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基于益生菌调节的黄河鲤肠道微生物区系响应规律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18:32
   益生菌能够定植在鱼类肠黏膜表面并激活鱼类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其肠道菌群平衡,增强鱼类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生长,进而预防鱼类的各种细菌性疾病发生。本研究以活性原籍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基础饲料添加剂,嗜水气单胞菌为指示菌,开展基于益生菌调节的黄河鲤肠道微生物区系响应规律的初步研究,对于研发鱼类微生态制剂和防控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首先,为了研究活性原籍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对黄河鲤肠道菌群的影响,我们将黄河鲤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作为试验组,饲喂添加0.5‰活性原籍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基础饲料,第二组饲喂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采集0d、14d、28d和42d的黄河鲤肠道内容物,提取总DNA,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通过观察DGGE图谱,对DGGE图谱进行矩阵、系统树、条带识别分析,对切割回收得到的21条差异条带进行测序差异分析,所得序列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变形菌门所占比例最高,各组中共性条带测序结果为变形菌门,说明变形菌门为黄河鲤肠道中优势菌群;其次,为了确定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后黄河鲤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抵抗力,在42d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攻毒,攻毒96h采集肠道内容物,进行PCR-DGGE。攻毒试验组与攻毒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放线菌门明显减少,变形菌门占主要优势,说明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中优势菌群数量的增加,进而提高黄河鲤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同时,我们对采集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共得到159 535条高质量序列,在门水平上被归类为17个门,其中含量最多的为4个菌门,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3.5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99%)、厚壁菌门(Firmicutes,1.32%)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0.15%)总共占到测序总序列的98.03%。在属水平上,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饲养时间延长,肠道中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有益菌显著增多,攻毒试验组与攻毒对照组相比希瓦氏菌属增多明显。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数量增加,进而增强免疫力。本研究采用PCR-DGGE技术结合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分析益生菌对黄河鲤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明确黄河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确定黄河鲤肠道的固有优势菌群,阐明基于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调节的黄河鲤肠道微生物区系响应规律,为鱼用微生态制剂研发提供必要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进而为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学位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S965.1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鱼类肠道微生物概述
        1.1 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
        1.2 肠道菌群功能
        1.3 影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1.4 益生菌
    第二章 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进展
        2.1 PCR-DGGE技术研究肠道菌群的相关进展
        2.2 宏基因组技术研究肠道菌群的相关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基于PCR-DGGE技术研究益生菌对黄河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研究益生菌对黄河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汝良;;黄河鲤[J];宁夏农业科技;1983年05期

2 刘乃珩;;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话说古今黄河鲤鱼[J];科学与文化;2006年08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黄河鲤鱼[J];河南水产;2003年01期

4 王玉丹;黄河鲤鱼的养殖[J];现代农业;2003年08期

5 张修海;彭毓琴;郭财增;;黄河鲤人繁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渔业致富指南;2009年11期

6 宋先锋;李会平;翟媛媛;;黄河鲤鱼的“前世今生”[J];创新科技;2009年05期

7 本刊编辑部;;漫话郑州黄河鲤鱼[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2年10期

8 冯建新;屈长义;惠筠;王兆平;;豫选黄河鲤快速扩繁技术集成与应用[J];河南水产;2012年03期

9 梁守仁;黄河鲤的颗粒饲料配方[J];科学养鱼;1992年05期

10 ;黄河鲤养殖技术规范[J];河南水产;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建军;黄河鲤性别特异片段的鉴定与性腺差异cDNA文库的构建及相关ESTS功能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黎芳;黄河鲤CcDMRT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相关家族成员的功能解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毕彦晖;基于益生菌调节的黄河鲤肠道微生物区系响应规律的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3 耿昕颖;基于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黄河鲤MHCⅡ类基因多态性与抗病力关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4 王春秀;水体铜对黄河鲤毒性作用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国启;壳寡糖对黄河鲤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

6 马莉芳;水体铜对黄河鲤毒性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何云;紫花苜蓿对黄河鲤鱼生产性能及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李春梅;黄河鲤TCC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燮阳;阿维菌素对黄河鲤抗氧化系统和Na~+-K~+-ATPase活性影响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潘春梅;黄河鲤ZP2和HORMAD1基因的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1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61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a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