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6种鮈亚科(Gobioninae)鱼类的两性异形和个体生殖力
发布时间:2021-02-20 09:35
鮈亚科鱼类是一群营淡水生活的中小型鱼类,其形态、生态和繁殖行为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在性选择和生殖力选择下,面临不同的生存压力可导致两性间发生形态特征,如体型大小、颜色等的差异。本研究以嘉陵江6种鮈亚科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两性异形和个体生殖力的研究,在已有的鮈亚科鱼类系统发育框架下,采用系统发育比较方法(PCMs)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演化与系统发育间的联系、以及形态特征间的相互关联。本文研究结果如下:一、两性异形对嘉陵江鮈亚科共6种鱼类的两性异形进行分析并分为如下3种类型:1)雌性大于雄性:唇?。雌性唇?个体(体长、体重)显著大于雄性唇?,且在头部(头宽、吻长和口角须长)、躯干部(体宽、躯干距、腹鳍长、臀鳍基长、臀鳍高长)特征上也显著大于雄性唇?。2)雄性大于雌性:麦穗鱼、棒花鱼。(1)雄性麦穗鱼体型显著大于雌性麦穗鱼,且在头部(头长、吻长、口宽和眼后头长)、躯干部(体高、体宽、背吻距、胸鳍长、胸鳍前距、背鳍基长、背鳍高长、腹鳍长和臀鳍高长)和尾部(尾柄长、尾鳍长)特征上都有显著增大。(2)雄性棒花鱼个体显著大于雌性个体,且头部(头高、吻长、口角须长)、...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两性异形
1.2 个体生殖力
1.3 系统发育比较方法(PCMs)
1.4 鮈亚科鱼类研究概况
1.4.1 鮈亚科鱼类分类地位
1.4.2 鮈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1.4.3 鮈亚科鱼类生物多样性
1.4.4 鮈亚科鱼类的研究概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嘉陵江鮈亚科鱼类的两性异形
2.1 引言
2.2 野外研究区域概况
2.3 材料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分析与结果
2.5.1 唇(?)两性异形
2.5.2 银鮈两性异形
2.5.3 麦穗鱼两性异形
2.5.4 吻鮈两性异形
2.5.5 棒花鱼两性异形
2.5.6 蛇鮈两性异形
2.6 讨论
第3章 嘉陵江鮈亚科鱼类的生殖力
3.1 引言
3.2 野外研究区概况
3.3 材料与方法
3.3.1 雌性个体生殖力测定
3.3.2 数据处理
3.4 分析与结果
3.4.1 唇(?)个体生殖力
3.4.2 银鮈个体生殖力
3.4.3 麦穗鱼个体生殖力
3.4.4 吻鮈个体生殖力
3.4.5 棒花鱼个体生殖力
3.4.6 蛇鮈个体生殖力
3.5 讨论
第4章 嘉陵江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的演化
4.1 引言
4.2 野外研究区域概况
4.3 材料与方法
4.3.1 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选取
4.3.2 鮈亚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树的选择
4.3.3 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生殖力特征演化分析
4.4 数据处理
4.5 分析与结果
4.5.1 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生殖力特征的祖先特征状态
4.5.2 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在演化过程中的系统发育限制性检测
4.5.3 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间的演化相关性检测
4.6 讨论
第5章 小结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嘉陵江下游蛇鮈的两性异形与雌性个体生殖力[J]. 胡月,曾燏,蒋朝明,周材权.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2)
[2]长江干流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繁殖生物学[J]. 曲焕韬,郭文韬,杨元金,刘勇,管敏,李莎,刘雪涛,胡美洪. 渔业科学进展. 2016(01)
[3]花雌雄群体的形态指标体系分析与判别[J]. 庹云,肖调义. 水产科学. 2015(10)
[4]卵胎生入侵种食蚊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J]. 樊晓丽,林植华,胡雄光,雷焕宗,李香. 生态学报. 2016(09)
[5]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其生物技术操控[J]. 梅洁,桂建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4(12)
[6]基于Maxent的两种入侵性鱼类(麦穗鱼和鲫)的全球适生区预测[J]. 张熙骜,隋晓云,吕植,陈毅峰. 生物多样性. 2014(02)
[7]嘉陵江鱼类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J]. 曾燏,陈永柏,李钟杰. 天津农业科学. 2014(02)
[8]鲶鱼和胡子鲶的两性异形与雌性个体生育力[J]. 樊晓丽,林植华,丁先龙,朱吉峰. 生态学报. 2014(03)
[9]兴凯刺鳑鲏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J]. 陈世通,赵仁友,戚丹锋,樊晓丽,雷焕宗,林植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3(05)
[10]刺鮈生物学特性和保护价值及建议[J]. 李柯懋,申志新,赵娟. 河北渔业. 2013(09)
博士论文
[1]长江上游鮈亚科鱼类资源及生境选择策略研究[D]. 高天珩.西南大学 2016
[2]鮈亚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演化过程及生物地理学研究[D]. 杨金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3]抚仙湖外来鱼类生活史对策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 严云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硕士论文
[1]嘉陵江中游蓬安段鱼类群落结构及重要经济鱼类种群生物学研究[D]. 张缓缓.西华师范大学 2016
[2]长江上游长鳍吻鮈繁殖生物学研究[D]. 姚建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5
[3]鮈亚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D]. 陈安慧.复旦大学 2014
