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弧菌江苏株的分子分型及其拮抗菌筛选

发布时间:2020-08-06 15:26
【摘要】:急性肝胰腺坏死合综合症(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AHPNS)是近年来影响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2009年以来,AHPNS使得亚洲对虾产量大幅下降,给亚洲养虾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以凡纳滨对虾养殖为主的对虾养殖业亦受到较大冲击。2013年,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lobal Aquaculture Alliance,GAA)发表声明,明确了AHPNS的病原体是副溶血弧菌。据报道,该病原菌通过效应蛋白PirA与PirB产生毒力,病虾消化器官颜色苍白,肝胰腺萎缩,空肠空胃,发病1~3天内死亡率可达到100%。目前对于AHPNS的致病机理尚未研究清楚,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见诸报道。本文通过分离得到了不同来源的凡纳滨对虾AHPNS致病菌,进行了分子分型,获得江苏地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通过致病性弧菌拮抗菌的筛选相关研究,为该病的生态防控提供技术资料。2017~2018年间,江苏省沿海地区连云港、盐城和南通等市部分养殖场出现不同程度的凡纳滨对虾急性死亡,发病对虾呈现为空肠空胃,肝胰胰萎缩或肿涨,表现出AHPNS发病的典型症状。从上述数十家养殖场采集不同苗种来源、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发病特点以及不同养殖模式的健康和疑似患AHPNS的凡纳滨对虾,无菌解剖其肝胰腺,分离得到642株细菌,分别采用急性肝胰腺坏死合综合症致病性相关基因pirA~(vp)引物AP3以及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确认并获得28株凡纳滨对虾AHPNS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根据不同的来源、模式等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分类。应用脉冲场电泳(PFGE)技术,对28株分离自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不同生长阶段的对虾AHPNS发病个体肝胰腺的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最终得到了副溶血弧菌的4个主要的PFGE簇(G 1-G4),24个谱型,带型间相似性达到86.1%-100%,表明各菌株亲源关系较近,PFGE的分型结果与样品来源的生长地点、养殖模式、发病症状、苗种来源、对虾生长阶段等具有相关性,说明在江苏省内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发生已经存在流行趋势。4个不同PFGE聚类簇的谱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28株菌的来源、养殖模式、发病症状以及发病对虾不同生长阶段有关。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江苏省内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弧菌的PFGE数据资料,以便在预警防控过程中快速将不同发病样品或可疑对虾样品的副溶血性弧菌PFGE谱带与本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根据同一来源对虾个体具有共同的遗传物质,在PFGE谱带中表现出相同的指纹图谱这一原理,分析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研究某疾病的传染源、流行范围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疾病的预警预控,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从江苏南部沿海滩涂沉积物中分离得到252株细菌,以14株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指示菌,初筛和复筛后,获得1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H 001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为普罗威登斯菌。利用普罗威登斯菌H 0011对凡纳滨对虾进行高密度胁迫安全性试验结果,试验期间浸浴组和投喂组对虾状态良好,没有发病和死亡现象,该菌株对凡纳滨对虾是安全的。菌株H 0011的发酵工艺结果,该菌最佳发酵生长条件为温度为30℃、盐度为10‰、pH为8、培养时间为20 h。本文首次对江苏地区不同苗种、不同地区、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养殖模式、不同死亡特点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了AHPNS致病性弧菌收集及分子分型,认为江苏省内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已形成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江苏地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资料;首次获得了对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具有防控作用的高效拮抗作用菌,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45.46
【图文】:

序列,毒力基因,PCR检测,菌株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云港、盐城地区的几十份对虾样品中分离纯化至 642 株可疑致病细菌菌株。2.2.2AHPNS 病原菌的确认及鉴定通过 AP 3 扩增 642 株细菌菌株的 AP 3 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编号 H289 等 28 株菌株在 333 bp 大小处有明亮条带(图 2-1),与目标条带大小一致。结果表明,这 28 株菌株为 AHPNS 的致病性细菌。

副溶血弧菌,菌株,簇中,谱系


29图 3-1 28 株副溶血弧菌 PFGE 分子分型结果Figure 3 28 Molecular Typing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PFGE3.3.2 28 株副溶血弧菌 PFGE 簇不同地点的分布南通地区的菌株在各谱系中分布均衡,均有存在;盐城地区以 G 4 PFGE 簇w 主(5/10),同时也较均匀分布于 G 1、G 2 和 G 3 PFGE 簇中;连云港地区菌株只有 2 株,以 G 1 为主,同源性 100 %。具体见表 3-1。

