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作用下养殖水体溶解性MCs含量变化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20:58
为探究原位控藻过程中养殖水体中溶解性MCs含量变化规律及关键驱动因子,本试验以小檗碱作为杀藻剂,在蓝藻水华暴发盛期的淡水鱼类养殖池塘中,开展了杀藻剂作用下养殖围隔内水中溶解性MCs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水化学指标间相关性的研究。试验设置1个药物处理组(小檗碱浓度为4 mg/L)和1个对照组(未添加药物),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为期8 d。试验结果显示:在小檗碱作用下,围隔内水中溶解性MCs含量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在第三天,MCs含量最大值为4.514μg/L。影响水中溶解性MCs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NO3--N、NO2--N、NH4+-N,与其呈正相关,其中NO3--N与MCs呈显著正相关(P<0.05),PO43--P、CODmn与其呈负相关。
【文章来源】: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0,27(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样品的采集
1.3 试验方法
1.3.1 浮游植物和水化学指标的检测方法
1.3.2 水中溶解性MCs含量的检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中溶解性MCs含量的变化规律
2.2 水化学指标变化与MCs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蓝藻水华暴发期间太湖贡湖湾某水厂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J]. 范亚民,姜伟立,刘宝贵,常闻捷,吴召仕. 湖泊科学. 2018(01)
[2]青草沙水库水体微囊藻毒素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姜蕾,黄昌飞,蔡海芸. 给水排水. 2017(08)
[3]水产养殖池塘蓝藻的防治方法[J]. 于瑾,朱允刚,胡金春,毛泽楷. 科学养鱼. 2016(06)
[4]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的抑藻性能研究[J]. 毕相东,张树林,丛方地,王聪慧,张云,戴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6)
[5]太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及其分布特征[J]. 曹莹,张亚辉,高富,周俊丽,刘征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S1)
[6]环太湖城市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监测[J]. 周伟杰,丁新良,钮伟民,何恩奇.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04)
[7]北方池塘养殖蓝藻水花的危害及控制技术[J]. 沈涛. 渔业致富指南. 2008(19)
[8]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的变化[J]. 纪荣平,李先宁,吕锡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7(03)
[9]微囊藻毒素含量与自然水体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J]. 张杭君,张建英,陈英旭,蕉荔. 环境科学. 2006(10)
[10]水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预氧化处理[J]. 贾瑞宝,李冬,王珂,王占生. 中国给水排水. 2003(03)
博士论文
[1]微囊藻毒素的生态学和毒理学研究[D]. 李嗣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本文编号:3172606
【文章来源】: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0,27(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样品的采集
1.3 试验方法
1.3.1 浮游植物和水化学指标的检测方法
1.3.2 水中溶解性MCs含量的检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中溶解性MCs含量的变化规律
2.2 水化学指标变化与MCs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蓝藻水华暴发期间太湖贡湖湾某水厂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J]. 范亚民,姜伟立,刘宝贵,常闻捷,吴召仕. 湖泊科学. 2018(01)
[2]青草沙水库水体微囊藻毒素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姜蕾,黄昌飞,蔡海芸. 给水排水. 2017(08)
[3]水产养殖池塘蓝藻的防治方法[J]. 于瑾,朱允刚,胡金春,毛泽楷. 科学养鱼. 2016(06)
[4]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的抑藻性能研究[J]. 毕相东,张树林,丛方地,王聪慧,张云,戴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6)
[5]太湖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及其分布特征[J]. 曹莹,张亚辉,高富,周俊丽,刘征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S1)
[6]环太湖城市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监测[J]. 周伟杰,丁新良,钮伟民,何恩奇.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04)
[7]北方池塘养殖蓝藻水花的危害及控制技术[J]. 沈涛. 渔业致富指南. 2008(19)
[8]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的变化[J]. 纪荣平,李先宁,吕锡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7(03)
[9]微囊藻毒素含量与自然水体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J]. 张杭君,张建英,陈英旭,蕉荔. 环境科学. 2006(10)
[10]水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预氧化处理[J]. 贾瑞宝,李冬,王珂,王占生. 中国给水排水. 2003(03)
博士论文
[1]微囊藻毒素的生态学和毒理学研究[D]. 李嗣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本文编号:3172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7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