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缓爱德华氏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1 12:41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可感染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菌复杂的致病机理,导致对于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困难重重。目前,愈来愈多的研究围绕着迟缓爱德华氏菌的致病机理及其诱发的宿主免疫应答反应进行。本论文聚焦于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免疫逃逸现象,通过一系列的体外体内实验,探讨了迟缓爱德华氏菌在抑制凋亡和逃逸宿主血清杀伤等方面的致病机制。同时,研究了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宿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一种C型凝集素(C type lectin,CTL)的逃逸。首先我们观察到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株TX01可感染斑马鱼ZF4细胞系,并能在细胞中存活和增殖;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斑马鱼后,抗凋亡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促凋亡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ZF4细胞没有产生凋亡的显著标志。为进一步研究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与凋亡的关系,我们选择了两个抗凋亡基因(Fech和Prx3)和两个促凋亡基因(Brms1a...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病原菌免疫逃逸的常见策略
图 1.2 调控性细胞死亡的信号通路[15]Figure 1.2 Signaling pathways of regulated cell death [15].2.1 抑制细胞色素 c 释放
图 1.3 病原菌抑制细胞凋亡的不同方式[16]re 1.3 Mechanisms by which bacterial pathogens inhibit apopdifferent points along the apoptotic pathway [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病原菌效应蛋白翻译后修饰宿主免疫防御通路[J]. 张丽,邵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4(10)
[2]病原细菌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相互拮抗的机制研究[J]. 邵峰. 中国基础科学. 2012(01)
[3]病原菌调节宿主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免疫防御信号的机理[J]. 葛建宁,邵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09)
博士论文
[1]海水鱼类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海豚链球菌的致病机制[D]. 李墨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5
本文编号:3355620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病原菌免疫逃逸的常见策略
图 1.2 调控性细胞死亡的信号通路[15]Figure 1.2 Signaling pathways of regulated cell death [15].2.1 抑制细胞色素 c 释放
图 1.3 病原菌抑制细胞凋亡的不同方式[16]re 1.3 Mechanisms by which bacterial pathogens inhibit apopdifferent points along the apoptotic pathway [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病原菌效应蛋白翻译后修饰宿主免疫防御通路[J]. 张丽,邵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4(10)
[2]病原细菌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相互拮抗的机制研究[J]. 邵峰. 中国基础科学. 2012(01)
[3]病原菌调节宿主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免疫防御信号的机理[J]. 葛建宁,邵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09)
博士论文
[1]海水鱼类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海豚链球菌的致病机制[D]. 李墨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5
本文编号:3355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35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