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群体遗传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06:53
长江上游鱼类种类丰富,特有种类比例较高,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向家坝和溪洛渡等大型水电站在该江段相继修建,这些已修和拟修的水电站将影响鱼类栖息地环境,加剧生境破碎化。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和短身金沙鳅(J.abbreviat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平鳍鳅科(Balitoridae),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也是金沙鳅属仅有的两个种。这两种鱼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均产漂流性卵、底栖杂食性,分布区域基本重叠,但是它们之间也有明显差别,如鳍条数目,体表鳞片,种群大小等,是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良好对象。因此研究其群体遗传多样性有助于阐明近缘同域分布种类的适应性进化,也有助于了解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为长江上游金沙鳅属鱼类的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长江上游共采集136尾中华金沙鳅和90尾短身金沙鳅,采用线粒体DNA(Cyt b和D-loop)序列和微卫星DNA(SSR)分子标记对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群体遗传多样性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中华金沙鳅:长江上游巴南、江津、合江、宜宾、犍为、巧家、宁南...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采样点及中华金沙鳅线粒体DNA控制区谱系分布
基于线粒体D-loop和Cytb构建的中华金沙鳅单倍型网络结构图(短线代表增加一个突变步骤)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中华金沙鳅单倍型NJ树(C)和BI树(D)
本文编号:3083750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采样点及中华金沙鳅线粒体DNA控制区谱系分布
基于线粒体D-loop和Cytb构建的中华金沙鳅单倍型网络结构图(短线代表增加一个突变步骤)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中华金沙鳅单倍型NJ树(C)和BI树(D)
本文编号:3083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8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