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耐高温性状QTL区间候选功能基因筛选与鉴定
发布时间:2020-12-18 16:06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原产欧洲沿海的一种特有的名贵低温经济鱼类。耐高温性能是大菱鲆重要性状和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而通过QTL定位获得与耐高温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功能基因是分子遗传育种的重要工具。本实验室在丰富的遗传群体基础上,已完成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工作,本论文主要开展大菱鲆耐高温性状的QTL定位;并对定位区间进行全基因组比对及注释,筛选与耐温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对QTL区间内富集的P53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影响开展初步探究。本研究对于大菱鲆耐高温性状选育以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本研究在实验室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基础上,开展耐高温性状QTL定位及区间内候选基因筛选。结果显示:共获得7个QTL区间与耐高温性状相关联,它们分别定位在LG17,LG17,LG17,LG20,LG21,LG4和LG6,其中LG17(0cM)具有最大LOD值(5.77),表型变异解释率达36.3%;而LG17(81.113 cM)具有最小LOD值(3.08),表型变异解释率21.4%。耐高温QTL区间,标记距离范围在1.75c...
【文章来源】: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53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75]
.4 研究目的及意义大菱鲆原产于欧洲沿海,由“大菱鲆之父”雷霁霖于 1992 年引入我国,在我国北海城市大规模推广养殖。时至今日,我国大菱鲆养殖、育苗等产业遍布北方沿海各大市,给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效益。我国大菱鲆产业的国际地位也变得举足轻。随着大菱鲆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区域不断扩展,温度对其在生长、繁、抗病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开展大菱鲆耐高温新品种的选育对大菱鲆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平稳推进选育新品种的工作中,分子选育成为针对较强的新方法。故本研究积极探索与大菱鲆耐高温性状相关联的候选基因,并探究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以揭示大菱鲆耐高温应激响应中的生命机理。图 1-1 p53 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75].1-1 p53-dependeng cell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图 1-2 Tap73 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Fig.1-2 Tap73-dependeng cell apoptosis signaling
表 2-1 耐高温性状 QTL 分析结果Tab.2-1 QTL analysis results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Linkage group Peak position (cM) Length No. of markers VAR(%)LG17 0 25.07 15 21.2%-36.3%LG17 69.304 1.75 10 22.2%-23.8%LG17 81.113 7.83 27 21.3%-26.1%LG20 165.38 0.00 2 22.8LG21 7.02 18.67 8 22.9%-27.3%LG4 108.16 8.78 24 21.4%-26.7%LG6 25.905 0.00 4 2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大菱鲆产业发展演进与趋势分析[J]. 刘龙腾,朱雪梅,赵明军. 农业展望. 2018(09)
[2]大黄鱼MIPS基因克隆及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 李明云,苗亮,陈莹莹,侯红红,陈炯.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2)
[3]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caspase3基因克隆及其在高温胁迫中的表达分析[J]. 孙盛明,朱健,戈贤平,石连玉,程磊,张武肖,苏艳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0)
[4]微卫星技术筛选大黄鱼耐低温标记[J]. 穆方申,苗亮,李明云,胡谋,陈炯,张浩. 生物学杂志. 2017(01)
[5]P5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王贞超,杨开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2)
[6]高温刺激导致虾夷扇贝死亡因素的探究[J]. 刘超,吴富村,林思恒,阙华勇,张国范. 海洋科学. 2016(11)
[7]泛素、泛素链和蛋白质泛素化研究进展[J]. 兰秋艳,高媛,李衍常,洪学传,徐平. 生物工程学报. 2016(01)
[8]热应激对虹鳟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 王艳妮,刘哲,康玉军,李珍,施海娜,张久盘,王建福,蒋丽,黄进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5)
[9]低温胁迫对尼罗罗非鱼水通道蛋白基因(AQP1)表达的影响[J]. 朱华平,刘玉姣,刘志刚,卢迈新,高风英,可小丽,黄樟翰.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6)
[10]大黄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低温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J]. 王惠儒,柳敏海,油九菊,罗海忠,许益铵,傅荣兵.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大菱鲆耐高温性状选育及遗传机理研究[D]. 黄智慧.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p53蛋白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杜文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低温胁迫诱导罗非鱼和斑马鱼鱼鳃差异凋亡的分子机制[D]. 王金凤.上海海洋大学 2016
