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围沙蚕应对典型环境变化的行为特征
发布时间:2021-08-29 08:09
底栖生物和沉积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沉积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会对底栖动物的生长、生存、繁殖等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样,底栖动物对沉积物的扰动作用能够通过改变沉积环境中的沉积物、上覆水及沉积物—水界面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来进一步改变沉积环境。因此底栖动物的扰动行为与沉积环境息息相关。然而,底栖动物特别是底内动物行为学研究却比较缺乏,并且以往对底内动物行为的研究大多关注生物扰动导致的沉积物或营养盐的变化,对生物扰动过程的刻画较少,也缺乏对生物扰动行为的定量研究。本论文以大型底内动物-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对不同底质类型的选择行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其在洞穴内的运动行为特征及其与洞穴微环境的关系等,在创新底内动物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定量揭示双齿围沙蚕的主要行为特征及其与典型环境因子、洞穴微环境间的关系,初步阐释双齿围沙蚕改变和适应沉积环境的生态行为学机制,为底内动物行为学研究及行为定量提供新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双齿围沙蚕对潮间带不同类型底质选择行为的研究利用行为学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在适宜温度及盐度条件下对低潮区、中潮区和高潮区沉...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装置二示意图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的数量显著多于2#底质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P<0.05),其他底质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双齿围沙蚕在各个底质中的数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显著多于6#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P<0.05),其他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图2-3不同底质中各个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Fig.2-3Thequantity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ofdifferentsizesindifferentsediments.2.2.1.3不同规格沙蚕在不同底质中的搜寻时间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双齿围沙蚕的规格对其搜寻时间影响显著(F=25.93,P<0.05),底质类型对其搜寻时间无显著影响(F=0.25,P>0.05),二者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F=0.45,P>0.05)。图2-4不同底质中不同规格的双齿围沙蚕搜寻时间Fig.2-4Searchtime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withdifferentsizesindifferentsediments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2#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显著低于5#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P<0.05);2#和5#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和其他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5#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显著多于4#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P<0.05);4#和5#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和其他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在各个底质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1#、3#、4#和6#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的数量显著多于2#底质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P<0.05),其他底质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双齿围沙蚕在各个底质中的数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显著多于6#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P<0.05),其他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图2-3不同底质中各个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Fig.2-3Thequantity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ofdifferentsizesindifferentsediments.2.2.1.3不同规格沙蚕在不同底质中的搜寻时间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双齿围沙蚕的规格对其搜寻时间影响显著(F=25.93,P<0.05),底质类型对其搜寻时间无显著影响(F=0.25,P>0.05),二者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F=0.45,P>0.05)。图2-4不同底质中不同规格的双齿围沙蚕搜寻时间Fig.2-4Searchtime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withdifferentsizesindifferentsediments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2#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显著低于5#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P<0.05);2#和5#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和其他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5#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显著多于4#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P<0.05);4#和5#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和其他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在各个底质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1#、3#、4#和6#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齿围沙蚕对潮间带不同类型底质选择行为的研究[J]. 孟珊,房景辉,蒋增杰,许越,董世鹏,于伟松,侯兴,高亚平,杜美荣,蔺凡.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4)
[2]虹鳟和硬头鳟幼鱼对温度的耐受性[J]. 姜旭阳,董双林,刘骋跃,周演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3]烟台牟平海洋牧场季节性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效应[J]. 杨陆飞,陈琳琳,李晓静,周政权,刘博,宋博,李秉钧,李宝泉. 生物多样性. 2019(02)
[4]温度对宽鳍鱲运动能力和行为特征的影响[J]. 付成,彭姜岚,付世建. 生态学杂志. 2018(06)
[5]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J]. 侯诒然,高勤峰,董双林,温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6]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典型自然栖息地的沉积环境特征[J]. 房景辉,王海青,方建光,蒋增杰,杜美荣,高亚平,周凯,张丽瑶. 渔业科学进展. 2017(05)
[7]pH、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双齿围沙蚕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 刘慧玲,郭文浚,谭振华,杨世平,孙成波,吴坤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6(03)
[8]双齿围沙蚕代谢对复合污染的响应:监测种/修复种辨析[J]. 葛长字,柴延超,王海青,阚慢慢,孙晓东,杨雷.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8)
[9]双齿围沙蚕对温度、盐度和干露的耐受性研究[J]. 冯善聪,黄国强,赖祖鹏,梁伍气,吴明灿,唐龙,潘英. 海洋湖沼通报. 2014(01)
[10]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J]. 覃雪波,孙红文,彭士涛,戴明新. 生态学报. 2014(01)
博士论文
[1]刺参运动节律行为的数量化研究[D]. 潘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5
[2]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D]. 安传光.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植被与主要大型底栖动物某些生态关系的研究[D]. 陈光程.厦门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温度和捕食者对不同规格海胆存活、行为和生长的影响[D]. 郑定发.大连海洋大学 2019
[2]生物扰动对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烃降解的影响[D]. 高一楠.天津科技大学 2016
[3]不同环境条件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幼体发育的影响[D]. 李达.中国海洋大学 2014
[4]环境因子对刺参行为及生长影响的研究[D]. 王学广.山东大学 2013
[5]水流、水温及体重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游泳行为及标准代谢的影响[D]. 张倩.云南大学 2013