[4]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的生物学研究[D]. 王海生.华中农业大学 2013
[5]嘉陵江流域鱼类多样性格局及中下游渔业资源变迁分析[D]. 青弘.西南大学 2010
[6]大宁河鱼类资源现状及云南盘鮈生物学初步研究[D]. 耿相昌.西南大学 2010
[7]汉江中游银鮈的繁殖生物学和早期发育研究[D]. 李修峰.华中农业大学 2008
[8]长江上游圆口铜鱼的生物学研究[D]. 程鹏.华中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2580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两性异形
1.2 个体生殖力
1.3 系统发育比较方法(PCMs)
1.4 鮈亚科鱼类研究概况
1.4.1 鮈亚科鱼类分类地位
1.4.2 鮈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1.4.3 鮈亚科鱼类生物多样性
1.4.4 鮈亚科鱼类的研究概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嘉陵江鮈亚科鱼类的两性异形
2.1 引言
2.2 野外研究区域概况
2.3 材料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分析与结果
2.5.1 唇(?)两性异形
2.5.2 银鮈两性异形
2.5.3 麦穗鱼两性异形
2.5.4 吻鮈两性异形
2.5.5 棒花鱼两性异形
2.5.6 蛇鮈两性异形
2.6 讨论
第3章 嘉陵江鮈亚科鱼类的生殖力
3.1 引言
3.2 野外研究区概况
3.3 材料与方法
3.3.1 雌性个体生殖力测定
3.3.2 数据处理
3.4 分析与结果
3.4.1 唇(?)个体生殖力
3.4.2 银鮈个体生殖力
3.4.3 麦穗鱼个体生殖力
3.4.4 吻鮈个体生殖力
3.4.5 棒花鱼个体生殖力
3.4.6 蛇鮈个体生殖力
3.5 讨论
第4章 嘉陵江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的演化
4.1 引言
4.2 野外研究区域概况
4.3 材料与方法
4.3.1 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选取
4.3.2 鮈亚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树的选择
4.3.3 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生殖力特征演化分析
4.4 数据处理
4.5 分析与结果
4.5.1 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生殖力特征的祖先特征状态
4.5.2 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在演化过程中的系统发育限制性检测
4.5.3 鮈亚科鱼类两性异形及个体生殖力特征间的演化相关性检测
4.6 讨论
第5章 小结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嘉陵江下游蛇鮈的两性异形与雌性个体生殖力[J]. 胡月,曾燏,蒋朝明,周材权.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2)
[2]长江干流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繁殖生物学[J]. 曲焕韬,郭文韬,杨元金,刘勇,管敏,李莎,刘雪涛,胡美洪. 渔业科学进展. 2016(01)
[3]花雌雄群体的形态指标体系分析与判别[J]. 庹云,肖调义. 水产科学. 2015(10)
[4]卵胎生入侵种食蚊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J]. 樊晓丽,林植华,胡雄光,雷焕宗,李香. 生态学报. 2016(09)
[5]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其生物技术操控[J]. 梅洁,桂建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4(12)
[6]基于Maxent的两种入侵性鱼类(麦穗鱼和鲫)的全球适生区预测[J]. 张熙骜,隋晓云,吕植,陈毅峰. 生物多样性. 2014(02)
[7]嘉陵江鱼类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J]. 曾燏,陈永柏,李钟杰. 天津农业科学. 2014(02)
[8]鲶鱼和胡子鲶的两性异形与雌性个体生育力[J]. 樊晓丽,林植华,丁先龙,朱吉峰. 生态学报. 2014(03)
[9]兴凯刺鳑鲏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J]. 陈世通,赵仁友,戚丹锋,樊晓丽,雷焕宗,林植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3(05)
[10]刺鮈生物学特性和保护价值及建议[J]. 李柯懋,申志新,赵娟. 河北渔业. 2013(09)
博士论文
[1]长江上游鮈亚科鱼类资源及生境选择策略研究[D]. 高天珩.西南大学 2016
[2]鮈亚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演化过程及生物地理学研究[D]. 杨金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3]抚仙湖外来鱼类生活史对策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 严云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硕士论文
[1]嘉陵江中游蓬安段鱼类群落结构及重要经济鱼类种群生物学研究[D]. 张缓缓.西华师范大学 2016
[2]长江上游长鳍吻鮈繁殖生物学研究[D]. 姚建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5
[3]鮈亚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D]. 陈安慧.复旦大学 2014
[4]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的生物学研究[D]. 王海生.华中农业大学 2013
[5]嘉陵江流域鱼类多样性格局及中下游渔业资源变迁分析[D]. 青弘.西南大学 2010
[6]大宁河鱼类资源现状及云南盘鮈生物学初步研究[D]. 耿相昌.西南大学 2010
[7]汉江中游银鮈的繁殖生物学和早期发育研究[D]. 李修峰.华中农业大学 2008
[8]长江上游圆口铜鱼的生物学研究[D]. 程鹏.华中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2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4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