系统发育树,菌株,浸浴,空肠


图 4-1 基于 16S rDNA 序列的菌株 H0011 系统发育树Figure 4-1 Phylogenetic Tree of Strain H0011 Based on 16S rDNA Sequence4.1.6.3 安全性实验通过高浓度胁迫实验测试筛选菌株 H0011 的结果如表 4-3 所示。浸浴组1×108cfu/mL、1×109cfu/mL 条件下的凡纳滨对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健康,且摄食正常又活力良好,无空肠和死亡现象;浸浴组 1×1010cfu/mL 的三个平行组中有一组对虾出现 1 尾空肠现象。投喂组对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健康,且摄食正常又活力良好,无空肠和死亡现象。试验期间,浸浴组空白对照组对虾无死亡,但其中有一组出现 1 尾空肠现象。因此 108cfu/mL 浓度以下的浸浴组和投喂组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P㧐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J];海洋与渔业;2018年09期

2 郝俊;任涵玮;蔡琰;徐晓丽;丁子元;王彦怀;徐林通;;凡纳滨对虾“海兴农2号”引进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2019年06期

3 ;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J];海洋与渔业;2019年09期

4 李活;胡超群;刘锦上;任春华;李育仁;;抗逆快长凡纳滨对虾设计育种与新品种培育技术[J];科学养鱼;2019年10期

5 廖静;;见证凡纳滨对虾良种的诞生和崛起[J];海洋与渔业;2019年12期

6 张铁;邢泽宇;梁艳;曹英昆;高广;王森琪;;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病的概述[J];科学养鱼;2018年07期

7 郝俊;张振奎;邵蓬;丁子元;蔡琰;;天津滨海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变化特征[J];科学养鱼;2017年04期

8 ;凡纳滨对虾喜添新品种[J];水产养殖;2017年06期

9 ;凡纳滨对虾“海兴农2号”[J];海洋与渔业;2017年06期

10 方杨建;;凡纳滨对虾苗种挑选重要性及挑选运输技术[J];水产养殖;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管越强;王慧春;康现江;;虾青素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防护和抗氧化酶基因转录的影响[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家松;李卓佳;罗亮;;不同碳源在凡纳滨对虾不换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传道;黄润庆;路群山;章跃陵;;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抗肿瘤活性的研究[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黄皓;刘小林;吴长功;陈锚;张树勇;;海南省凡纳滨对虾的引种和选育[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张晓军;张同武;赵翠;张兵;柳承璋;李富花;胡松年;相建海;;凡纳滨对虾基因组的初步分析[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严芳;陈传道;黄锡望;张佩;章跃陵;;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糖基修饰水平多态性的研究[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汪元梅;习欠云;叶瑞松;熊接华;高萍;朱晓彤;束刚;王丽娜;王松波;江青艳;刘丽;张永亮;;饲料中添加人参多糖对凡纳滨对虾miRNA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春兰;王慈;翁凌;蔡秋凤;刘光明;曹敏杰;;凡纳滨对虾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及性质研究[A];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刘小龙;杨林;习欠云;熊接华;江青艳;张永亮;;复合植物多糖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叶继丹;刘襄河;王琨;孔江红;杨伟;周磊;;花生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海 李洁尉;南海涌动创新潮[N];科学时报;2011年

2 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王敏;我科学家成功破译凡纳滨对虾基因组[N];科技日报;2019年

3 记者 张宝全;美国凡纳滨对虾在我市繁育成功[N];营口日报;2016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林亚茗 通讯员 李洁尉 实习生 罗恒;凡纳滨对虾从南美游到中国[N];南方日报;2013年

5 缪翼;“低盐凡纳滨对虾饲料风味改良剂”获国家专利[N];中国渔业报;2010年

6 吴凡;“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食味劣化及调控”通过鉴定[N];中国渔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陈忠;科技让对虾“跳上”百姓餐桌[N];广东科技报;2013年

8 福闻;凡纳滨对虾选育技术通过验收[N];中国渔业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毛永彬;求真务实勤探索 海洋养殖焕生机[N];广东科技报;2012年

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凡纳滨对虾工程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渔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全超;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2 邵建春;凡纳滨对虾对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响应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3 王兴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生物能量学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张志怀;高位虾池水色及其它环境因子变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5 张留所;凡纳滨对虾分子标记筛选、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6 于赫男;环境胁迫对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行为、生长及生理活动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7 胡毅;凡纳滨对虾饲料配方优化及几种饲料添加剂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张洋;扇贝、对虾基因组BAC文库构建及其重要功能基因的初步筛选和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9 李二超;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及其营养调节[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史英力;以凡纳滨对虾β-actin基因启动子为元件的重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建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卫芳;养殖对虾五种常见病原的MNPCR检测法的构建优化[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2 段伟文;应用低压静电场与气调包装进行凡纳滨对虾保鲜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

3 何昊伦;饲料n-3HUFA或胆碱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的影响[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4 杨运楷;复合益生菌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及评价[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5 罗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6 张龙;凡纳滨对虾中间培育密度及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7 杨泽禹;口服复方中草药(HD-4)定量化控制对虾体内有害菌数量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8 甄晓然;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弧菌江苏株的分子分型及其拮抗菌筛选[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9 杜殷炜;玉屏风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免疫机能的影响[D];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7年

10 朱昔恩;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82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82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9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