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匙吻鲟早期生长与抗氧化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8 15:00
【摘要】:本研究以匙吻鲟仔、稚鱼为研究材料,综合发育生物学、酶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探究了匙吻鲟仔、稚鱼生长规律、抗氧化能力及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匙吻鲟仔鱼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能力及HSP70基因的表达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匙吻鲟仔、稚鱼的生长规律。结果显示:(1)仔鱼发育时期(3~10d),全长、体质量与日龄分别呈线性和指数相关,生长方程分别为:L=0.179t+9.271,R~2=0.948、W=0.007e~(0.028t),R~2=0.889;(2)体质量相对全长生长方程为:W=6.3004L ~(2.041),R~2=0.814;(3)全长、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在3~6日龄为11.28%、13.52%,7~10日龄为5.51%、20.80%;(4)在头部器官中,口宽、吻长均为正异速生长,眼径为等速生长。(5)稚鱼发育时期,全长、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均呈指数函数关系,生长方程分别为:L=8.923e~(0.061t),R~2=0.977、W=0.003e~(0.178t),R~2=0.975;(6)体质量相对全长生长方程为:W=5.219x10~-66 L~(2.926),R~2=0.989;(7)12~55日龄稚鱼全长、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为5.71%、15.99%。结果表明:(1)仔鱼出膜生长到3日龄,眼睛已发育较为完善;(2)匙吻鲟仔鱼体质量相对于全长不均匀生长,稚鱼体质量相对于全长均匀生长。2、研究了匙吻鲟仔、稚鱼的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显示:(1)仔鱼在内源营养期(3~6d)均含有T-SOD和CAT,其活性随发育时间延长均显著升高(P0.05),在内源营养期结束之前出现最大值。(2)仔鱼发育到混合营养期(7~10d),CAT在7日龄出现最低值,之后出现上升现象。(3)仔鱼发育时期,T-AOC逐渐升高,直至卵黄囊消失前出现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逐渐降低,直至卵黄囊消失前显著升高(P0.05)。(4)稚鱼发育阶段(12~55d),T-SOD逐渐升高,发育到55日龄时出现最大值(19.96±0.05)U/gprot;CAT出现“波浪形”变化趋势,发育到55日龄时出现最低值(1.39±0.10)U/gprot。(5)稚鱼期,T-AOC在35日龄出现最大值(0.525±0.03)U/gprot,之后出现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在35日龄出现最小值(0.340±0.01)U/gprot,之后出现显著升高(P0.05)。(6)稚鱼期,T-AOC、氧化损伤整体均高于仔鱼期。(7)随仔稚鱼的不断发育,AKP和ACP均在35日龄出现最大值,且仔稚鱼AKP活力总体水平高于ACP。结果表明:(1)匙吻鲟仔鱼发育时期,在开口摄食前后,由不同种类的抗氧化酶发挥抗氧化作用来增强抗氧化能力;(2)稚鱼发育期主要以超氧化物歧化酶来增强抗氧化能力,减轻机体的氧化损伤。3、研究了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匙吻鲟仔鱼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仔鱼的内源营养期,LZM、AKP、ACP随Vc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现象,且90mg/L、120mg/L V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胁迫组(P0.05);仔鱼的混合营养期,LZM、AKP、ACP随Vc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降低”现象。(2)仔鱼从内源营养期发育到混合营养期,90mg/L Vc组LZM、AKP、ACP显著上升(P0.05),上升率分别为71.8%、51.9%、48.4%;(3)仔鱼的内源及混合营养期,T-SOD和T-AOC随Vc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且120mg/LVc添加组显著高于胁迫组(P0.05);而CAT是对照组显著高于胁迫组和Vc添加组(P0.05),Vc添加组CAT活性虽高于胁迫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仔鱼的内源及混合营养期,MDA含量随Vc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现象,且显著低于胁迫组(P0.05)。结果表明:(1)亚硝酸盐胁迫下,90mg/L Vc浸泡对匙吻鲟仔鱼不同发育时期保护效果较好;(2)亚硝酸盐胁迫可导致匙吻鲟仔鱼不同发育时期的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不平衡,不同浓度Vc浸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亚硝酸盐胁迫的负面影响。4、研究了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胁迫下匙吻鲟仔鱼HSP70基因表达影响。结果显示:亚硝酸盐胁迫下,仔鱼不同发育时期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Vc添加组(P0.05),但随Vc浓度的逐渐增加,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且在120mg/LVc添加组恢复到正常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亚硝酸盐胁迫可以诱导仔鱼HSP70 mRNA相对表达,从而保护受损细胞或修复损伤细胞。Vc可以降低胁迫条件下匙吻鲟仔鱼HSP70 mRNA相对表达,从而提高机体的抗胁迫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917.4
【图文】:

