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东方鲀性别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及数量形态特征比较
发布时间:2021-07-30 02:47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良海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对红鳍东方鲀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家系构建和培育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然而,与其性别有关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红鳍东方鲀的性别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鱼类性别相关基因和分子标记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为红鳍东方鲀性别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可行方案。紧接着,概括了鱼类阈性状选育的研究进展,为红鳍东方鲀抗逆家系的选育扩展思路。其次,本文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微卫星(SSR)标记技术筛选红鳍东方鲀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期望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其早期生长阶段辨别雌、雄鱼,筛选出雄性鱼种养殖,对提高红鳍东方鲀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其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奠定基础。最后,本文基于红鳍东方鲀的形态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红鳍东方鲀的雌、雄差异进行分析,建立鉴别雌、雄差异的数学模型,旨在为红鳍东方鲀繁育和选育过程中雌、雄性别的鉴别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筛选红鳍东方鲀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用红...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红鳍东方鲀基因组DNA电泳图
图 2-2 红鳍东方鲀基因组 DNA 酶切产物电泳图D:对照组 D:Control groupFig.2-2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products of the genomic DNAeletrophoretogram of T. rubripes
预扩增产物电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芳香化酶抑制剂对暗纹东方鲀CYP19A、DMRT1基因表达及性腺分化的影响[J]. 黄波,杨小玉,戴奇,汪奇,云丹,周忠良.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1)
[2]红鳍东方鲀体型性状选育指标的综合判定[J]. 王新安,马爱军,庄志猛,陆丽君,李伟业,翟介明. 渔业科学进展. 2012(06)
[3]猕猴跖骨性别逐步判别分析[J]. 闫鑫甜,张弯弯,徐小解,胡晓林,赵晓进. 解剖学杂志. 2012 (05)
[4]大鲵亲本性别鉴定的几种方法[J]. 汤亚斌,马达文,易翀,赵昌胜. 中国水产. 2012(10)
[5]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李云航,孙鹏. 现代渔业信息. 2011(12)
[6]微卫星DNA标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J]. 徐兴莉,杨虎. 畜禽业. 2011(12)
[7]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性别分化的组织学及芳香化酶基因表达研究[J]. 李延伸,戴奇,郭正龙,朱永祥,黄波,周忠良.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8]雄性黄颡鱼芳香化酶基因mRNA在性成熟期组织中表达分析[J]. 温海深,刘淼,祁保霞,何峰,李吉方,史丹,马瑞芹,胡建,母伟杰,张远青.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4)
[9]一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SCAR标记的建立[J]. 杨玲,孟庆磊,李娴,付佩胜,安丽,董学飒,张龙岗,刘羽清.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4)
[10]鱼类DMRT基因的研究进展[J]. 曹谨玲,陈剑杰,甘西,罗永巨.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三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性别特异标记和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D]. 马洪雨.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D]. 杨东.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性别决定机制、养殖群体性比及雌雄形态差异研究[D]. 李虎.上海海洋大学 2012
[2]红鳍东方鲀国内主要养殖区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与性别相关微卫星标记筛选[D]. 陆丽君.上海海洋大学 2012
[3]乌鳢、斑鳢性别差异SSR标记的初步筛选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D]. 刘改艳.上海海洋大学 2011
[4]孔雀鱼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性别特异标记的筛选[D]. 刘昕.中国海洋大学 2011
[5]全雌鲤鱼育种技术及性别相关分子标记研究[D]. 司伟.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10530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红鳍东方鲀基因组DNA电泳图
图 2-2 红鳍东方鲀基因组 DNA 酶切产物电泳图D:对照组 D:Control groupFig.2-2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products of the genomic DNAeletrophoretogram of T. rubripes
预扩增产物电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芳香化酶抑制剂对暗纹东方鲀CYP19A、DMRT1基因表达及性腺分化的影响[J]. 黄波,杨小玉,戴奇,汪奇,云丹,周忠良.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1)
[2]红鳍东方鲀体型性状选育指标的综合判定[J]. 王新安,马爱军,庄志猛,陆丽君,李伟业,翟介明. 渔业科学进展. 2012(06)
[3]猕猴跖骨性别逐步判别分析[J]. 闫鑫甜,张弯弯,徐小解,胡晓林,赵晓进. 解剖学杂志. 2012 (05)
[4]大鲵亲本性别鉴定的几种方法[J]. 汤亚斌,马达文,易翀,赵昌胜. 中国水产. 2012(10)
[5]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李云航,孙鹏. 现代渔业信息. 2011(12)
[6]微卫星DNA标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J]. 徐兴莉,杨虎. 畜禽业. 2011(12)
[7]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性别分化的组织学及芳香化酶基因表达研究[J]. 李延伸,戴奇,郭正龙,朱永祥,黄波,周忠良.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8]雄性黄颡鱼芳香化酶基因mRNA在性成熟期组织中表达分析[J]. 温海深,刘淼,祁保霞,何峰,李吉方,史丹,马瑞芹,胡建,母伟杰,张远青.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4)
[9]一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SCAR标记的建立[J]. 杨玲,孟庆磊,李娴,付佩胜,安丽,董学飒,张龙岗,刘羽清.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4)
[10]鱼类DMRT基因的研究进展[J]. 曹谨玲,陈剑杰,甘西,罗永巨.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三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性别特异标记和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D]. 马洪雨.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D]. 杨东.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性别决定机制、养殖群体性比及雌雄形态差异研究[D]. 李虎.上海海洋大学 2012
[2]红鳍东方鲀国内主要养殖区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与性别相关微卫星标记筛选[D]. 陆丽君.上海海洋大学 2012
[3]乌鳢、斑鳢性别差异SSR标记的初步筛选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D]. 刘改艳.上海海洋大学 2011
[4]孔雀鱼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性别特异标记的筛选[D]. 刘昕.中国海洋大学 2011
[5]全雌鲤鱼育种技术及性别相关分子标记研究[D]. 司伟.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10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31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