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表面活性素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07:21
【摘要】:以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为试验动物,研究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其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脂肪代谢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表面活性素对吉富罗非鱼的促生长作用及适宜添加水平;并比较了表面活性素、胆汁酸和卵磷脂对吉富罗非鱼的促生长效果,为表面活性素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脂肪代谢酶活性和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240尾罗非鱼(平均体重为12.01±0.12 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投喂表面活性素添加水平为0 mg/kg(对照组)、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的试验饲料49 d。结果: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显著提高罗非鱼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其中50 mg/kg添加组促生长效果明显优于200 mg/kg添加组(P0.05);对摄食率、肝体指数、肥满度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200 mg/kg添加组除外)活性显著提高(P0.05)。50 mg/kg和100 mg/kg添加组血液尿素氮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 mg/kg表面活性素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对照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P0.05)。表面活性素添加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其中50 mg/kg表面活性素组溶菌酶活力最强,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肝胰脏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酶、脂蛋白酯酶和总脂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表面活性素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200 mg/kg添加组外,吉富罗非鱼肝胰脏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表面活性素组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50 mg/kg表面活性素即可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调节血液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酶活性、增强肝胰脏抗氧化能力,促进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2.表面活性素、胆汁酸和卵磷脂对罗非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脂肪代谢和肝胰脏健康指标的影响将320尾罗非鱼(平均体重为2.00±0.05 g)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表面活性素组(饲喂基础饲料+50 mg/kg)、胆汁酸组(饲喂基础饲料+300 mg/kg胆汁酸)和卵磷脂组(饲喂基础饲料+500 mg/kg卵磷脂)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试验期为56d。结果: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和胆汁酸对罗非鱼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卵磷脂对罗非鱼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表面活性素、胆汁酸和卵磷脂均显著提高了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P0.05)。表面活性素组血液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表面活性素组和胆汁酸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卵磷脂组(P0.05)。对照组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表面活性素组总胆固醇显著低于卵磷脂组(P0.05);胆汁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表面活性素组和卵磷脂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面活性素组、胆汁酸组和卵磷脂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汁酸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表面活性素组、胆汁酸组和卵磷脂组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三个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面活性素组、胆汁酸组肝脏酶和总脂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卵磷脂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面活性素组脂蛋白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卵磷脂组(P0.05),与胆汁酸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表面活性素和胆汁酸显著提高机体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胆汁酸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对照组总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观察各试验组肝胰脏切片发现,吉富罗非鱼肝细胞膜结构完整,细胞核清晰可见,但对照组肝胰脏组织脂肪空泡明显增多。胆汁酸组吉富罗非鱼全鱼和肌肉的粗脂肪显著降低(P0.05),表面活性素组仅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料中添加50 mg/kg表面活性素或添加300 mg/kg胆汁酸均促进吉富罗非鱼生长及对生理生化指标产生有益作用,且无显著差异;而添加500 mg/kg卵磷脂对促生长无明显效果,但可对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产生有益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65.125
【图文】:

示意图,表面活性素,化学结构,示意图


2(a) 一级结构 (b) 三维结构图1.1 表面活性素化学结构示意图[18-20]Fig 1.1 Chemical structure of surfactin特殊的化学结构使表面活性素具有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从LY菌发酵液中提取的脂肽表面活性素能耐受15%的盐浓度,pH值2~12的范围内表面性能变化不大;经120℃高温处理,其表面活性仍能保持[22];以木薯淀粉作为主要碳源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CUT09)发酵产物中提取的脂肽类物质在121℃高温处理2 h对其乳化能力影响甚微,耐盐度甚至达到了21%[23]。Park等[24]、Hwang等[25]、黄现青[26]和孙立军等[27]还分别对表面活性素的急性生理毒性研究表明,其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高于2500 mg/kg(老鼠)、2500 mg/kg(大鼠)、5000 mg/kg(昆明小鼠)和5000 mg/kg(小鼠)。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标准[28],表面活性素的急性毒性属实际低毒或无毒级。长期慢性剂量(250 mg/kg,Wistar大鼠口服30 d;500 mg/kg/d,大鼠口服28 d)的表面活性素对大鼠增重、饲料利用率、血液生化和病理变化等指标均无异常影响[25,26]。上述研究表明口服表面活性素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表面活性素,浓度,溶液,情况


