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替普瑞酮对花鲈肠道缺氧应激的损伤防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10:09
【摘要】:替普瑞酮(Teprenone或Geranylgeranylacetone)作为一类安全、高效的胃肠黏膜保护剂,在人类和畜禽中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但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鱼类品种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为研究对象,经预投喂替普瑞酮,研究其对花鲈肠道缺氧应激的损伤防护作用,进一步结合花鲈肠道组织形态、肠道菌群组成、氧化应激相关因子、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分析,以探究替普瑞酮对花鲈肠道缺氧应激的保护作用机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替普瑞酮对周期性缺氧应激花鲈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周期性缺氧应激引起花鲈肠道绒毛长度降低,肠上皮细胞脱落,替普瑞酮处理组(HT200,HT400和HT800组,以下称HT组)肠道绒毛长度、绒毛宽度和肌肉层厚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常氧对照组(NC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缺氧对照组(HC组)相比,HT组肠道组织结构较为完整,无明显上皮细胞脱落情况。结果表明,预先拌喂不同浓度替普瑞酮能维护周期性缺氧应激花鲈肠道组织结构稳态。2.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替普瑞酮对周期性缺氧应激花鲈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周期性缺氧导致花鲈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缺氧对照组(HC组)肠道菌群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显著增高,其特有OTUs数达334个,与其他组存在较大差异。在门的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各组肠道菌群主要组成菌门。与NC组相比,HC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HT组花鲈肠道菌门组成与NC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纲水平上,HC组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梭菌纲(Clostrid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纲(Bacteroid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HT400组α变形菌纲相对丰度介于NC组和HC组之间,梭菌纲、γ变形菌纲和芽孢杆菌纲相对丰度与NC组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周期性缺氧应激还引起花鲈肠道内厌氧绳菌科(Anaeroline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等厌氧或兼性厌氧菌和绿硫菌科(Chlorobiaceae)等光合产氧菌类相对丰度升高。结果表明,缺氧导致花鲈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复杂化,有益菌种(如α变形菌纲)相对丰度降低,条件致病菌(如拟杆菌纲)相对丰度升高,400mg/kg替普瑞酮投喂对于维护周期性缺氧应激花鲈肠道组织菌群稳态具有良好作用。3.通过免疫相关酶活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分析,探究替普瑞酮对花鲈肠道周期性缺氧应激的损伤防护作用机理。(1)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分析发现,HC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NC组(P0.05)。HT200和HT400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介于HC和NC组之间。(2)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分析发现,HC组溶菌酶(LZM)活性最低,且与NC组差异显著(P0.05)。HT200组LZM活性显著高于HC组(P0.05)。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及基因相对表达量在NC组、HT200和HT400组较高,在HC组和HT800组较低。HC组HSP90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HT200和HT400组HSP90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略低于NC组,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发现,HC组细胞色素C(Cyt-C)含量,caspase3活性和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5)。HT组caspase9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接近于NC组。HT400组caspase3活性最低,与NC组差异不显著(P0.05)。HT组Bcl-2 mRNA表达水平与NC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周期性低氧可以引起肠道组织的氧化应激,降低其非特异性免疫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替普瑞酮可在一定程度保护肠道组织,降低其氧化应激损伤,增强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因子活性及基因表达。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替普瑞酮对花鲈肠道急性缺氧应激的损伤防护作用机理。(1)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分析发现,缺氧对照组(以下称Control组)SOD活性在各个时间点与400mg/kg替普瑞酮处理组(以下称Teprenone组)差异不显著(P0.05);CAT活性在0h显著高于Teprenone组(P0.05);T-AOC在6,12,24和48h时间点均显著高于Teprenone组(P0.05);MDA含量在B和12h时间点显著高于Teprenone组(P0.05)。(2)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分析发现,除12h时间点外,Control组LZM活性均低于Teprenone组,其中6和48h两组差异显著(P0.05)。与B时间点相比,0h时Control组HSP70含量有较大幅度升高。在0-48h,Control组HSP70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均高于Teprenone组。(3)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活性分析发现,Cyt-C,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在两组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ontrol组Cyt-C含量在3h和48h显著高于Teprenone组(P0.05),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在B-48h均高于Teprenone组。结果表明,急性缺氧应激导致花鲈肠道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在0-12h内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12-48h内逐渐降低;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在0-48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00mg/kg替普瑞酮预投喂可在一定程度保护肠道组织,在急性缺氧后0-48h内,可有效防护肠道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对花鲈肠道组织产生应激损伤,影响肠组织形态与肠道菌群结构,替普瑞酮对其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中,拌喂400mg/kg替普瑞酮对花鲈肠组织形态及菌群稳态的维持具有较好的效果,可降低周期性及急性缺氧应激所引起的氧化损伤,增强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因子活性及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肠道应激损伤防护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48
【图文】:

