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花鲈利用鱼粉和植物蛋白源的选择性摄食调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21:05
【摘要】:对植物蛋白饲料的厌食现象是肉食性鱼类对鱼粉依赖性较强的主要原因。与哺乳动物相同,鱼类摄食行为受外周和中枢摄食信号系统调控,主要调控因子的功能也基本一致,但鱼类对植物蛋白源饲料的主动性选择和回避的关键原因及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以典型肉食性鱼类花鲈为研究对象,探究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生长性能和摄食调控机制的影响。以混合植物蛋白(棉籽浓缩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50%、100%低温干燥鱼粉,设计等氮等能的三种饲料,并以DL-Met,Lys-HCl和L-Thr平衡植物蛋白组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分别命名为FM、PPB50、PPB100。初始体重为(12.97±0.03)g的花鲈随机被分为60桶,每桶25尾,每天严格在8:00和20:00饱食投喂2次,养殖周期为12周。其中每个处理中的4个重复(共12桶)每天计算日摄食量并在4周、8周、12周后进行称重,统计生长指标(长期摄食试验)。其余用于短期摄食试验采样,并分别在3天、2周、4周的餐后3h、6h、24h进行血浆和胃、下丘脑组织样品的采集。12周长期摄食试验结束后,每桶随机选取3尾鱼,采集与短期试验同样的样本,并对剩下的鱼进行3周禁食和3周恢复摄食试验,且分别在饥饿3周后、恢复摄食第1餐和第3周的餐后3h、6h、24h进行样品采集。结果表明:与鱼粉组相比,采用混合植物蛋白替代50%鱼粉后,对花鲈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但混合植物蛋白完全替代后在短期内引起花鲈明显的厌食现象,4周内PPB100组摄食率(FR)显著低于FM组(P0.05);5-8周,花鲈已经适应植物蛋白,PPB100组FR显著高于FM组(P0.05),但增重率(WG)仍低于FM组;9-12周,PPB100组持续保持旺盛的食欲,此阶段其FR和WG均显著高于FM组(P0.05)。即花鲈摄食完全植物蛋白饲料后,会出现抑制摄食到适应再到补偿摄食的行为。对FM和PPB100组(简称PPB)花鲈在不同摄食阶段(厌食,适应,补偿,人为禁食,恢复摄食)的下丘脑和胃组织样品进行摄食调控通路ghrelin/leptin-mTOR/S6K1-NPY/AgRP/POMC相关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蛋白磷酸化水平及血浆血糖、神经肽、激素含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花鲈摄食完全植物蛋白饲料3天时血糖在餐后0h,3h,6h,24h无差异,而摄食鱼粉组在3h和6h存在血糖高峰,进一步表明花鲈3天时处于极端厌食阶段。空腹状态下,PPB组胃中ghrelin mRNA表达增加而leptin表达降低显示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饥饿状态),分别与下丘脑中相应的受体GHSR和LEPR结合之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量感受器mTOR。虽然此时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但下丘脑mTOR mRNA表达及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上调,进一步抑制下游靶蛋白S6K1的蛋白磷酸化,从而下调促食欲肽AgRP和上调抑制食欲因子POMC,由此可见中枢摄食调控系统(mTOR-S6K1-AgRP/POMC)对外周饥饿状态(ghrelin/leptin)缺乏有效响应,是导致花鲈厌食的主要原因。相似的结果在血浆中得到证实,空腹状态时PPB组血浆ghrelin含量显著高于FM组(P0.05),而中枢神经食欲肽NPY无显著差异。厌食状态持续到2周后花鲈开始逐渐适应完全植物蛋白饲料,4周后花鲈下丘脑促食欲肽AgRP mRNA表达水平出现反转,PPB组显著高于FM组(P0.05),表明摄食植物蛋白饲料的花鲈此阶段处于积极索食状态,已经完全适应植物蛋白饲料。12周餐后24h,PPB组血浆ghrelin含量显著低于FM组(P0.05),同时leptin含量显著高于FM组(P0.05),表明此时相比FM组,PPB组饥饿程度更低,但是中枢神经系统抑食因子POMC的显著下调是此阶段产生补偿摄食的主要原因。人为禁食和恢复摄食试验结果表明一旦花鲈适应植物蛋白饲料,无论禁食阶段还是恢复摄食阶段,中枢神经系统摄食调控基因表达保持与外周饥饿状态一致。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由植物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引起的花鲈主动选择性摄食抑制与人为禁食处理导致的被动摄食抑制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3d-3h时(厌食阶段)抑制食欲因子leptin,mTOR,POMC显著高于饥饿3周(s3w)(P0.05),而促食欲肽AgRP显著下调(P0.05),与花鲈表观摄食行为表现出的3d时极端厌食和s3w时积极索食状态相一致。因此,花鲈对植物蛋白源饲料存在适应能力,ghrelin/leptin-m TOR-S6K1-AgRP/POMC摄食信号通路能够有效的调控肉食性鱼类摄食植物蛋白后由厌食到适应再到补偿生长的摄食行为,对耐高植物蛋白养殖鱼类基因靶向育种,有效提高肉食性鱼类利用植物蛋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17.4
【图文】:

养殖系统,试验所


0.351 0.490 0.5833.447 3.779 3.9692.386 2.039 1.6282.392 2.062 1.6791.583 1.785 1.8891.699 1.789 1.7585.890 7.107 8.075象花鲈鱼苗购自裕隆渔场(威海,山东),花鲈逐步从海水淡产饲料安全评价基地(北京,昌平区南口镇)室内循环水系统中水温和每周测定水质以确保养殖系统水温为 26-30 ℃,溶氧浓氨氮浓度<0.3 mg L 1,亚硝酸盐浓度<0.1 mg L 1,养殖系井水,水流速度约 0.4 Ls 1。正式实验前进行为期 4 周的驯化验分别在 08:00 和 20:00 进行两次饱食投喂。将体质健康,且 随机分配到 3 个处理组,在每个处理组中设置 20 个生物学重 个重复为生长桶,其余为采样桶。进行为期 12 周的养殖试验别为 08:00 和 20:00。

鱼粉,植物蛋白,肝脏,完全替代


图 2.4 混合植物蛋白完全替代鱼粉对花鲈肝脏和后肠组织的影响(H&E) A:肝脏,B:后端肠道组织re 2.4 Liver and distal intestines histology of Japanese seabass fed FM or PPB100 diets. A: liver, B: distal int 讨论蛋白质和氨基酸是所有生物体的结构与代谢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但是鱼类自身不能的氨基酸,而必须从含有蛋白质或氨基酸的饲料中摄取。与畜禽类相比,鱼类的营养学不同,且不同鱼类品种对配合饲料中的组成成分要求差异较大,尤其是水生动物对饲料质利用率低,而对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更多,因此蛋白质是鱼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水生动物的种类对饲料中蛋白质需求不同,与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密切相关,根据鱼类对性和植物性蛋白的喜好分为肉食性、杂食性和草食性。尤其是肉食性鱼类,对植物蛋白有限。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与日俱增的同时扩大了对水产饲料的需求量,因此我上鱼粉进口大国,而全球鱼粉价格居高不下随着鱼粉价格。所以寻求新型蛋白源,减少中鱼粉的使用量,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H0)。而植物蛋白源种植广泛,资源丰富,价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鱼粉替代的源。但是与鱼粉相比,存在诸多缺陷。首先,植物蛋白源氨基酸含量不平衡,例如赖氨酸在其他动物体内含量比较丰富,尤其在鱼粉和血粉内含量较高,而在植物蛋白原料中含量