[6]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D]. 杨威.广东海洋大学 2011
[7]颤蚓扰动作用对东洞庭湖沉积污染物释放的影响研究[D]. 吴淑娟.长沙理工大学 2010
[8]颤蚓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及形态分布的影响[D]. 吕继涛.吉林大学 2009
[9]生物扰动对黄河口潮滩沉积物侵蚀性的试验研究[D]. 高丽.中国海洋大学 2008
[10]环境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行为和生理活动的影响[D]. 周小壮.暨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70256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装置二示意图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的数量显著多于2#底质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P<0.05),其他底质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双齿围沙蚕在各个底质中的数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显著多于6#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P<0.05),其他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图2-3不同底质中各个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Fig.2-3Thequantity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ofdifferentsizesindifferentsediments.2.2.1.3不同规格沙蚕在不同底质中的搜寻时间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双齿围沙蚕的规格对其搜寻时间影响显著(F=25.93,P<0.05),底质类型对其搜寻时间无显著影响(F=0.25,P>0.05),二者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F=0.45,P>0.05)。图2-4不同底质中不同规格的双齿围沙蚕搜寻时间Fig.2-4Searchtime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withdifferentsizesindifferentsediments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2#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显著低于5#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P<0.05);2#和5#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和其他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5#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显著多于4#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P<0.05);4#和5#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和其他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在各个底质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1#、3#、4#和6#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的数量显著多于2#底质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P<0.05),其他底质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双齿围沙蚕在各个底质中的数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显著多于6#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P<0.05),其他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图2-3不同底质中各个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数量Fig.2-3Thequantity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ofdifferentsizesindifferentsediments.2.2.1.3不同规格沙蚕在不同底质中的搜寻时间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双齿围沙蚕的规格对其搜寻时间影响显著(F=25.93,P<0.05),底质类型对其搜寻时间无显著影响(F=0.25,P>0.05),二者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F=0.45,P>0.05)。图2-4不同底质中不同规格的双齿围沙蚕搜寻时间Fig.2-4Searchtime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withdifferentsizesindifferentsediments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2#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显著低于5#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P<0.05);2#和5#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和其他底质中大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5#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显著多于4#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P<0.05);4#和5#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和其他底质中中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时间在各个底质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1#、3#、4#和6#底质中小规格双齿围沙蚕的搜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齿围沙蚕对潮间带不同类型底质选择行为的研究[J]. 孟珊,房景辉,蒋增杰,许越,董世鹏,于伟松,侯兴,高亚平,杜美荣,蔺凡.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4)
[2]虹鳟和硬头鳟幼鱼对温度的耐受性[J]. 姜旭阳,董双林,刘骋跃,周演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3]烟台牟平海洋牧场季节性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效应[J]. 杨陆飞,陈琳琳,李晓静,周政权,刘博,宋博,李秉钧,李宝泉. 生物多样性. 2019(02)
[4]温度对宽鳍鱲运动能力和行为特征的影响[J]. 付成,彭姜岚,付世建. 生态学杂志. 2018(06)
[5]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J]. 侯诒然,高勤峰,董双林,温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6]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典型自然栖息地的沉积环境特征[J]. 房景辉,王海青,方建光,蒋增杰,杜美荣,高亚平,周凯,张丽瑶. 渔业科学进展. 2017(05)
[7]pH、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双齿围沙蚕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 刘慧玲,郭文浚,谭振华,杨世平,孙成波,吴坤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6(03)
[8]双齿围沙蚕代谢对复合污染的响应:监测种/修复种辨析[J]. 葛长字,柴延超,王海青,阚慢慢,孙晓东,杨雷.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8)
[9]双齿围沙蚕对温度、盐度和干露的耐受性研究[J]. 冯善聪,黄国强,赖祖鹏,梁伍气,吴明灿,唐龙,潘英. 海洋湖沼通报. 2014(01)
[10]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J]. 覃雪波,孙红文,彭士涛,戴明新. 生态学报. 2014(01)
博士论文
[1]刺参运动节律行为的数量化研究[D]. 潘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5
[2]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D]. 安传光.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植被与主要大型底栖动物某些生态关系的研究[D]. 陈光程.厦门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温度和捕食者对不同规格海胆存活、行为和生长的影响[D]. 郑定发.大连海洋大学 2019
[2]生物扰动对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烃降解的影响[D]. 高一楠.天津科技大学 2016
[3]不同环境条件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幼体发育的影响[D]. 李达.中国海洋大学 2014
[4]环境因子对刺参行为及生长影响的研究[D]. 王学广.山东大学 2013
[5]水流、水温及体重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游泳行为及标准代谢的影响[D]. 张倩.云南大学 2013
[6]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D]. 杨威.广东海洋大学 2011
[7]颤蚓扰动作用对东洞庭湖沉积污染物释放的影响研究[D]. 吴淑娟.长沙理工大学 2010
[8]颤蚓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及形态分布的影响[D]. 吕继涛.吉林大学 2009
[9]生物扰动对黄河口潮滩沉积物侵蚀性的试验研究[D]. 高丽.中国海洋大学 2008
[10]环境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行为和生理活动的影响[D]. 周小壮.暨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70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37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