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假单胞菌的一种转录调节子基因对斜带石斑鱼免疫应答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43
【图文】:
图 2-1 质粒 pCM130/tac 图谱1)挑单菌落:含有四环素的平板固体 LB 培养基中落。(2)摇菌培养:单菌落接种到 30mLLB 液体在 0.5 左右。(3)质粒提取:1、取 OD600值为 0.5
图 2-2 变形假单胞菌基因 L321_20267 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情况表误差范围,* P<0.05; **P<0.01; ***P<0.001(下同)。质粒测序测序公司所测得的测序结果显示在图 2-3 中。图中均能找到一
RNA提取后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倩;;红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有机肥盐度对其生长的影响[J];四川畜牧兽医;2014年08期
2 王白岚,陈致怀;江西235株假单胞菌分析[J];江西医药;1998年04期
3 刘玉兰,刘玉美,杨春玲;104株假单胞菌的MIC测定[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胡方平,Hu Fangping;非荧光植物假单胞菌的分类和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1999年02期
5 吴宗宝,周惠英,李爱娟;假单胞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34例分析[J];浙江医学;1999年08期
6 邹国和,左一文,李文灵,甘启芦,徐萍;软饮料中假单胞菌类污染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7年04期
7 曲春枫,赵乃昕,汪恩涛,陈文新,李竣;椰毒假单胞菌部分16SrR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地位[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4年06期
8 孟昭赫;苏翠华;李兆普;李柯;刘延清;刘勇;杨永民;王佩芳;王玉华;陈君石;;酵米面黄杆菌与椰毒假单胞菌的对比研究[J];卫生研究;1987年06期
9 周桢林;罗进贤;李镇林;胡晋新;;假单胞菌中抗汞质粒pBH33的分离与鉴定[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周世宁;;解酚假单胞菌的分离及毒物降解的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海瀛;;海南假单胞菌新菌种的发现及其在系统发育学上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玲;李翠玲;顾洪涛;阴海鹏;温培娥;;济南假单胞菌代谢产物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章缜;杨胜平;谢晶;钱楙芳;程颖;;金枪鱼保鲜技术及其假单胞菌适冷机制的研究进展[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4 代淑贤;韩云蕾;燕永亮;林敏;平淑珍;;假单胞菌CbrA-CbrB二元调控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赵辉;张力群;;假单胞菌11K1抑菌化合物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江年;茆灿泉;;细菌外膜蛋白A(OmpA)的序列与结构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7 易力;汪洋;陈万光;;高活性光合细菌荚膜红假单胞菌培养特性初探[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朱军莉;王慧敏;王桂洋;陆海霞;励建荣;;茶多酚和葡萄籽提取物对假单胞菌抗生物被膜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陈文列;钟秀容;梁平;;腐败假单胞菌的超微结构与酶细胞化学反应的电镜观察[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10 解冠芳;陈思炼;高诗n
本文编号:2765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6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