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弧菌噬菌体特性及其防控刺参感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18:5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最具规模的经济类海水养殖动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商业价值。近年来,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快速发展,由弧菌为主要病原菌引发的腐皮综合征给刺参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仅2003~2005年,由该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20亿元,其患病幼参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该病已成为制约刺参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研究证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为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噬菌体疗法是一种利用噬菌体对目标宿主菌的裂解作用,主动降低病原菌密度,进而减少或者避免病原菌感染或发病的生物防控技术。现有研究表明,水体养殖是噬菌体应用的理想环境,水体介质的高流动性可提高噬菌体的扩散能力,且噬菌体自身具有安全无毒害、高效低成本和研发周期短的特点,极其适宜作为一种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病原防控。本研究以刺参致病性溶藻弧菌为宿主,筛选其裂解性噬菌体并考察噬菌体在水产养殖环境中对溶藻弧菌的防控效果。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从患有腐皮症的病参病灶处分离获得非溶源性溶藻弧菌一株,经验证对健康刺参具有单一菌株致病性(半...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图1.1?T4噬菌体结构图??Figure?1.1?Structure?of?bacteriophage?T4??
图1.2噬菌体裂解与溶源化循环??Figure?1.2?Lytic?and?lysogenic?cycle?of?phage??
图1.3裂解性噬菌体的繁殖周期??Figure?1.3?The?reproductive?cycle?of?lytic?phag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季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阈值[J]. 张文泽,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李彬,张正,李华,范瑞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6)
[2]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J]. 李景胜,周井祥,金晔. 科学养鱼. 2015(09)
[3]裂解酶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 杨航,余军平,危宏平.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1)
[4]仿刺参绿色饲料添加剂研究的进展[J]. 王熙涛,徐永平,金礼吉,李晓宇,李淑英,李纪彬,尤建嵩,汪将. 水产科学. 2014(06)
[5]刺参“腐皮综合征”研究进展[J]. 李强,孙康泰,张显昱.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06)
[6]噬菌体控制细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钟慧娟,张程远,林仲静,张金源,王砚春,崔泽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11)
[7]不同规格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研究[J]. 朱江艳,张洪彩,陈政强,林茂.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8]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防治[J]. 包杰,于业辉. 科学养鱼. 2013(09)
[9]我国海参产业现状分析[J]. 徐永东,李可闻.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3(02)
[10]福建海区网箱养殖刺参“腐皮综合症”病原分析与鉴定[J]. 葛辉,何丽斌,林琪,方旅平,周宸. 福建水产. 2012(02)
博士论文
[1]分枝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研究[D]. 刘平.重庆医科大学 2012
[2]黄芪多糖促进刺参免疫力和生长性能的研究[D]. 孙永欣.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海水养殖源弧菌耐药性调查与致病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D]. 胡梦华.上海海洋大学 2015
[2]应用噬菌体防治弧菌引发的刺参腐皮综合征[D]. 杨扬.大连理工大学 2013
[3]溶藻弧菌及其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D]. 魏霜.暨南大学 2013
[4]刺参腐皮综合症病原菌及其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D]. 谭德猛.大连理工大学 2011
[5]溶藻弧菌噬菌体、菌影疫苗及其对对虾免疫保护性的比较研究[D]. 于鸽.广东海洋大学 2011
[6]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和整合子分布特征的研究[D]. 刘蕾.天津医科大学 2010
[7]辽宁海域细菌多样性及刺参养殖水域细菌组成研究[D]. 丛林林.辽宁师范大学 2008
[8]哈维氏弧菌胞外产物及鞭毛蛋白的研究[D]. 陈雅芳.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4645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图1.1?T4噬菌体结构图??Figure?1.1?Structure?of?bacteriophage?T4??
图1.2噬菌体裂解与溶源化循环??Figure?1.2?Lytic?and?lysogenic?cycle?of?phage??
图1.3裂解性噬菌体的繁殖周期??Figure?1.3?The?reproductive?cycle?of?lytic?phag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季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阈值[J]. 张文泽,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李彬,张正,李华,范瑞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6)
[2]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J]. 李景胜,周井祥,金晔. 科学养鱼. 2015(09)
[3]裂解酶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 杨航,余军平,危宏平.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1)
[4]仿刺参绿色饲料添加剂研究的进展[J]. 王熙涛,徐永平,金礼吉,李晓宇,李淑英,李纪彬,尤建嵩,汪将. 水产科学. 2014(06)
[5]刺参“腐皮综合征”研究进展[J]. 李强,孙康泰,张显昱.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06)
[6]噬菌体控制细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钟慧娟,张程远,林仲静,张金源,王砚春,崔泽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11)
[7]不同规格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研究[J]. 朱江艳,张洪彩,陈政强,林茂.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8]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防治[J]. 包杰,于业辉. 科学养鱼. 2013(09)
[9]我国海参产业现状分析[J]. 徐永东,李可闻.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3(02)
[10]福建海区网箱养殖刺参“腐皮综合症”病原分析与鉴定[J]. 葛辉,何丽斌,林琪,方旅平,周宸. 福建水产. 2012(02)
博士论文
[1]分枝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研究[D]. 刘平.重庆医科大学 2012
[2]黄芪多糖促进刺参免疫力和生长性能的研究[D]. 孙永欣.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海水养殖源弧菌耐药性调查与致病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D]. 胡梦华.上海海洋大学 2015
[2]应用噬菌体防治弧菌引发的刺参腐皮综合征[D]. 杨扬.大连理工大学 2013
[3]溶藻弧菌及其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D]. 魏霜.暨南大学 2013
[4]刺参腐皮综合症病原菌及其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D]. 谭德猛.大连理工大学 2011
[5]溶藻弧菌噬菌体、菌影疫苗及其对对虾免疫保护性的比较研究[D]. 于鸽.广东海洋大学 2011
[6]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和整合子分布特征的研究[D]. 刘蕾.天津医科大学 2010
[7]辽宁海域细菌多样性及刺参养殖水域细菌组成研究[D]. 丛林林.辽宁师范大学 2008
[8]哈维氏弧菌胞外产物及鞭毛蛋白的研究[D]. 陈雅芳.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4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8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