士学位论文 表面活性素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4基朝内的胶束。从图1.2可以看出,当表面活性素浓度高于其CMC后,即使再增加表面活性素的用量,也只能增加胶束的个数,由于胶束是亲水的,没有表面活性,因而并不能继续降低表面张力[37]。(a)浓度<CMC (b)浓度=CMC (c)浓度>CMC图1.2 表面活性素浓度对其在溶液中的排列情况的影响[36]Fig 1.2 Effects of surfactin concentration on arrangement in the solution1.1.1.3 表面活性素的生物学活性1.1.1.3.1 抗菌Haddad等[38]报道,添加浓度为50 μg/mL的表面活性素即可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表面活性素还对哈威式弧菌(Vibro harveyi)[39]、鳗弧菌(Vibroanguillarum)[39]、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40]、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41]、T-2毒素镰孢菌(Fusarium)[42]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43]等常见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微浆菌能引起许多疾病,在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44]。微浆菌没有细胞壁,其细胞膜主要由三层脂膜和固醇组成,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遭受到微浆菌感染的同时加入表面活性素,可使受感染的细胞恢复到未感染的细胞形态

表面活性素,肠道


士学位论文 表面活性素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14图2.1 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吉富罗非鱼肠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Fig 2.1 Effects of dietary surfactin supplementation on amylase activity in intestinal tract of GIFT tilapia由图2.1可知,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吉富罗非鱼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图2.2 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吉富罗非鱼肠道脂肪酶活性的影响Fig 2.2 Effects of dietary surfactin supplementation on lipase activity in intestinal tract of GIFT tilapia由图2.2可知,随着表面活性素添加量的升高,吉富罗非鱼脂肪酶活性呈现上升的趋势,表面活性素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添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玉梅;;表面活性温拌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年Z1期

2 孙秀文;翟少伟;陈学豪;郭清雄;陆鹏;;表面活性素对斜带石斑鱼肝脏健康指标的影响[J];饲料广角;2016年07期

3 陈国彦;;表面活性温拌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年05期

4 李翌;邹爱华;叶汝强;牟伯中;;表面活性素分子结构对其胶束化行为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5期

5 黄现青;崔保安;魏战勇;高晓平;;生物表面活性素体外抗病毒活性[J];中国兽医学报;2009年02期

6 黄现青;高晓平;郝贵增;袁勇军;;表面活性素体外抗球虫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崔艳红;黄现青;;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素[J];生物技术;2006年05期

8 吴清平,蔡芷荷,张菊梅,周小燕,姚汝华,吴清平;表面活性素的发酵生产及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1999年01期

9 曲荣君,刘庆俭,王春华,孙言志;含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J];合成化学;1995年01期

10 陈淑群;王金英;梅艳群;张卫红;;水杨基萤光酮的萤光性质及其在分析上的应用[J];化学试剂;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静静;赵地顺;曹萌萌;任培兵;;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周乐乐;毕研慧;于丽;;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参与构筑的光响应分子有序聚集体[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一分会: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C];2017年

3 汪文静;孙力军;王雅玲;;生物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的毒性研究进展[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4 吴大清;;矿物表面活性与反应性[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魏西莲;魏增斌;傅式洲;尹宝霖;李干佐;;具有表面活性离子液晶体的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朱海林;陈肖杰;胡志勇;马雪梅;许晶晶;王京宝;;含噻唑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缓蚀性能[A];腐蚀与防护(2018年增刊)[C];2018年

7 王军强;郭荣君;李世东;;枯草芽胞杆菌B006产表面活性素的影响因子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张树;成梦娇;石峰;;超分子策略下的“肥皂船”持续运动[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三分会:软物质与超分子自组装[C];2017年

9 李萍;杜志平;王国永;;新型表面活性有机硅室温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2分会:溶液中的聚集与分子组装[C];2013年

10 亓鲁滨;郭永先;巩彦君;于丽;;双子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包覆的含稀土铕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的构筑及其生物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怎样使用肥皂效果最好[N];西藏日报;2004年

2 尤兆兰;洗衣五不宜[N];保健时报;2004年

3 ;不同肤质选择不同香皂[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翌;表面活性素在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静;表面活性素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佘安奇;水溶液中表面活性素的胶束结构与聚集行为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军;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D];山东大学;2012年

5 朱s

本文编号:2777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77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