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4-18 00:07
根据2004—2015年8—10月西北太平洋150°E~165°E和39°N~45°N海域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捕捞数据,分析了柔鱼渔场重心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评估异常气候事件对柔鱼渔场海表面温度(SST)及渔场重心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8—10月柔鱼渔场适宜SST范围为13~22℃,且随着月份的增加而减小;渔场重心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显著,且季节性变化与柔鱼的洄游路线一致;各月份渔场重心的聚类结果均分为3类,分别对应正常气候条件、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异常气候现象通过调控柔鱼渔场的适宜海表面温度范围,驱动渔场重心沿东北-西南方向移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渔场SST降低,渔场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正常气候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渔场SST升高,渔场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29(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3个代表年份8—10月SST的均值
由图1可知,8月渔场重心主要分布在152.0°E~156.1°E和40.8°N~42.7°N,9月主要分布在154.0°E~156.4°E和42.3°N~43.8°N,10月主要分布在153.9°E~156.1°E和42.1°N~43.1°N,但是各年份间分布差异显著。根据表1和图2可知,渔场重心和捕捞努力量均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即在8—9月向东北方向移动,9—10月向西南方向移动。由此可见,捕捞努力量的分布情况与渔场重心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即捕捞努力量集中分布的区域就是渔场重心所在地。表1 8—10月渔场重心和捕捞努力量的分布情况Tab.1 Distribution of the fishing ground′s gravity centers and fishing effort from August to October 月份Month 渔场重心Gravity centers of the fishing ground 捕捞努力量Fishing effort 东经 Longitude/(°) 北纬 Latitude/(°) 东经 Longitude/(°) 北纬 Latitude/(°) 8 152.0~156.1 40.8~42.7 152.0~157.0 40.0~43.5 9 154.0~156.4 42.3~43.8 153.0~159.0 42.0~44.0 10 153.9~156.1 42.1~43.1 152.0~158.0 41.5~43.5
从图8可以看出,3个代表年份研究海域内的SST范围具有较大差异。2008年的高温范围最大,其次是2010年,2015年研究海域内的SST普遍很低。图8 SSTA的空间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J]. 陈新军,钱卫国,刘必林,陆化杰,方舟,李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3)
[2]基于Argo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垂直水温结构的变化特征[J]. 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崔雪森.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3)
[3]北太平洋柔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年间差异[J]. 方舟,陈新军,瞿俊跃,李楠,李建华.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01)
[4]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现状及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对策[J]. 陈新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3)
[5]西北太平洋柔鱼洄游重心年际变化及预测[J]. 魏广恩,陈新军,李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8(04)
[6]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资源渔场研究进展[J]. 魏广恩,陈新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6(06)
[7]A Review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eon Flying Squid(Ommastrephes bartramii) and Oceanographic Variability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J]. YU Wei,CHEN Xinjun,YI Qian,TIAN Siqu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5(04)
[8]表温和黑潮年间变化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J]. 陈新军,曹杰,田思泉,刘必林,马金,李思亮.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10(02)
[9]2004年北太平洋柔鱼钓产量分析及作业渔场与表温的关系[J]. 陈新军,刘必林.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06)
[10]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的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温的关系研究[J]. 陈新军,田思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D]. 余为.上海海洋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基于海面高度数据研究西北太平洋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渔场分布[D]. 宋婷婷.上海海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44400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29(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3个代表年份8—10月SST的均值
由图1可知,8月渔场重心主要分布在152.0°E~156.1°E和40.8°N~42.7°N,9月主要分布在154.0°E~156.4°E和42.3°N~43.8°N,10月主要分布在153.9°E~156.1°E和42.1°N~43.1°N,但是各年份间分布差异显著。根据表1和图2可知,渔场重心和捕捞努力量均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即在8—9月向东北方向移动,9—10月向西南方向移动。由此可见,捕捞努力量的分布情况与渔场重心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即捕捞努力量集中分布的区域就是渔场重心所在地。表1 8—10月渔场重心和捕捞努力量的分布情况Tab.1 Distribution of the fishing ground′s gravity centers and fishing effort from August to October 月份Month 渔场重心Gravity centers of the fishing ground 捕捞努力量Fishing effort 东经 Longitude/(°) 北纬 Latitude/(°) 东经 Longitude/(°) 北纬 Latitude/(°) 8 152.0~156.1 40.8~42.7 152.0~157.0 40.0~43.5 9 154.0~156.4 42.3~43.8 153.0~159.0 42.0~44.0 10 153.9~156.1 42.1~43.1 152.0~158.0 41.5~43.5
从图8可以看出,3个代表年份研究海域内的SST范围具有较大差异。2008年的高温范围最大,其次是2010年,2015年研究海域内的SST普遍很低。图8 SSTA的空间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J]. 陈新军,钱卫国,刘必林,陆化杰,方舟,李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3)
[2]基于Argo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垂直水温结构的变化特征[J]. 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崔雪森.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3)
[3]北太平洋柔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年间差异[J]. 方舟,陈新军,瞿俊跃,李楠,李建华.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01)
[4]世界头足类资源开发现状及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对策[J]. 陈新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3)
[5]西北太平洋柔鱼洄游重心年际变化及预测[J]. 魏广恩,陈新军,李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8(04)
[6]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资源渔场研究进展[J]. 魏广恩,陈新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6(06)
[7]A Review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eon Flying Squid(Ommastrephes bartramii) and Oceanographic Variability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J]. YU Wei,CHEN Xinjun,YI Qian,TIAN Siqu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5(04)
[8]表温和黑潮年间变化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J]. 陈新军,曹杰,田思泉,刘必林,马金,李思亮.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10(02)
[9]2004年北太平洋柔鱼钓产量分析及作业渔场与表温的关系[J]. 陈新军,刘必林.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06)
[10]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的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温的关系研究[J]. 陈新军,田思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D]. 余为.上海海洋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基于海面高度数据研究西北太平洋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渔场分布[D]. 宋婷婷.上海海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44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4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