中肠组织,菌群,鱼类肠道


图 1 中肠组织结构观察(H.E 染色)[13]Fig.1 Midgut histology(H.E staining)10:中肠横切;11:中肠肠绒毛横切;12:中肠肌层横切GC:杯状细胞(Goblet cell);SEC: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epithelium columnar);BB:纹状缘(Brush border);LP:固有膜(Lamina propria);S:浆膜(Serosa);CSM:环肌(Circularmuscle);LSM:纵肌(Longitudinal muscle);SM:黏膜下层(Submucosa)3.2 鱼类肠道菌群与功能动物肠道内寄生着大量微生物,该“微生物组(microbiome)”如同宿主的额外“器官”,行使着宿主自身没有的一些重要功能。在鱼类生长发育初始阶段,水体微生物可能为肠道优势菌的重要来源[22-23]。鱼类肠道菌群是一个由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共同组成的动态菌群。这种特殊动态菌群环境,被称作肠道“岛屿”微生物群落。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鱼体肠道健康的保证,而微生态的平衡需要多种肠道有益菌的维持[24]。正常情况下,鱼类肠道的各种微生物生长良好,占主导优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如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菌群[25]一方面提供外源性消

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溶氧,饲料


HT400 和 HT800 组水体溶氧水平每天分为持为 6.0±0.2 mg·L-1;阶段 2:0:00-0:30,DO g·L-1;阶段 3:0:30-2:30,DO 维持在 2.5±0.2.5±0.2 mg·L-1逐渐恢复至 6.0±0.2 mg·L-1。周期组实验鱼除溶氧及投喂饲料外,其他日常管理市售鲈鱼专用配合饲料。实验饲料为将基础、800 mg/kg 比例添加替普瑞酮(卫材(中国)阴干,备用。的检测和调整,采用吴鑫杰[117]的方法并稍加其基本原理是以实时监控装置检测水体溶氧,水平,并通过控制气体充入速率精确溶氧控促进水体流动,保证养殖桶中各个部分水体

肠上皮细胞,肌肉层,杯状细胞,花鲈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HC 组完整,肠壁由内向外分层清晰,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未见到明显的上皮胞脱落;肠绒毛形态完整、致密;杯状细胞分布致密,排列整齐。HT200, HT4和 HT800 组(以下并称 HT 组)肠上皮细胞脱落的情况明显较 HC 组减少,肠毛排列较为整齐。比较各处理组绒毛长度、绒毛宽度和肌肉层厚度发现,各组毛长度具有一定差异性,HC 组绒毛长度显著低于 NC 组和 HT 组(P<0.05),H组与 NC 组无显著差异(P>0.05),HT 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图 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区又君;;花鲈的人工繁育[J];海洋与渔业;2008年10期

2 农影;;花鲈养殖效益高[J];致富天地;2017年05期

3 贺洁;熊文;邵庆均;;不同水平饲料磷对花鲈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J];科学养鱼;2009年09期

