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沉水植物对鱼类扰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01 06:27
  鱼类和沉水植物都是浅水湖泊重要的组成部分。底栖鱼类主要在沉积物表面进行活动,能引起沉积物扰动,导致沉积物再悬浮增加,水体浑浊。沉水植物作为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初级生产者,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起重要作用。沉水植物通过促进悬浮物沉降、吸收水体营养盐、抑制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提高沉积物营养盐滞留能力、抑制藻类生长等作用,降低水体浊度,保持水体清澈。不同生长形态的沉水植物对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能力不同。草甸型沉水植物一般多根,能够改善底质的特性,同时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沉积物表面附近,对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能力可能会比较强;冠层型沉水植物一般根少,生物量沿水柱上下分布,同样生物量条件下对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能力可能比较弱。此外,沉水植物对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作用还可能与沉水植物的覆盖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构建微型生态系统,研究不同生物量和覆盖度的草甸型和冠层型沉水植物对鲫鱼幼鱼扰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作用,为湖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3年6月至9月在太湖生态系统研究站东山分站进行。首先研究不同生物量密度的草甸型沉水植物刺苦草和冠层型沉水植物伊乐藻对鲫鱼扰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湖泊富营养化
    1.2 沉水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1 沉水植物的现状
        1.2.2 不同形态沉水植物的作用
        1.2.3 沉水植物对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
        1.2.4 沉水植物对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影响
    1.3 沉积物再悬浮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1.4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4.1 鱼类对沉积物的影响
        1.4.2 鱼类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1.4.3 鱼类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1.4.4 鱼类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刺苦草与伊乐藻
        2.1.2 鲫鱼
        2.1.3 沉积物
        2.1.4 实验用水
    2.2 实验装置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理化指标
        2.3.2 植物指标
第3章 不同生物量密度的沉水植物对鲫鱼扰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作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的准备
        3.2.2 实验设计
        3.2.3 监测指标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水体营养盐的变化
        3.3.2 浮游植物Chla的变化
        3.3.3 悬浮质浓度与再悬浮速率的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盖度沉水植物对鲫鱼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的准备
        4.2.2 实验设计
        4.2.3 监测指标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水体营养盐的变化
        4.3.2 浮游植物Chla的变化
        4.3.3 悬浮质浓度的变化
        4.3.4 沉积物再悬浮速率的变化
        4.3.5 沉水植物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密度下的鲤鱼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硝化、反硝化和氨化速率的影响[J]. 钟大森,王芳,王春生,董双林.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6)
[2]苦草密度对扰动引起各形态磷释放的影响[J]. 王立志,王国祥.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6)
[3]高等水生植物对太湖沉积物再悬浮特征的影响[J]. 许晓伟,陈昌仁,万福绪,谢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3)
[4]草鱼、鲢鱼和鲤鱼混养池塘中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物组成变化的研究[J]. 杨建雷,高勤峰,董双林,王芳,田相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0)
[5]太湖春季浮游植物群落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J]. 杨柳,章铭,刘正文.  湖泊科学. 2011(04)
[6]沉水植物苦草对上覆水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J]. 陈秋敏,王国祥,葛绪广,王立志.  水资源保护. 2010(04)
[7]伊乐藻和黑藻断枝根和芽的发生及生长研究[J]. 马剑敏,胡灵卫,胡倩如,张永静,靳萍,靳同霞,马慧颖.  水生生物学报. 2010(03)
[8]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干扰对沉积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 孙思志,郑忠明.  浙江农业学报. 2010(02)
[9]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 赵永宏,邓祥征,战金艳,席北斗,鲁奇.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3)
[10]风浪作用下的底泥悬浮沉降及内源释放量研究[J]. 逄勇,颜润润,余钟波,李一平,李瑞玲.  环境科学. 2008(09)

博士论文
[1]大型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中的作用[D]. 厉恩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 2006



本文编号:3417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417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