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仿刺参C型凝集素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21:50
   C型凝集素是一类含有糖识别结构域(Carbon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CRD)的超家族,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PRR)。本研究以棘皮动物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材料,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技术开展了对含单个CRD的C型凝集素(SJL-1)和含有多个功能结构域的C型凝集素(AjCTL-2)的分子克隆、蛋白表达及免疫学功能研究,并结合各自的结构特征探讨其糖识别机制,阐释了仿刺参C型凝集素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本论文对含DPN/WVD基序的单CRD结构域的C型凝集素SJL-1进行了免疫识别和结合活的性研究。发现SJL-1在仿刺参的管足、体壁和呼吸树等水管系统中特异性分布。同时,体腔细胞中的SJL-1能够响应灿烂弧菌刺激,在12小时时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体外重组SJL-1蛋白(rSJL-1)能结合LPS、PGN、Mannose和D-galactose,具有广谱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结合活性。此外,rSJL-1能结合耶罗维亚酵母、毕赤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双歧杆菌、鳗弧菌和灿烂弧菌,且SJL-1的所有体外结合活性均需要Ca~(2+)的参与。以上结果表明SJL-1能够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含有单一的CRD结构域,具有广谱依赖Ca~(2+)的PAMPs和微生物识别活性。为了进一步了解仿刺参C型凝集素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关系。本论文对含三个不同的功能结构域的AjCTL-2进行了免疫功能研究。AjCTL-2的三个功能结构分别为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class A(LDLa)、C1r/C1s/Uegf/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UB)和一个CRD。位于Ca~(2+)结合位点2的关键氨基酸基序为EPN/WND。mRNA水平检测到该蛋白在仿刺参的体腔细胞中高表达。在仿刺参受到灿烂弧菌刺激后,体腔细胞中AjCTL-2的mRNA表达水平在12小时时显著上升。我们还检测到AjCTL-2的重组蛋白(rAjCTL-2)能够在体外不依赖Ca~(2+)结合D-galactose,但是rAjCTL-2对LPS、PGN和Mannose的结合活性却未检测到。除此之外,r AjCTL-2能结合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鳗弧菌(Vibrio auguillarum)和耶罗维亚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且rAjCTL-2的体外菌结合能力不依赖Ca~(2+)。本论文研究的两种不同的仿刺参C型凝集素均能作为模式识别蛋白识别并结合PAMPs及微生物,在仿刺参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了解棘皮动物免疫识别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为阐明棘皮动物的免疫防御机制奠定了基础。
【学位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917.4
【部分图文】:

脊椎动物,β-折叠,凝集素,半胱氨酸


2图 1-1 脊椎动物 C 型凝集素分类[2]Fig 1-1 Classification of C-type lectin in vertebrates集素的结构与功能集素的结构为止,C 型凝集素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含有 CRD 结构域,已有的蛋白晶体表明,CRD 由 120 个左右的氨基酸残基构成,是具有双环结构的结构域由两个位于侧翼的 α-螺旋和若干位于结构内部反向平行的 β-折叠组成结构由四个非常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1-C4)成型的二硫键连接,其着整个环状结构,而 C2 和 C3 则连接由反向平行的 β-折叠构成的“长”结构是 CRD 与 Ca2+及糖类结合的关键部位[11]。部分的 CRD 含有一 β-发夹结构,由一对半胱氨酸残基(C0,C0’)形成的二硫键将其固定

氨基酸序列,凝集素,氨基酸,结合位点


图 1-2 CRD 高级结构图[2]Fig 1-2 Tertiary structure of CRD过对多个 C 型凝集素的结构解析发现 CRD 一般含有 4 个位点的位置不仅取决于 CRD 的氨基酸序列,同时也与Ca2+结合位点 1,2 和 3 通常位于 CRD 的 β-发夹结构附间的盐桥有关[13]。在这 4 个 Ca2+结合位点中,Ca2+糖类的关键位点。C 型凝集素的糖识别活性和结合特异质子受体的位置来决定的[14]。与 Ca2+结合的氨基酸通形成复合体,这些氨基酸残基形成了两组关键的氨基酸酸基序是“EPN”(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或“QPD”(。蛋白晶体结构学研究表明:关键氨基酸基序由“EPN”点 2 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是与糖结合平面上质子互换,进而使氢键结合的方向由 mannose-型转换为 gala凝集素素的突变体结合特异性研究,生物学家发现:在