4 林意斌;薛阿民;;花鲈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08年01期

5 冯晓宇;郭水荣;李行先;吴国荣;马柏林;;花鲈淡水池塘高效规模养殖试验[J];内陆水产;2008年03期

6 苏传福;花鲈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北京水产;2005年04期

7 苏传福;花鲈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05年11期

8 陈文忠,赵国翠;花鲈鱼苗淡化及驯化技术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1期

9 丁雷,刘柱石,宋锦;花鲈的生物学及淡化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3年03期

10 沈庭栋;花鲈淡水养殖技术[J];北京农业;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良义;韦家永;;花鲈皮肤溃疡病抗病性状的RAPD标记筛选[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王兰梅;薛敏;吴秀峰;郑银桦;王嘉;;铜源及不同基础饲料对花鲈生长、铜蓄积量及免疫抗氧化功能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胡鹏莉;张春晓;鲁康乐;宋凯;王玲;;饲料磷与脂肪水平对花鲈生长、脂肪酸组成及脂代谢的影响[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唐卫星;殷维;郭立;秦海明;金斌松;吴千红;李博;傅萃长;;西北太平洋近海鱼类中国花鲈呈现空间遗传同质性[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刘金殿;李喜莲;杨元杰;顾志敏;;中国花鲈富阳群体与桐庐群体遗传变异分析[A];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刘金殿;;中国花鲈富阳群体与桐庐群体遗传变异分析[A];2018年(第十三届)浙江渔业科技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年

7 刘进贤;高天翔;张亚平;金显仕;唐启升;;花鲈和日本溊群体遗传学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第七届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04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罗琳;吴秀峰;薛敏;姚斌;曹海宁;柏文东;;中性植酸酶在豆粕型饲料中替代磷酸二氢钙对花鲈生长及磷代谢的影响[A];首届饲料酶制剂应用技术论坛暨饲料酶制剂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安乐;郑登杰;黎中宝;;大蒜粉对花鲈诱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韩语哲;任同军;姜志强;高坚;Connie Fay Komilus;Shunsuke Koshio;姜博桥;;棕榈油和氧化鱼油的混合添加对花鲈生长、血液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晴丹;解开花鲈的基因密码[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任万帅;小花鲈闯出大市场[N];东营日报;2018年

3 宋锦 杨红玲 颜丙光;花鲈淡化养殖技术[N];中国海洋报;2004年

4 仲雷;花鲈淡水养殖[N];中国渔业报;2007年

5 汪智杰 孙加顺;威海花鲈良种场通过省级验收[N];中国特产报;2001年

6 杰林;花鲈淡水养殖要点[N];湖北科技报;2003年

7 余新;花鲈淡水养殖技术[N];福建科技报;2005年

8 海玉;花鲈工厂化繁育[N];中国渔业报;2012年

9 蒋功成;哪里鲈鱼“味”最美[N];中国科学报;2017年

10 记者 陆威 实习生 李冠宏;水产部门向廉州湾投放120万尾花鲈苗[N];北海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晓芳;花鲈味觉受体第一家族在摄食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邱丽华;花鲈和军曹鱼部分细胞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3 梁晓芳;花鲈利用鱼粉和植物蛋白源的选择性摄食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4 张艳秋;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潜力及机理[D];浙江大学;2014年

5 江鑫;花鲈与日本鲈群体遗传结构与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董小敬;虹鳟、花鲈和大黄鱼△6脂肪酸去饱和酶调控差异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迟美丽;花鲈繁殖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雄性个体中的表达调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韩刚;基于AFLP标记技术的几种海洋经济鱼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旭;替普瑞酮对花鲈肠道缺氧应激的损伤防护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2 李国明;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3 张玉晗;花鲈生态冰温无水活运技术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4 胡鹏莉;饲料钙磷水平对花鲈生长、钙磷消化吸收和沉积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9年

5 李潇;高温环境下饲料维生素C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9年

6 黄皓琰;N-氨甲酰谷氨酸在花鲈饲料中的有效性和耐受评价及其调控营养代谢的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7 张颖;植物蛋白替代饲料鱼粉对花鲈营养代谢和肝脏健康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8 高瞻;几种环保型添加剂对花鲈生长、消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6年

9 徐安乐;三种中草药对花鲈诱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6年

10 王晨颖;复方中草药和果寡糖对花鲈生长和免疫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79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79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4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