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鄱阳湖水域刀鲚耳石的形态学和微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13:51
  刀鲚(Coilia nas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性鱼类,曾是长江的重要渔获对象。但是近年来由于酷渔滥捕、栖息地(产卵场、洄游通道等)破坏、水体污染等原因,刀鲚资源量严重下降,群体小型化、低龄化等现象日益突出。对其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作为一种溯河洄游型鱼类,刀鲚在淡水环境中生殖繁衍。淡水产卵场起源的刀鲚仔稚鱼,将是对诸如长江干流、通江湖泊、河口、相邻海区等关联水域资源的重要补充。由此可见,刀鲚淡水繁殖地、分布区的调查与保护,对于刀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言,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曾被认为是长江刀鲚的重要分布区和产卵场。历史上该水域内除了有洄游型的刀鲚外,还分布有淡水定居型的刀鲚常被称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生态类群。两者之间形态上仅上颌骨有所区别(一般前者上颌骨长于头长,后者则短于头长),其分类学地位一直备受争议。近些年,一些研究认为溯河刀鲚群体仅可能洄游至安徽江段,很难再上溯进入鄱阳湖等水域;湖区仅为淡水定居刀鲚的分布区。然而,传统的捕捞调查方法很难客观区分两类刀鲚个体以确认上述观点的真伪。值得注意的是,日渐兴起的耳石相关研究已被广...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耳石研究
        1.2.1 耳石的形态学研究
        1.2.2 耳石的微化学研究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鄱阳湖刀鲚矢耳石形态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耳石形态观察
        2.2.3 耳石形态测量框架
    2.3 结果
        2.3.1 鄱阳湖刀鲚两种生态群体的耳石形态学特征
        2.3.2 不同生态类型群体结构判别
    2.4 讨论
        2.4.1 鄱阳湖刀鲚两种生态类型的耳石形态差异
        2.4.2 鄱阳湖内刀鲚群体的分布特征
        2.4.3 鄱阳湖内短颌鲚群体的分布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湖.水域刀鲚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耳石分析前处理
        3.1.3 耳石锶钙元素分析
    3.2 结果
        3.2.1 基于定量线分析的耳石Sr/Ca比
        3.2.2 耳石Sr含量的面分布分析结果
    3.3 讨论
        3.3.1 刀鲚两个生态群的“生境履历”选择
        3.3.2 刀鲚和短颌鲚的生境“履历”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星子和都昌水域刀鲚矢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第一节 鄱阳湖星子县刀鲚矢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4.1.1 材料和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1.4 本节小结
    第二节 鄱阳湖都昌县水域刀鲚矢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2.4 本节小结
第五章 鄱阳湖余干水域刀鲚矢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耳石分析前处理
        5.1.3 耳石锶钙元素分析
    5.2 结果
        5.2.1 基于定量线分析的耳石Sr/Ca比
        5.2.2 刀鲚耳石Sr含量的面分布分析结果
    5.3 讨论
        5.3.1 Sr/Ca比反映的余干水域刀鲚和短颌鲚“生境履历”
        5.3.2 余干水域存在刀鲚产卵场的可能性
        5.3.3 鄱阳湖部分水域刀鲚的淡水系数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鄱阳湖南昌水域短颌鲚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耳石分析前处理
        6.1.3 耳石锶钙元素分析
    6.2 结果
        6.2.1 基于定量线分析的耳石Sr/Ca比
        6.2.2 刀鲚耳石Sr含量的面分布分析结果
    6.3 讨论
        6.3.1 南昌水域短颌鲚的生境履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鄱阳湖永修水域刀鲚耳石微化学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材料
        7.1.2 耳石分析前处理
        7.1.3 耳石锶钙元素分析
    7.2 结果
        7.2.1 基于定量线分析的耳石Sr/Ca比
        7.2.2 刀鲚耳石Sr含量的面分布分析结果
    7.3 讨论
        7.3.1 永修水域短颌鲚生境履历特征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辽河口红狼牙鰕虎鱼耳石微化学的初步研究[J]. 卢明杰,刘洪波,姜涛,杨健.  海洋渔业. 2015(04)
[2]长江短颌鲚耳石Sr/Ca值变化特征及其江海洄游履历[J]. 徐钢春,顾若波,刘洪波,姜涛,杜富宽,聂志娟,杨健,徐跑.  水产学报. 2014(07)
[3]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形态的多样性[J]. 张凤侠,刘岩,张秀梅.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3)
[4]建阳市崇阳溪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调查[J]. 李万宝.  中国水产. 2014(03)
[5]信江干流浮游动物分布特征及水质评价[J]. 张洁,潜小兰,白承荣,计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06)
[6]鲬鱼耳石形态多样性研究[J]. 秦岩,潘晓哲,高天翔.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4)
[7]鄱阳湖刀鲚耳石的两种微化学特征[J]. 姜涛,周昕期,刘洪波,刘焕章,杨健.  水产学报. 2013(02)
[8]太湖及洪泽湖太湖新银鱼耳石元素锶钙比的比较研究[J]. 周昕期,刘洪波,姜涛,杨健.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01)
[9]黑龙江水系(中国)大麻哈鱼生物学特征分析[J]. 王继隆,刘伟,唐富江.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1)
[10]耳石形态在黄唇鱼、大黄鱼、丁氏(鱼或)和棘头梅童鱼种类识别中的应用[J].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广东农业科学. 2012(24)

博士论文
[1]基于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特征的我国鲚属鱼类洄游生态学研究[D]. 姜涛.南京农业大学 2014
[2]中国海洋鱼类耳石形态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 叶振江.中国海洋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长江刀鲚溯河洄游过程中生长特征与耳石形态特征的变化[D]. 郑飞.上海海洋大学 2012
[2]鄱阳湖短颌鲚生化组成及其能量分析[D]. 范海霞.南昌大学 2011
[3]鄱阳湖短颌鲚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D]. 刘引兰.南昌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87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87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