[2]刺参候选耐寒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李成泽.大连海洋大学 2014
[3]大菱鲆在不同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下机体生理生化指标[D]. 郭黎.上海海洋大学 2012
[4]热应激对三个品系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D]. 张崇英.西南大学 2012
[5]养殖牙鲆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克隆及与淋巴囊肿病关系的研究[D]. 昝金东.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07
本文编号:2924279
【文章来源】: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53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75]
.4 研究目的及意义大菱鲆原产于欧洲沿海,由“大菱鲆之父”雷霁霖于 1992 年引入我国,在我国北海城市大规模推广养殖。时至今日,我国大菱鲆养殖、育苗等产业遍布北方沿海各大市,给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效益。我国大菱鲆产业的国际地位也变得举足轻。随着大菱鲆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区域不断扩展,温度对其在生长、繁、抗病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开展大菱鲆耐高温新品种的选育对大菱鲆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平稳推进选育新品种的工作中,分子选育成为针对较强的新方法。故本研究积极探索与大菱鲆耐高温性状相关联的候选基因,并探究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以揭示大菱鲆耐高温应激响应中的生命机理。图 1-1 p53 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75].1-1 p53-dependeng cell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图 1-2 Tap73 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Fig.1-2 Tap73-dependeng cell apoptosis signaling
表 2-1 耐高温性状 QTL 分析结果Tab.2-1 QTL analysis results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Linkage group Peak position (cM) Length No. of markers VAR(%)LG17 0 25.07 15 21.2%-36.3%LG17 69.304 1.75 10 22.2%-23.8%LG17 81.113 7.83 27 21.3%-26.1%LG20 165.38 0.00 2 22.8LG21 7.02 18.67 8 22.9%-27.3%LG4 108.16 8.78 24 21.4%-26.7%LG6 25.905 0.00 4 2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大菱鲆产业发展演进与趋势分析[J]. 刘龙腾,朱雪梅,赵明军. 农业展望. 2018(09)
[2]大黄鱼MIPS基因克隆及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 李明云,苗亮,陈莹莹,侯红红,陈炯.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2)
[3]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caspase3基因克隆及其在高温胁迫中的表达分析[J]. 孙盛明,朱健,戈贤平,石连玉,程磊,张武肖,苏艳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0)
[4]微卫星技术筛选大黄鱼耐低温标记[J]. 穆方申,苗亮,李明云,胡谋,陈炯,张浩. 生物学杂志. 2017(01)
[5]P5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王贞超,杨开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2)
[6]高温刺激导致虾夷扇贝死亡因素的探究[J]. 刘超,吴富村,林思恒,阙华勇,张国范. 海洋科学. 2016(11)
[7]泛素、泛素链和蛋白质泛素化研究进展[J]. 兰秋艳,高媛,李衍常,洪学传,徐平. 生物工程学报. 2016(01)
[8]热应激对虹鳟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 王艳妮,刘哲,康玉军,李珍,施海娜,张久盘,王建福,蒋丽,黄进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5)
[9]低温胁迫对尼罗罗非鱼水通道蛋白基因(AQP1)表达的影响[J]. 朱华平,刘玉姣,刘志刚,卢迈新,高风英,可小丽,黄樟翰.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6)
[10]大黄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低温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J]. 王惠儒,柳敏海,油九菊,罗海忠,许益铵,傅荣兵.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大菱鲆耐高温性状选育及遗传机理研究[D]. 黄智慧.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p53蛋白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杜文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低温胁迫诱导罗非鱼和斑马鱼鱼鳃差异凋亡的分子机制[D]. 王金凤.上海海洋大学 2016
[2]刺参候选耐寒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李成泽.大连海洋大学 2014
[3]大菱鲆在不同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下机体生理生化指标[D]. 郭黎.上海海洋大学 2012
[4]热应激对三个品系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D]. 张崇英.西南大学 2012
[5]养殖牙鲆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克隆及与淋巴囊肿病关系的研究[D]. 昝金东.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07
本文编号:2924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92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