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寄生于湖泊淡水鱼的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Ⅳ期幼虫鉴定、形态结构和组织病理

发布时间:2020-07-27 17:40
【摘要】:线虫由于种类繁多,形态相似,仅仅依靠肉眼无法对其进行具体种类的鉴定。在2017年10我们在月,上海某淡水湖泊的鱼类调查中,发现翘嘴湆(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腹腔内感染线虫,但无法确定其具体的种类。为了弄清该种线虫的具体种类及分类地位,对翘嘴湆和花骨鱼腹腔内采集到的虫体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通过18S rDNA序列比对,发现线虫与寄生在西太公鱼(Hypomesus transpacificus nipponensis)腹腔内的Eustrongylides ignotus 18S rDNA序列相似度达到100%,与寄生在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腹腔内的Eustrongylides ignotus 18S rDNA序列相似度达到99.87%,结果表明,寄生于翘嘴湆和花骨鱼腹腔内线虫均为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ignotus(简称伊胃瘤线虫,登录号:MK340916)。在根据18S rDNA序列确定该线虫为E.ignotus的基础上,测定了并确定了本线虫的ITS rDNA序列。通过肉眼、显微镜下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进行研究,线虫的主要特征虫体粉红色,圆桶形,体中部粗细均匀,两端逐渐细,头部呈圆锥形,口呈裂缝状,虫体头部有两圈乳突,内圈6个棘状乳突,外圈6个乳头状乳突,肛门开口于虫体末端正中央与已报道的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外部形态一致,而且虫体有三层角质层,从而确定该线虫属于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Ⅳ期幼虫。新发现虫体体表两侧分布有体侧斑突,有直凹纹,中心处有小点状微突,另外,新补充测量虫体体长、食道长、口腔长、棘状乳突、乳头状乳突、侧体斑状突起、尾斑状突起的尺寸大小等数据。新补充了该虫体的食道、肠道和生殖系统等内部结构的形态特征。口腔呈圆锥形,食道前部较细,后部稍粗,为圆筒型食道,食道长约占虫体长的五分之一。食道分为一个背侧腺和两个下腹腺,围成的食道腔呈三放射形,食道部位外侧的体壁体肌由许多单层纵列肌细胞组成。肠道由前肠部、中肠部和后肠部构成,肠道通过肠系膜与体壁连接,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肠道部位外侧的体壁体肌为单层梭形纵列肌细胞层,体肌一般被分隔为4个索区,肌细胞附着在下皮层,另一端伸入体腔,伸出的末端与其它体肌末端或一些特化肌相连。生殖系统分布在虫体后部,雌虫生殖系统由卵巢和输卵管组成,卵巢外层由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包围,内部为卵母细胞,输卵管在体腔内有多个迂回,输卵管外层为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内层为短柱状上皮细胞,未发现成熟的卵。雄虫生殖系统主要由精巢与长输精管组成,精巢外层为由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层为精母细胞,输精管从虫体中部开始向后延伸,由外层为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和内层为短柱状上皮细胞构成,未见伸出体外的针状体结构。通过组织切片,研究了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四期幼虫对鱼体的组织病理损伤,结果表明:除部分线虫附着分布在鱼腹腔内的内脏组织器官的表面外,其他线虫以被包裹的包囊形式寄生于肝脏和肠系膜等组织。包囊呈粉红色,一般为卵圆形,初期线虫虫体的发育和刺激,寄生的附近组织器官中的成纤维细胞增值,形成结缔组织层,包裹虫体;中期,包囊壁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等细胞出现坏死,坏死细胞从包囊壁内表面逐渐脱落进入包囊腔内;包囊后期,包囊壁坏死细胞增多,导致包囊壁破裂。在肝脏内而形成的包囊,初期对肝脏影响不明显,随着包囊壁的增厚,包囊与肝脏紧密结合处常出现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现象,肝脏组织充血和含铁血黄素的色素沉着等现象。在脾脏内形成的包囊,引起脾脏内出现少量的缺血和出现含铁血黄素。肠系膜内出现数条线虫,导致肠系膜内出现大量的嗜酸性白细胞,胰腺组织出现分泌颗粒。本文通过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和病理学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该线虫种类、分类地位、特征和其对寄主鱼组织病理的损伤,对补充和丰富该线虫的相关知识以及掌握其对翘嘴湆和花?的组织病理损伤作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41.524
【图文】:

