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东平湖不同年龄结构湖鲚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16:16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外来湖鲚(Coilia nasus)对湖区的生态效应影响,于2017年在山东省东平湖采集湖鲚样品,通过鉴定其胃含物组成,从食物网层面剖析湖鲚对湖区产生的生态影响。调查共采集湖鲚340尾,其中300尾为1+龄湖鲚,其余40尾为2+龄湖鲚。通过湖鲚饵料生物组成可以看出,1+龄湖鲚主要摄食淡水浮游动物中的桡足类和枝角类,而对轮虫的摄食数量较少;2+龄湖鲚的饵料生物中,游泳动物是最重要的种类,相对重要性指数为10 365.04,其次为桡足类,相对重要性指数为4 773.59,2+龄湖脐的食性更偏向于肉食性鱼类。结果表明,湖脐对东平湖生态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需及时捕捞。 

【文章来源】:淡水渔业. 2020,5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及胃含物鉴定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结构湖鲚样本体长体重数据
    2.2 不同年龄结构湖鲚摄食的饵料生物丰度估算
    2.3 不同年龄结构湖鲚摄食的饵料生物重要性
3 讨论
    3.1 1+龄湖鲚摄食及产生的生态影响
    3.2 2+龄湖鲚摄食及产生的生态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域视角下黄河断流再审视与现状缺水识别[J]. 赵勇,何凡,何国华,李海红,王丽珍,常奂宇,朱永楠.  人民黄河. 2020(04)
[2]江苏典型水域湖鲚食性对比分析[J]. 谷先坤,张彤晴,李大命,刘小维,刘燕山,沈冬冬,许飞,王华.  生态学杂志. 2019(10)
[3]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南四湖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群体遗传结构和种群扩散[J]. 李秀启,刘峰,冷春梅,董贯仓,王亚楠,师吉华.  湖泊科学. 2015(04)
[4]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湖鲚种群的形态判别与地理亲缘关系[J]. 李秀启,安丽,王亚楠,客涵,高云芳,刘超.  水生态学杂志. 2015(02)
[5]洱海鲢、鳙的食物组成及与太湖新银鱼的食性重叠研究[J]. 胡翠林,王圣瑞,过龙根,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4)
[6]鲢鳙占优势的千岛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 杨丽丽,何光喜,胡忠军,史文,刘其根,陈来生,王金鹏,杨卫明.  水产学报. 2013(06)
[7]太湖湖鲚渔获量及年龄结构变化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英文)[J]. 刘恩生,鲍传和,万全.  水产学报. 2008(02)
[8]千岛湖水华发生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刘其根,陈立侨,陈勇.  海洋湖沼通报. 2007(01)
[9]太湖梅梁湾刀鲚与间下(鱼箴)食性的比较[J]. 叶佳林,刘正文,王卫民.  湖泊科学. 2007(02)
[10]太湖新银鱼、鲚鱼的食性比较及相互影响分析[J]. 刘恩生,鲍传和,吴林坤,曹萍.  湖泊科学. 2007(01)

硕士论文
[1]千岛湖鲢、鳙鱼食性研究[D]. 宋固.上海海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87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87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