和摄食均有较大的影响,说明盐沼植被对于增加鱼类栖息地异质性以及提供食物来源上有强大的支撑作用。地形异质性及其导致的生物分布差异,造成同种环境因子在不同亚生境中对鱼类摄食活动产生不同影响。生境模拟实验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在潮沟出现的数量比例约是光滩和海三棱呰草带的10倍,初步验证其进入潮间带主要通过潮沟,其进入光滩和海三棱呰草带的主要原因是摄食。因此,从生境利用角度来说,本研究推测斑尾刺虾虎鱼优先通过潮沟的涨水进入潮间带,再扩散至盐沼或光滩进行捕食或躲避敌害活动;不同亚生境间的斑尾刺虾虎鱼丰度差异与其摄食饵料分布差异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31.1
【图文】:

虾虎鱼,尾刺


棱呰草带鱼类群落的多度、生物量与同期海三棱呰草带大化特征基本一致,但不清楚两者间是否有关联性[50]。这些往往不是单一作用于鱼类群落,而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等[51]研究发现,在植株密度<25 株/0.25 m2,水深<25 cm,岸,盐度<16,水温>15℃条件下,盐沼湿地食蚊鱼(Fundul度。目前,对于长江口潮间带亚生境内环境因子对鱼类影虎鱼在长江口时空分布及内在原因作为河口湿地潮间带水域的常见优势种,其生活习性决定利用方式。虾虎鱼类既是底栖生物的主要捕食者,又是许生物[52]。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底层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2]。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栖息生境,网箱,鱼类,滩涂


一种模拟滩涂鱼类栖息生境的受控实验装置(1 网箱;2 潮沟;3 光滩;4 海三棱潮水进入方向;6 进水管;7 出水孔;8 智慧潮位模拟装置;9 出水管)-1Acontrolled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simulating the habitat of fish in tidal area (1tch; 3 light beach; 4 sea triangle sedge; 5 tidal water entering direction; 6 inlet pipesoutlets; 8 smart tide level simulation devic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媛;高智晟;赵文阁;彭一良;魏丹;朱世兵;;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分布新纪录及其分类[J];水产学杂志;2019年04期

2 黄承勤;廖健;张顺;龙水生;王中铎;郭昱嵩;;中国鳍虾虎鱼属(鲈形目:虾虎鱼科)一新纪录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3 黄承勤;韩明明;龙水生;张晓琴;黄顺楷;郭昱嵩;;一种实用型虾虎鱼类捕获装置的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24期

4 余露军;蔡磊;李舸;陈小曲;陈琳;李建军;;诸氏鲻虾虎鱼卵黄蛋白原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J];海洋科学;2016年09期

5 魏远征;林忠婷;李建军;叶惠欣;;不同饲料对诸氏鲻虾虎鱼生长和利用效果的影响[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6年01期

6 吕杨;宋超;刘媛媛;赵峰;张涛;高宇;庄平;;基于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J];海洋渔业;2016年01期

7 李刚;王建波;;波氏吻虾虎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6年11期

8 蔡磊;陈小曲;郑伟强;李建军;;诸氏鲻虾虎鱼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评价[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年01期

9 朱国萍;疗建萌;伍彬;叶宁;李寨旺;;犬牙僵虾虎鱼体内河豚毒素季节性变化规律[J];海洋环境科学;2015年01期

10 姜亚洲;林楠;袁兴伟;凌建忠;李圣法;;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象山港虾虎鱼类营养生态位[J];生态学杂志;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杰鸿;廖德裕;黄奕翔;;中国沿海髭缟虾虎鱼之族群遗传[A];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吕杨;宋超;赵峰;张涛;高宇;庄平;;基于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A];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何丽斌;周宸;黄瑞芳;林琪;;厦门近海2种虾虎鱼染色体核型的比较[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4 卢明杰;刘洪波;姜涛;杨健;;大辽河口红狼牙虾虎鱼耳石微化学研究[A];“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廖健;黄承勤;龙水生;郭昱嵩;王中铎;;雷州半岛湖栖鳍虾虎鱼群体分化研究[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张良成;吕振波;徐炳庆;李凡;;莱州湾虾虎鱼类资源分布及群体组成特征[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7 赵亚辉;邓维德;康斌;张春光;;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的生长与繁殖[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高天翔;刘子莎;;西北太平洋狼牙虾虎鱼属鱼类分布格局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A];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何丽斌;林琪;黄瑞芳;周宸;葛辉;;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小口拟虾虎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张衡;叶锦玉;张瑛瑛;靳少非;张胜茂;;长江口东滩湿地斑尾刺虾虎鱼的栖息亚生境选择和食性差异[A];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郑茗月;大海“查户口”,查出数百新物种[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英 子;透视“父亲”的行为秘密[N];中国商报;2003年

3 方新洲;日捕获珍稀橘黄色虾虎鱼[N];中国海洋报;2004年

4 倪世俊;贝类的灾、敌害与防治[N];中国海洋报;2004年

5 金栋;以鱼钓鱼[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文娴;背眼虾虎鱼亚科鱼类视觉器官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2 宋玉峰;内质网应激在铜差异性影响黄颡鱼和虾虎鱼脂代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于鑫;鱼类耳石形态和微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4 霍斌;尖裸鲤个体生物学和种群动态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锦玉;长江口潮间带湿地亚生境中斑尾刺虾虎鱼时空分布特征和栖息策略[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2 张良成;莱州湾虾虎鱼群落结构及渔业生物学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3 黄承勤;湖栖鳍虾虎鱼遗传多样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初步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4 曲丽艳;基于形态、线粒体及核基因对东海28种虾虎鱼类的系统进化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5 吕杨;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早期资源的种类鉴定与系统分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6 金逍逍;东海16种虾虎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7 于亚男;长江口七种虾虎鱼类早期资源的种类鉴定与分布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旷婷;虾虎鱼亚目及其外群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及多位点分子标记筛选策略[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9 陈月华;中国沿海双带缟虾虎鱼的亲缘地理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10 韩东燕;胶州湾主要虾虎鱼类摄食生态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0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60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