水环境,产生过程,中亚,硝酸盐


动物的氧化损伤,只有在理化因子发生改变引起水产动物应激时才会引起氧伤。水环境中,亚硝酸盐为主要胁迫因子之一,相关研究表明,亚硝酸盐浓改变均会改变水产动物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对酶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引起一定的氧化损害(谭树华,2005;Kroupova H 等,2005;洪美玲,200omano et al,2007;高明辉,2008;陈家长等,2012)。.3 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影响研究.3.1 亚硝酸盐的产生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极其迅速,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密度精养和环境恶化使水生动物遭受的环境胁迫日益严重。亚硝酸盐是细化作用和生态系统中脱氮作用过程的中间产物,如图 1-1。通常情况下,生统中细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一个动态平衡,但随水环境受各因素的污,这种平衡很容易被打破,从而使水环境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匙吻鲟,仔鱼,体质量,日龄


图 2-1 匙吻鲟仔鱼全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Fig 2-1 the relation etween weight, total length and day age of larvae Polyodon spathula图 2-2 匙吻鲟仔鱼全长与体质量函数关系Fig 2-2 the function relation etween weight and total length of larvae Polyodon spathula

匙吻鲟,仔鱼,体质量,函数关系


22图 2-2 匙吻鲟仔鱼全长与体质量函数关系Fig 2-2 the function relation etween weight and total length of larvae Polyodon spathula鲟仔鱼头部器官与全长生长的关系鲟仔鱼头部器官与全长的生长关系见图 2-3、2-4、2-5 和 2-6。吻长(图宽(图 2-4)、眼径(图 2-5)和眼间距(图 2-6)的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 1.782.990 和 1.439。口宽、吻长和眼间距异速生长指数与 1 之间均具有显著<0.05),表现出快速生长,眼径异速生长指数与 1 之间差异不显著),表现为等速生长,但均没有出现生长拐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俊;杨弘;马昕羽;王辉;徐跑;何杰;朱志祥;;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与肝脏抗氧化力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5年05期

2 姚俊杰;熊铧龙;蒋左玉;安苗;朱忠胜;;维生素C对普安银鲫早期发育中氧化损伤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15年04期

3 吴文化;张秀娟;宋聃;孙大江;李林妙;江海英;陈金平;;不同饵料对匙吻鲟仔鱼生长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15年04期

4 熊铧龙;姚俊杰;安苗;蒋左玉;朱忠胜;;外源性Vc对普安银鲫仔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5年01期

5 刘永士;施永海;张根玉;谢永德;徐嘉波;邓平平;张宗锋;;菊黄东方渶仔稚鱼生长及其消化酶与抗氧化酶活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4年06期

6 钟君伟;朱永安;付佩胜;安丽;吕宝玉;;亚硝酸盐氮对克氏原螯虾成虾的毒性及其抗病因子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05期

7 陈芸燕;田相利;于晓;董双林;;亚硝酸氮胁迫对刺参体壁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HSP70表达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8 崔素丽;刘波;徐跑;谢骏;万金娟;周明;;两种温度下大黄素对团头鲂生长、血液指标及肝脏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3年05期

9 张海涛;梁萌青;郑珂珂;王新星;;饲料中维生素C对大菱鲆繁殖性能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10 胡毅;黄云;文华;郇志利;钟蕾;毛小伟;李金龙;肖调义;;维生素C对青鱼幼鱼生长、免疫及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2761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61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2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