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海草床生境构建技术
发布时间:2021-05-19 05:47
海洋牧场的基石是丰富的初级生产,大型底栖植被群落的构建是海洋牧场生境修复的优选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阐述海草床构建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构建方法。海草床在海洋牧场中的重要性与生态功能,主要包括食物供给、栖息地(包括产卵场、育幼场和庇护场所)、营养盐调控、固碳(气候调节)等方面。海草是海洋中唯一一类高等植物。海草床的构建包括种类选择、移植(或播种)及养护等方面。移植和种植,在海草(如鳗草)床构建中都很重要。同时,本文分析了海洋牧场海草床生境构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举措。
【文章来源】:科技促进发展. 2020,16(02)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及重要成果
1.1 海草的移植和种植
1.1.1 海草的繁殖方式
1.1.2 移植法
1.1.3 种子法
1.2 海草床的监测和保护
1.2.1 海草场的监测与管理
1.2.2 海草场保护与修复
2 面临的问题
2.1 对海草床及其渔业产出功能科学认知的欠缺
2.2 当前海洋牧场规划建设的海域普遍缺乏海草床生境构建的条件和空间
2.3 缺乏系统高效的海洋牧场海草床生境构建技术
3 举措和建议
3.1 加快提高对海洋牧场海草床生境及其渔业产出功能的科学认知
3.2 科学规划海洋牧场的海域范围使之涵盖海草床生境构建的空间
3.3 加快研发高效的海洋牧场海草床构建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J]. 黄小平,江志坚,范航清,陈小勇,周毅,张景平,李文涛,张沛东,郑凤英,韩秋影,邱广龙,方静威,林幸助,孙涛,于硕,刘松林,吴云超,张晓梅,赵鹏,林海英. 海洋与湖沼. 2016(01)
[2]海草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及贡献[J]. 邱广龙,林幸助,李宗善,范航清,周浩郎,刘国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6)
[3]海草床中的海草-草食动物相互作用[J]. 王峰,周毅. 生态学杂志. 2014(03)
[4]大叶藻海草床的生态恢复:根茎棉线绑石移植法及其效果[J]. 刘鹏,周毅,刘炳舰,刘旭佳,张晓梅,杨红生. 海洋科学. 2013(10)
[5]中国海草的多样性、分布及保护[J]. 郑凤英,邱广龙,范航清,张伟. 生物多样性. 2013(05)
[6]海草植株移植方法的研究进展[J]. 张沛东,曾星,孙燕,张秀梅. 海洋科学. 2013(05)
[7]基于大叶藻成苗率的新型海草播种技术评价[J]. 韩厚伟,江鑫,潘金华,张文枫,韩笑冰,房克军,赛珊,李晓捷. 生态学杂志. 2012(02)
[8]海草场的生态功能[J]. 李文涛,张秀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本文编号:3195233
【文章来源】:科技促进发展. 2020,16(02)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及重要成果
1.1 海草的移植和种植
1.1.1 海草的繁殖方式
1.1.2 移植法
1.1.3 种子法
1.2 海草床的监测和保护
1.2.1 海草场的监测与管理
1.2.2 海草场保护与修复
2 面临的问题
2.1 对海草床及其渔业产出功能科学认知的欠缺
2.2 当前海洋牧场规划建设的海域普遍缺乏海草床生境构建的条件和空间
2.3 缺乏系统高效的海洋牧场海草床生境构建技术
3 举措和建议
3.1 加快提高对海洋牧场海草床生境及其渔业产出功能的科学认知
3.2 科学规划海洋牧场的海域范围使之涵盖海草床生境构建的空间
3.3 加快研发高效的海洋牧场海草床构建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J]. 黄小平,江志坚,范航清,陈小勇,周毅,张景平,李文涛,张沛东,郑凤英,韩秋影,邱广龙,方静威,林幸助,孙涛,于硕,刘松林,吴云超,张晓梅,赵鹏,林海英. 海洋与湖沼. 2016(01)
[2]海草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及贡献[J]. 邱广龙,林幸助,李宗善,范航清,周浩郎,刘国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6)
[3]海草床中的海草-草食动物相互作用[J]. 王峰,周毅. 生态学杂志. 2014(03)
[4]大叶藻海草床的生态恢复:根茎棉线绑石移植法及其效果[J]. 刘鹏,周毅,刘炳舰,刘旭佳,张晓梅,杨红生. 海洋科学. 2013(10)
[5]中国海草的多样性、分布及保护[J]. 郑凤英,邱广龙,范航清,张伟. 生物多样性. 2013(05)
[6]海草植株移植方法的研究进展[J]. 张沛东,曾星,孙燕,张秀梅. 海洋科学. 2013(05)
[7]基于大叶藻成苗率的新型海草播种技术评价[J]. 韩厚伟,江鑫,潘金华,张文枫,韩笑冰,房克军,赛珊,李晓捷. 生态学杂志. 2012(02)
[8]海草场的生态功能[J]. 李文涛,张秀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本文编号:3195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9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