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其仔稚鱼开口饵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11:42
【摘要】:本文以河川沙塘鳢为研究目标,运用生理生态学等方法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开口饵料进行研究。探究不同温度下河川沙塘鳢受精卵的孵化情况及其仔鱼活力,为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些科学指导。探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以及存活率的影响,探究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选择性捕食规律和摄食节律,筛选出理想的开口饵料,为规模化、工厂化培育河川沙塘鳢鱼苗鱼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鱼生存活力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18℃、20℃、22℃、24℃、26℃、28℃、30℃)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鱼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受精卵都有仔鱼孵化出膜,培育周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周期亦然。培育周期y(h)与温度x(℃)呈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1.800x~2-112.202x+1948.683,R~2=0.996(P0.01);孵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6℃时,孵化率最高,达到82.7±2.06%;本试验中未观察到畸形河川沙塘鳢初孵仔鱼,初孵仔鱼在24 h和48 h时都表现很高的存活率。通过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计算公式,计算出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0.6℃,计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有效积温的变化范围为:3815.3±78.40~3959.6±80.07℃·h。22-30℃温度带内的温度系数Q_(10)值最接近于2,为2.0353,但在温度为30℃时,其受精卵的孵化率为46.4±4.66%,低于50%。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4℃时,其仔鱼的SAI值最大,为36.91±1.823。分析试验结果可得出,孵化河川沙塘鳢受精卵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8℃,最佳的温度为26℃,培育仔鱼的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6℃,最佳的温度为24℃。2.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的影响以枝角类、丰年虫、配合饲料(苗宝宝)、鱼糜、蛋黄、水蚯蚓作为开口饵料饲喂河川沙塘鳢仔鱼(2日龄),经8 d饲养,筛选出适合仔鱼的开口饵料。研究结果表明:将丰年虫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其生长速度、生长性能和成活率都处于最佳状态,试验结束时,其平均全长、平均体质量、全长增长率、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分别为8.609±0.0320 mm、9.17±0.031 mg、27.60±0.476%、171.97±0.930%、12.51±0.042%、96.67±3.335%。所以,将丰年虫作为河川沙塘鳢仔鱼的开口饵料最为合适;其次是水蚯蚓和枝角类,但这类外源性开口饵料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携带的致病菌和寄生虫;配合饲料、鱼糜和蛋黄与饥饿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不建议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3.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及摄食节律研究研究了河川沙塘鳢稚鱼(15日龄)对枝角类、水蚯蚓、泥鳅幼苗、桡足类和孑孓的摄食选择性及对枝角类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稚鱼均能摄食这5种饵料生物,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河川沙塘鳢稚鱼对这5种饵料生物的摄食率分别为10.4±0.97、10.0±1.18、9.9±1.74、1.6±0.58、1.3±0.52只/天,摄食选择指数分别为0.2206±0.0369、0.2000±0.0358、0.1922±0.0696、-0.6177±0.1279、-0.6867±0.1167。对于枝角类、水蚯蚓和泥鳅幼苗的摄食选择性显著高于桡足类和孑孓(P0.05);同时,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于枝角类的摄食存在显著的昼夜节律,夜晚的摄食量显著高于白天(P0.05),分别为27.7±1.51只和20.3±2.16只。河川沙塘鳢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8:00-22:00,摄食百分比为24.6±3.97%,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段(P0.05)。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在于制订一套基于野生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河川沙塘鳢全人工繁育操作规程,指导实际生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65.199
【图文】:

受精卵


图 2-1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培育时间的影响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the fertilized eggs of O.potam

受精卵孵化,受精卵


图 2-1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培育时间的影响Fig.2-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the fertilized eggs of O.potamophila

SAI值,沙塘鳢,仔鱼,胚胎发育


不同温度范围内温度系数 Q10值的结果见表 2-2,在 18-30 ℃试验温度范围内,Q10值的变化范围为 1.8985~2.8363,说明温度变化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较大。当 Q10为 2 时,其温度带是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其中 22-30 ℃温度带内的温度系数 Q10值最接近于 2,为 2. 0353,说明该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最小,为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2.3.3 不同温度对河川沙塘鳢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的影响不同温度下测定的 7 组初孵河川沙塘鳢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见表2-3。初孵仔鱼在不投饵情况下存活的时间越长,它的SAI值就越大。在18-30 ℃温度范围内,SAI 值随着温度的提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详见图 2-3)。在温度为 24 ℃时,SAI 值最高,为 36.91±1.823;在温度为 30 ℃时,SAI 值最低,为 11.36±1.519。在 20-26 ℃温度范围内,SAI 值均高于 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兴;郑友;郝忱;丁淑燕;郑啸宇;霍春林;张燕;史杨白;;河川沙塘鳢大规格苗种培育方法对比试验[J];水产养殖;2019年12期

2 丁严冬;王佩佩;张国松;藏雪;尹绍武;陈树桥;周国勤;;河川沙塘鳢不同家系生长性能的比较及优良亲本选择[J];淡水渔业;2016年05期

3 陈树桥;周国勤;尹绍武;张国松;;青虾池套养不同规格河川沙塘鳢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2015年11期

4 赵军;;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河川沙塘鳢试验[J];水产养殖;2013年02期

5 张根玉;施永海;张海明;陆根海;乔燕平;;河川沙塘鳢养殖技术① 河川沙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市场前景[J];水产科技情报;2012年03期

6 张海明;刘建忠;施永海;张根玉;陆根海;;河川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12年04期

7 陆根海;张海明;施永海;张根玉;刘建忠;;河川沙塘鳢头养殖技术③ 河川沙塘鳢苗种培育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12年05期

8 朱建明;王建军;施永海;张根玉;张海明;;河川沙塘鳢养殖技术④ 河川沙塘鳢成鱼养殖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12年06期

9 赵军;;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河川沙塘鳢试验[J];科学养鱼;2012年12期

10 张君;沈颂东;徐建荣;韩晓磊;许璞;;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的研究[J];淡水渔业;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颖;胡先成;翁敏婵;;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孵化腺的超微结构[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士力;贾永义;迟美丽;蒋文枰;程顺;顾志敏;王雨辰;;浙江3个河川沙塘鳢群体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的研究[A];第十二届浙江渔业科技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7年

3 迟美丽;王雨辰;贾永义;程顺;刘士力;蒋文枰;;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河川沙塘鳢雄鱼护卵的内分泌机理研究[A];第十二届浙江渔业科技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7年

4 赵诚;尹绍武;;河川沙塘鳢性腺组织mRNA和miRNA表达谱的联合分析[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5 周志明;曹铮;沈锦玉;潘晓艺;顾志敏;尹文林;朱俊杰;;河川沙塘鳢致病真菌的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欢欢;长江鱼缘何“游”到北京[N];中国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晓勤;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繁殖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胡先成;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器官发生、营养代谢及其能量收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华江;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其仔稚鱼开口饵料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2 赵诚;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河川沙塘鳢性别二态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3 张宏叶;河川沙塘鳢GH/IGF轴相关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生长性状相关SNP位点筛查[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丁严冬;河川沙塘鳢家系的建立及5个主要家系的遗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鹰;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在太湖环境雌激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崴;生殖期河川沙塘鳢雌、雄亲鱼生化组成比较及营养转移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丽娟;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藏雪;河川沙塘鳢人工育苗的关键因子研究及鸭绿沙塘鳢线粒体DNA基因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顾建华;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卵巢发育和物质积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铭;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胰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及mRNA的定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3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83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