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鳞白甲鱼后备亲鱼和一龄鱼种蛋白质需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1:48
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为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鱼类,又名多鳞铲颌鱼、赤鳞鱼、钱鱼。陕西秦巴山区岚皋、紫阳等地,曾是我国多鳞白甲鱼的主要分布区,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多鳞白甲鱼仍是该地区主要的野生鱼种类。本试验即以多鳞白甲鱼后备亲鱼和一龄鱼种为对象,设计制作了两类等脂不同蛋白水平的硬颗粒试验饲料,分别进行了两个饲养试验。后备亲鱼试验日粮蛋白添加水平共五个处理,分别为30%、33%、36%、39%和42%;将450尾(26.53±0.37g)3龄后备亲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放入15个方形水泥池中(1.2m×1.2m×0.8m),饲喂以上5组试验饲料66天。鱼种试验蛋白水平设计为28%、32%、36%、40%和44%;将450尾(12.35±0.07g)1龄白甲鱼随机分为15组,放入室外玻璃缸中(R=0.5m、H=0.6m),投喂以上5组饲料饲养68天。所得结果如下:(1)不同蛋白水平下亲鱼生长无显著差异;(2)雌亲鱼腹腔脂肪指数与性腺指数均随饲料蛋白水平增加而增加,其中性腺指数在CP39组达最高水平,雌亲鱼其它生物学性状与雄鱼生物学性状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3)随饲料蛋白水平增加,雌亲鱼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发育成熟度越好。(4)不同蛋白水平对一龄白甲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具有显著性影响,以WGR和SGR为评价指标,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得出最适蛋白水平为36.84%-37.30%。(5)一龄白甲鱼饲料系数(FCR)先降低后升高,在CP37.43组最小;(6)一龄白甲鱼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增加而增加,CP28.8组、CP32.76组和CP43.8组之间差异显著。全鱼粗蛋白含量在蛋白水平大于32.76%时,显著高于CP28.83%组。(7)一龄白甲鱼肝胰脏和肠道胰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蛋白水平先升高,超过40.6%蛋白水平后降低。结论:(1)饲料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后备亲鱼生长无影响,但对雌鱼性腺指数和卵母细胞发育有显著影响,多鳞白甲鱼亲鱼的蛋白需求水平为39%。(2)适宜蛋白水平促进了一龄白甲鱼鱼种生长、降低饲料利用率、提高了肝脏和肠道的胰蛋白酶活性。因此,综合本试验结果,一龄白甲鱼鱼种饲料中蛋白添加水平以36.84%-37.43%为宜。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965
【部分图文】: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质是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影响所有动物生长最关键的营养素之一理作用包括:(1)用于动物的能量来源;(2)用于机体组织蛋白的及维持机体蛋白;(3)用于生长;(4)用于机体特殊生物学功能物的组成。因此,在研究鱼类营养需求时,首先考虑蛋白质营养。
图 2-1 饲料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雌性成鱼性腺的影响Figure 2-1 Dietary protein levels on gonad of femaleOnychostoma macrolepis.论 不同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生长的影响饲料蛋白水平的研究多用于幼鱼、稚鱼或者鱼种阶段,如青鱼大规格鱼种(陈建明14)、翘嘴鲌幼鱼(刘胜高等 2015)、奥尼罗非鱼(乐贻荣等 2013)、泥鳅幼鱼(叶等 2014)等。对于摄食 20%,30%,40%与 50%蛋白水平的雌剑尾鱼而言,摄食 30%蛋白水平饲料的雌剑尾鱼的生长速度没有差异,但投喂 40%~60% 蛋白组试验鱼生长速度显著高于 20% 蛋白组,即投喂 30%与 40%蛋白饲料情况下雌剑尾生长速度没有差异(Chong et al. 2004)。本试验中,蛋白水平为 30%-42%组间多鳞鱼特定生长率也无显著差异,这与雌剑尾鱼的生长结果相一致。笔者推测,这可能%-42%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亲鱼生长而言并无显著差异有关外,还可能与多鳞白刮食固着藻类的食性有关,即当饲料中蛋白不够充足时,多鳞白甲鱼通过刮食养殖
图 3-1 增重率多项式回归拟合Figure 3-1The weight gain rate of polynomial regression图 3-2 特定生长率多项式回归拟合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70059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965
【部分图文】: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质是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影响所有动物生长最关键的营养素之一理作用包括:(1)用于动物的能量来源;(2)用于机体组织蛋白的及维持机体蛋白;(3)用于生长;(4)用于机体特殊生物学功能物的组成。因此,在研究鱼类营养需求时,首先考虑蛋白质营养。
图 2-1 饲料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雌性成鱼性腺的影响Figure 2-1 Dietary protein levels on gonad of femaleOnychostoma macrolepis.论 不同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生长的影响饲料蛋白水平的研究多用于幼鱼、稚鱼或者鱼种阶段,如青鱼大规格鱼种(陈建明14)、翘嘴鲌幼鱼(刘胜高等 2015)、奥尼罗非鱼(乐贻荣等 2013)、泥鳅幼鱼(叶等 2014)等。对于摄食 20%,30%,40%与 50%蛋白水平的雌剑尾鱼而言,摄食 30%蛋白水平饲料的雌剑尾鱼的生长速度没有差异,但投喂 40%~60% 蛋白组试验鱼生长速度显著高于 20% 蛋白组,即投喂 30%与 40%蛋白饲料情况下雌剑尾生长速度没有差异(Chong et al. 2004)。本试验中,蛋白水平为 30%-42%组间多鳞鱼特定生长率也无显著差异,这与雌剑尾鱼的生长结果相一致。笔者推测,这可能%-42%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亲鱼生长而言并无显著差异有关外,还可能与多鳞白刮食固着藻类的食性有关,即当饲料中蛋白不够充足时,多鳞白甲鱼通过刮食养殖
图 3-1 增重率多项式回归拟合Figure 3-1The weight gain rate of polynomial regression图 3-2 特定生长率多项式回归拟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锤;;多鳞白甲鱼的生态习性与开发利用[J];齐鲁渔业;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870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7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