方向图,结合位点,结合图


Ca2+与糖的氨基酸侧链形成配位键;绿色虚线箭头代表氢键;箭头的方向供体到质子受体的方向图 1-3 CRD 的 Ca2+结合位点 2 与 Mannose 的结合图[14]Fig 1-3 Ca2+binding site 2 of CRD bind to Mannose的功能 世纪末科学家就提出了模式识别的理论,即尽管病原微生物的它们都编码一类结构高度保守且种类有限的病原相关模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18, 19]。 PAMPs 存在于病原内部以维持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9]。宿主通过编码合成不同的)来识别不同的 PAMPs,这种识别作用被称为模式识别[10]。 C R 家族的成员,能够通过识别微生物表面多种 PAMPs 进而结合Dectin-1 能够特异性识别真菌表面的葡聚糖,是机体抗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杨;;变温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J];河北渔业;2017年09期

2 孙俭;母刚;刘剑波;姚恩长;;南北方养殖的仿刺参几种体成分的比较分析[J];水产学杂志;2016年02期

3 韩莎;胡炜;李成林;赵斌;严芳;;薄荷醇对仿刺参幼参的麻醉效果[J];海洋科学;2016年03期

4 侯超;钱斯日古楞;王红英;丛丽娜;;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制备及在仿刺参养殖中的应用[J];工业微生物;2014年05期

5 张莉恒;丁君;韩昭衡;常亚青;宋坚;田莹;白雪秋;丁文君;;仿刺参骨片的种类和形态学研究[J];海洋科学;2015年04期

6 左明;张士华;隋凯港;刘志国;赵磊;;黄河三角洲地区仿刺参养殖池中混养日本对虾的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14年05期

7 王宏;侯文久;金嫘;张安国;杨凤影;王维新;丁溪萍;;3种杀草剂对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效应[J];饲料研究;2014年19期

8 孙璐;邱天龙;许强;刘辉;林承刚;杨红生;;仿刺参不同体外标记方法效果的比较[J];海洋科学;2013年07期

9 谢双如;;仿刺参与对虾、花蛤池塘生态混养技术[J];中国水产;2011年03期

10 丛文虎;王芳;侯仕营;魏振;杨永范;张伟;刘振华;;虾夷马粪海胆种苗与仿刺参池塘混养越冬技术研究[J];科学养鱼;201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凤霞;海参胶原蛋白生化性质及胶原肽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骆作勇;仿刺参幼参对不同刺激的应激机制及维生素C、E抗应激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3 彭薇;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刘洪展;养殖仿刺参对环境因子和病原的免疫应答及抗病分子机理[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张健;基于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仿刺参抗菌肽生成机制及生殖腺多糖、活性肽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6 杨洁;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糖胺聚糖的制备、结构分析和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王增蕾;仿刺参和一种肉芝软珊瑚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8 张鹏;盐度、光照强度、温度对青色系、红色系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和能量分配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杜慧霞;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转录组分析与遗传图谱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王志富;改性粘土治理藻华对典型底栖生物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对维生素A、D_3、E最适需求量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2 于思梦;仿刺参夏眠抗氧化防御调控功能基因的表达与多态性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3 程世雄;仿刺参类硫氧还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4 白伟;不同藻类饵料对仿刺参生长性能、免疫消化及营养组成影响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5 王慧;仿刺参C型凝集素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6 滑朝阳;仿刺参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7 韩秀杰;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对蛋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最适需求量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8 李虹宇;仿刺参体表未可培养菌群分析及拮抗菌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2年

9 侯超;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及在仿刺参养殖中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10 王共明;仿刺参卵多肽、多糖的制备及多肽活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8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38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