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姚江水系中华鳖种质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21:53
   中华鳖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传统食疗的滋补佳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内外市场对中华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速对中华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生产中一些养殖户的不规范引种、倒种,不注重品种的培育,导致中华鳖的品种混乱,遗传多样性降低。种质是产业的源头,是物种生命延续和种群繁衍的根本保证。为合理开发与保护中华鳖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姚江流域的中华鳖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其染色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对核型及G-带做了准确的分析,旨在为中华鳖的性别研究及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采用RAPD及DNA条形码的方法,对姚江群体及其他5个地理群体(黄河群体、清溪花鳖、日本群体、太湖群体及清溪乌鳖)的中华鳖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能对不同地理群体的中华鳖进行准确地鉴别。具体结果如下:在染色体核型分析方面,本研究发现,秋水仙素的注射量对中华鳖的染色体制备有很大的影响,腹腔注射1μg/g(体重)秋水仙素,作用时间为1h比较适合中华鳖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用荧光显微镜和Photoshop CS3软件对染色体配对分析,按LEVAN等标准进行染色体分类发现,中华鳖存在异形性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n=66=4m+4st+34sm+22T+ZZ/ZW;雄性的臂数为104,雌性为105;对比发现,雌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差异不大。33对染色体中,1~6号为大染色体,其余均为小型染色体。用胰蛋白酶处理法制备了染色体G带,并绘制了1~6号染色体的G带模型图。在RAPD分析上,本研究采用筛选出的9条随机引物对中华鳖6个不同地理群体的112个个体进行RAPD扩增分析。结果表明,9条10bp的随机引物在6个中华鳖群体中共扩增出15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P)为142(91.03%),仅14条带在6个群体中稳定出现,各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在39.34~75.00%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1144~0.2643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在0.1684~0.3934之间,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标中,姚江群体均处于最高水平,表明姚江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亲缘关系中,姚江群体与清溪花鳖间的关系最近,与黄河群体最远;基于电泳条带,未发现用于区分不同群体的特异性标记,但基于个体遗传距离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不同群体中华鳖在进化树上的聚类具有种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进化树分析将各个群体区分开。在DNA条形码鉴别方面,根据已有的中华鳖COI基因序列片段,本研究设计了特异性引物进行中间片段、3’和5’RACE反应,得到了中华鳖COI基因全长为1635bp的序列,并以此设计用于DNA条形码分析的通用引物,对中华鳖6个地理群体的111个体及鳖科不同属间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534bp的序列中,共检测到保守位点(C)928个,变异位点(V)606个,简约信息位点(Pi)337个,自裔位点(S)269个,各碱基平均含量为A=30.10%、T=30.27%、C=23.41%、G=16.22%,A+T的含量(60.37%)明显高于C+G的含量(39.63%);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72,碱基多样性指数(Pi)为0.0171,表明各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距离在0.0203~0.0417之间,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在0.0113~0.0338之间,种间与种内的遗传距离没有形成有效的条形码间隙,个体NJ树上,各群体间的个体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分支。而在对鳖科不同属间的分析时发现,属间及属内遗传距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间隙,在NJ树上,不同鳖按照属的特性分别进行聚类,并具有较高的节点支持率,聚类分析可信度高。因此,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能够有效地用于区分鳖科动物的不同属,但不适用于中华鳖地理群体的分离鉴定。
【学位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S917.4
【部分图文】:

姚江,中华鳖,腹甲,花斑


姚江水系中华鳖背面图

姚江,中华鳖,水系


图 1-2 姚江水系中华鳖腹面图Fig.1-2 The segmental venter of Pelodiscus sinensis Yaojiang River strain1.2 生态习性姚江水系中华鳖生活于 3‰左右盐度的水体,水质 pH 为 8.5 左右,偏弱碱性。摄食温度为 25~30℃,最适摄食温度为 30℃,低于 22℃一般不饮食,高于 35℃

中期分裂,中华鳖,染色体,着丝点


图 2-1 中华鳖雄(1)、雌(2)染色体中期分裂相Fig.2-1 The metaphases of male(1) and female(2) of P. sinensis2.2.3 核型分析分别选取染色体数目完整,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着丝点易辨的中期分裂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梁红蕾;鲍传和;蒋业林;李翔;陈华良;;中华鳖两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卢玉飞;蒋建雄;易自力;;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芒属植物染色体图像的方法探讨[J];草业科学;2013年06期

3 张林;吴涛;何力;;4个不同地理群体中华鳖pomc基因PCR-RFLP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4 李思发,蔡完其,刘至治,付立霞,王成辉,季高华,朱津,顾忠明,宋晓平;中华鳖七群体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的差异比较[J];水产学报;2004年01期

5 陈春生;张晓龙;张雪莲;范泉水;牛文忠;胡小兵;格龙;房键慧;曹晓梅;潘其礼;王静;;基于CO1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在中尼边境鼠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年01期

6 薛妹朗,朱玉芳,张锡然,杜开河,聂刘旺,单祥年;中华鳖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研究[J];遗传;1999年01期

7 杨弘,夏德全,吴婷婷,简纪常,董在杰,曹萤,王涛;中华鳖同工酶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超;不同品系中华鳖线粒体基因组部分序列SNP分析和种质鉴别[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27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27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