线虫,鱼体,腹腔内,包囊


图 2-1 鱼体内的线虫1.线虫在鱼腹腔内形成的包囊( )。2.鱼腹腔内游离的线虫( )。Figure 2-1 Nematode worms in fish1.A cyst( ) formed by a nematode in the abdominal cavity of a fish. 2. Nematode( )in the

电泳图,线虫,电泳图


图 2-2 线虫 18S rDNAPCR 扩增产物电泳图.翘嘴湆体内线虫 PCR 扩增产物;2.花 体内线虫 PCRre 2-2 Electrophoresis of PCR products of nematode 18; 1. PCR product of 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2. P3. Blank control group.

电泳图,线虫,电泳图,登录号


?. PCR product of Hemibarbusmaculatus Bleeker;3. Blank control group.来自2种鱼的线虫ITS rDNA PCR扩增产物电泳同样出现相同单一的条带(图2-5),经测序序列完全相同,均为 997bp,GenBank 登录号为(MK340917)经比对,未发现 Eustrongylides ignotus 的 ITS rDNA 序列在 GenBank 上有记录,但与寄生于黄鳝(Monopterus albus)和乌鳢(Channa argus)等鱼腹腔内的未定种 Eustrongylides sp 在 GenBank 上登录号分别为(GQ215522.1)(、GQ215576.1)、(GQ215551.1 )、(GQ215555.1)、(GQ215550.1)、(GQ215536.1 )、(GQ215543.1)、(GQ215577.1)、(GQ215573.1)和(GQ215542.1)等的 ITS rDNA 序列相似度分别达到 99.80%~100%,与(GQ215522.1)完全一致,与 (GQ215576.1)仅有一个碱基的差异(图 2-6)。Eustrongylides_sp GQ215522.1 : TTGGATGATTCGGTGAGGTCTTCGGACCGATGCTTCGTGTTGATCCGTTE.ignotus MK340917 : TTGGATGATTCGGTGAGGTCTTCGGACCGATGCTTCGTGTTGATCCGTTEustrongylides_sp GQ215576.1 : TTGGATGATTCGGTGAGGTCTTCGGACCGATGCTTCGTGTTGATCCGTTEustrongylides_sp GQ215522.1 : GCGGATTGGCTGTTGCGTTGGGAAGTTGGCCGAACCCAACCATCTAGAGE.ignotus MK340917 : GCGGATTGGCTGTTGCGTTGGGAAGTTGGCCGAACCCAACCATCTAGAGEustrongylides_sp GQ215576.1 : GCGGATTGGCTGTTGCGTTGGGAAGTTGGCCGAACCCAACCATCTAGAGEustrongylides_sp GQ2155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学纯;凤城六索线虫新种记述(线虫纲:索科)[J];动物分类学报;1989年01期

2 刘毅,李健夫,田维中;真殖线虫属一新种记述(线虫纲:尖尾科)[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3 李健夫,刘毅,田维中;首尾线虫属一新种记述(线虫纲:异尖线虫亚科)[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徐步洲;;积极开展猪寄生虫防治 提高养猪经济效益[J];养猪;1989年03期

5 刘亦仁;;诺氏双三齿丝虫(Diplotriaena nochti Hoeppli et Hsu)重新描述及其分类(线虫纲:双三齿科)[J];武夷科学;1983年00期

6 陈品三,郑经武,彭德良;中国异皮属线虫一新种──(线虫纲:垫刃目:异皮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6年01期

7 鲍学纯,骆启桂,罗大民;中国多索属线虫一新种(线虫纲:索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2年01期

8 蒙炳超;犹银俊;倪兴维;王家明;邓猛;周启泽;董保豫;;黔南州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年22期

9 孔繁瑶;;盅口属Cyathostomum Molin,1861,sensu lato(线虫纲Nematoda,毛线科Trichonematidae)的分类修订[J];畜牧兽医学报;1964年03期

10 孙世春;伍惠生;余仪;;草鱼寄生线虫一国内新记录[J];海洋湖沼通报;199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相相;寄生于湖泊淡水鱼的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Ⅳ期幼虫鉴定、形态结构和组织病理[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2 孙鑫俐;蛋白质乙酰化调控Bacillus nematocida B16杀线虫初探[D];云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2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72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