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21:52
   本文以黄姑鱼Nibea albiflora(Richardson)为对象,对其人工规模化育苗和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为了解在宁德市进行黄姑鱼人工育苗的适宜条件,提高规模化人工育苗的效果,研究了温度、海水盐度、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以及育苗水体大小对于育苗效果的影响;并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规模化人工育苗生产,获得单批大规格鱼苗(平均全长50.0mm)出苗量达到234.7万尾的良好结果。具体结果如下。1)温度、盐度和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将黄姑鱼受精卵分别放在不同的温度(16~31℃,每组间隔3℃,单因子试验,下同)、盐度(17.16、21.08、24.99、28.91和32.82)和pH值(6.0、7.0、8.0和9.0)海水中进行孵化,结果显示:黄姑鱼受精卵在试验温度、盐度和pH范围内都能孵化,但孵化温度以19~25℃为宜,22℃的孵化率最高;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1.08~28.91;适宜pH值为7~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盐度和pH值会明显降低黄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并增加初孵仔鱼的畸形率。2)育苗水体大小对黄姑鱼人工育苗效果的影响分别在水体容纳量为10 m~3、30 m~3和60 m~3的三种不同规格水泥池中按照同样密度布放黄姑鱼受精卵(60 g/m~3水体),采用同样方法进行育苗管理,结果显示:水体越大,受精卵孵化率越高(平均分别为83.4%、84.7%和85.5%),但3组之间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水平(P0.05);鱼苗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也随着育苗水体加大而提高(鱼苗平均全长分别4.5±0.4cm、4.9±0.3cm和5.2±0.2cm,平均体重分别为0.72±0.06g、0.94±0.05g和1.11±0.09g;成活率分别为11.8±0.30%、13.8±0.35%和15.2±0.70%),相邻两组之间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表明用较大的育苗水体进行黄姑鱼的规模化育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3)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于2015年4月从宁德市三都镇青山渔排挑选2龄黄姑鱼成鱼300尾作为亲鱼,2015年5月初经人工催产获得15.99kg受精卵,在水温24.5~26.8℃,盐度24.5~26.3,pH 8.0左右,溶解氧5.5~7.5 mg/L的条件下,历时50天共培育出平均全长为5.0 cm的幼鱼234.7万尾,育苗成活率为14.4%。这是国内外首次黄姑鱼单批育苗量超过100万尾的报道,该批鱼苗解决了宁德市蕉城区诸多黄姑鱼养殖业者对于鱼苗的需求,促进了宁德市黄姑鱼养殖业的发展。4)黄姑鱼鱼苗的抗逆性实验为了解人工培育的黄姑鱼苗抗主要环境因子变化胁迫的能力,以便为鱼苗运输、下海放养以及鱼苗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进行了抗温度、盐度、pH胁迫和耐干燥能力试验。在水温24.5~26.8℃,盐度24.5~26.3,pH8.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的全长3.5~4.2cm的黄姑鱼鱼,直接放入到水温6~32℃、盐度5~35、pH5.0~9.4的海水中,都能够正常存活,5小时内没有发生死亡。超出上述范围则黄姑鱼苗在短时间内就发生死亡。将上述规格的黄姑鱼苗用抄网从池中捞出置于空气中(空气湿度68%,气温24.7℃),鱼苗在离水3.5 min后开始出现死亡,而在3.5min内重新放回海水中则鱼苗能够正常存活。2.黄姑鱼养殖技术研究研究了网箱大小对黄姑鱼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海水规模化网箱养殖和室内工厂化(流水式)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在同样养殖密度条件下,在长×宽×深=8m×8m×5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生长速度快于在4m×8m×4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养殖时间越长两者间的生长差异越明显,而且成活率也较高;平均体重6.85g的幼鱼经过5个月的养殖,在4m×8m×4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均重达到168.57g、增长了23.61倍,日均增重为1.057g,成活率为85.0%,而在8m×8m×5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均重达到193.76g,增长了27.25倍,日均增重为1.222g,成活率为86.4%。(2)平均全长5.0 cm、体重1.02g的黄姑鱼苗在10口4m×8m×4m的网箱中,经过16个月按照改进的养殖管理方法进行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37.28g,成活率达到59.29%,;周边养殖户按照常规养殖方法养殖,成活率只有45%左右,个体均重仅为300~350g。(3)平均全长5.3cm、平均体重1.25g的黄姑鱼苗经过6个月的室内工厂化(流水式)养殖,平均体重为163.45 g,平均体长20.0 cm,养殖成活率高达88.7%。
【学位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S965.325
【部分图文】:

黄姑鱼


图 1-1 黄姑鱼 Nibea albiflora(Richardson)姑鱼的生态习性鱼喜栖息于水深 100m 以内沿岸浅海区的中下层,主要分布于砂泥质海底层生活圈中鱼类,有明显地季节洄游规律。产卵期游向近岸的河口附区,水深一般小于 20m,其对盐度的变化适应能力强,低水温期移入深水水温为 6~32℃,最适温度为 18~28℃,适盐范围为 8~34,最适盐度为色金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其鳔有健身壮体之功效,深受国内外消市场上养殖黄姑鱼的价格达 80 元/公斤以上,高过大黄鱼,而养殖成本殖经济效益良好。此外,黄姑鱼还具有药用价值,其耳石具有清热作用脾、补气活血之功能。鱼为肉食性鱼类,摄食凶猛,主要捕食表在性底生动物,仔鱼期浮游生虫等微小浮游动物及其卵粒等为食。待成长到稚幼鱼时期,主要摄食挠虾、磷虾等,由于食性的转变,其生活空间也逐渐向底层转移。随个体继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以及小鱼和其他动物。到了生殖期,摄食量则会相

原肠,黄姑鱼,细胞,囊胚期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3.2 结果3.2.1 受精卵孵化及胚胎发育黄姑鱼受精卵为圆球形浮性卵,无色透明,卵径 0.85~1.14mm,油球直径 0.14~0.35部分为单油球,少量有 2~4 个油球。受精卵为端黄卵,胚盘形成于动物极。在水温0.5℃、盐度为 26.5 条件下,受精卵经过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胚体期、孵化期,历时 24h 25min 孵出仔鱼,进入胚后发育阶段。黄姑鱼胚胎发育各阶及发育速度见表 2.7、图 2-1。

黄姑鱼,体长,体高,体重


表 3.2 不同月份黄姑鱼的生长情况Table 3.2 Growth of Nibea albiflor in different months网箱规格月份8 9 10 11 12m×8m×4m体重 23.54±0.86 68.32±2.47 104.44±6.38a150.48±8.27a168.57±7.体长11.4±0.215.2±0.3 17.6±0.5 19.7±0.5 20.2±0.5全长13.5±0.317.4±0.4 20.5±0.5 22.9±0.7 23.3±0.6体高3.0±0.14.2±0.25.3±0.3 6.1±0.26.3±0.3m×8m×5m体重24.76±1.03 78.43±5.38 132.25±8.45b190.57±9.37b193.76±8.体长11.6±0.3 15.5±0.2 18.3±0.5 21.0±0.7 21.2±0.7全长13.6±0.2 18.0±0.2 21.3±0.5 24.3±0.6 24.4±0.8体高3.1±0.1 5.0±0.2 5.7±0.3 7.4±0.5 7.5±0.6行数据上不同上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Values with different letters in a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below.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常文,赵淑江,胡春春;东海黄姑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J];海洋渔业;2005年03期

2 徐冬冬;李三磊;楼宝;程丽娜;辛俭;;黄姑鱼的生物学特征和养殖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及养殖前景[J];现代渔业信息;2010年10期

3 毛小伟;兰时乐;肖调义;黄云;金红春;郇志利;李金龙;;日本黄姑鱼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2年04期

4 詹炜;楼宝;程国宝;毛国民;史会来;徐冬冬;薛宝贵;;黄姑鱼半致死低温的初步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耿智;徐冬冬;楼宝;柴学军;史会来;毛国民;;黄姑鱼和日本黄姑鱼染色体核型的比较[J];渔业科学进展;2012年05期

6 陈玉汉,李淡薇,陈灼怀,肖振德;黄姑鱼的恶性黑色素瘤[J];动物学报;1991年04期

7 雷霁霖,陈超,徐延康,史耀琨,袁耀光;黄姑鱼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J];海洋科学;1992年06期

8 柴学军;徐君卓;楼宝;吴祖杰;;日本黄姑鱼育苗中的饵料问题[J];科学养鱼;2007年06期

9 张彩明;陈应华;吴常文;;铜离子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陈昌海;;黄渤海黄姑鱼的资源变动与保护的探讨[J];海洋渔业;199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怎样识别黄花鱼和黄姑鱼[N];中国海洋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庆凯;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6年

2 耿智;黄姑鱼早期生长和性腺发育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3 柴学军;日本黄姑鱼全人工繁养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韩冰;黄姑鱼和浉鱼的形态学特征及黄姑鱼群体的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刘颖;大黄鱼与黄姑鱼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6 郭W毷

本文编号:2812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12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