植物蛋白,鱼粉,完全替代,对花


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混合植物蛋白完全替代鱼粉对花鲈摄食调控通路的影响3.2.5 混合植物蛋白完全替代鱼粉对花鲈摄食调控通路基因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mTOR 及其下游靶蛋白 S6K1,分别作为重要的蛋白激酶,主要以磷酸化形式发挥功能。由因表达结果可知,3d-3h 时是花鲈应对植物蛋白饲料厌食最激烈的时间点。将此阶段的 S6K1丝氨酸 389 磷酸化位点的蛋白表达量(P-S6K1)与 S6K1 蛋白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如图 3.7示。未摄食的植物蛋白组花鲈 P-S6K1/ S6K1 显著高于鱼粉组(P<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云;花鲈工厂化育苗技术[J];中国动物保健;2000年12期

2 汪智杰;孙加顺;;花鲈良种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J];农村科技开发;2001年09期

3 线薇薇,朱鑫华;花鲈幼鱼个体代谢与体重关系的初步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沈庭栋;花鲈淡水养成技术[J];北京水产;2001年02期

5 吴东南,孙向军,张欣,徐绍刚;花鲈淡化试验报告[J];北京水产;2001年04期

6 丁雷,刘柱石,宋锦;花鲈的生物学及淡化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3年03期

7 苏传福;花鲈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北京水产;2005年04期

8 苏传福;花鲈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江西饲料;2005年04期

9 苏传福;花鲈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J];广东饲料;2005年05期

10 苏传福;花鲈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兰梅;薛敏;吴秀峰;胡亮;郑银桦;葛红云;邹方起;王赤龙;徐美娜;;饲料中铜和维生素C交互作用对花鲈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兰梅;薛敏;吴秀峰;郑银桦;王嘉;;铜源及不同基础饲料对花鲈生长、铜蓄积量及免疫抗氧化功能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唐卫星;殷维;郭立;秦海明;金斌松;吴千红;李博;傅萃长;;西北太平洋近海鱼类中国花鲈呈现空间遗传同质性[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刘进贤;高天翔;张亚平;金显仕;唐启升;;花鲈和日本溊群体遗传学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第七届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04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胡亮;薛敏;吴秀峰;郑银桦;王兰梅;葛红云;郭利亚;;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花鲈饲生长,氮、磷代谢及肉品质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徐关金;徐善良;王丹丽;;竹醋液对花鲈胚胎及仔鱼存活率的影响[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仲雷;花鲈淡水养殖[N];中国渔业报;2007年

2 汪智杰 孙加顺;威海花鲈良种场通过省级验收[N];中国特产报;2001年

3 杰林;花鲈淡水养殖要点[N];湖北科技报;2003年

4 余新;花鲈淡水养殖技术[N];福建科技报;2005年

5 宋锦 杨红玲 颜丙光;花鲈淡化养殖技术[N];中国海洋报;2004年

6 福闻;产学研对接重振鲈鱼产业[N];中国渔业报;2011年

7 杨智;花鲈患淋巴囊肿死亡率高[N];中国渔业报;2013年

8 海玉;花鲈工厂化繁育[N];中国渔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晓芳;花鲈利用鱼粉和植物蛋白源的选择性摄食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2 张艳秋;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潜力及机理[D];浙江大学;2014年

3 迟美丽;花鲈繁殖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雄性个体中的表达调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江鑫;花鲈与日本鲈群体遗传结构与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邱丽华;花鲈和军曹鱼部分细胞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董小敬;虹鳟、花鲈和大黄鱼△6脂肪酸去饱和酶调控差异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凯;花鲈对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色氨酸需求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张沛;花鲈生长代谢相关基因克隆与盐度调控生理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黄杰斯;几种水环境理化因子对花鲈孵化与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毒性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黄聚杰;六种抗菌药物在花鲈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D];集美大学;2016年

5 吉中力;淡水环境中饲料不同的钙和磷水平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钙磷吸收和沉积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6年

6 王亚如;豆粕替代鱼粉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7年

7 钱q;花鲈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及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调控[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吴桂玲;几种免疫增强剂对花鲈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及免疫疲劳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胡亮;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平衡模式下不同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生长性能、生理功能及肉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诸葛洋;饲料维生素C对花鲈幼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4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94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