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高产凡纳滨对虾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因子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01 23:57
研究了温棚饲养凡纳滨对虾模式下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的特征和换水量对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的特征以及4-5月温棚饲养凡纳滨对虾池中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因子的动态变化。在江苏如东县一个温棚饲养凡纳滨对虾养殖厂随机选取池塘,每隔7 d对池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分析,并检测水质因子。结果显示,氨氮、亚硝酸氮、总氮和COD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而增加。采样期间,水温25.430℃,盐度变化范围6.410.8,氨氮变化范围0.0912.2 mg/L,亚硝酸氮变化范围0.0022.474 mg/L,总氮变化范围0.526.1 mg/L,总磷变化范围0.121.37 mg/L,磷酸磷变化范围0.010.27 mg/L,COD变化范围37184 mg/L。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1属,其中硅藻门共10属,占总种类数的32.3%;其中绿藻门共10属,占总种类数的32.3%...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池水温的变化
各池盐度的变化
各池氨氮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季混养鳙和银鲫对凡纳滨对虾低盐养殖池塘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J]. 陈辉煌,陆开宏,郑忠明,华建权,李越蜀. 生态科学. 2014(03)
[2]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J]. 魏小岚,李纯厚,颉晓勇,陆琴燕,戴明,廖秀丽,胡维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02)
[3]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粟丽,朱长波,陈素文.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05)
[4]人工培养条件下环境因子对微小小环藻生长的影响[J]. 王珺,赖秋明,姚发壮,梁文强,刘志媛,符美秋. 海洋渔业. 2013(02)
[5]凡纳滨对虾设施化养殖塘中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J]. 蔡林婷,陈晨,王一农,刘静,吴菊音,马俊峰,钟硕楠.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3(02)
[6]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演替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J]. 张旭峰,徐康,姜森灏,杨大佐,周一兵,袁秀堂.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3(01)
[7]氮、磷、硅对条纹小环藻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J]. 曾艳艺,黄翔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1(04)
[8]不同养殖密度对我国热带地区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水质和成活率的影响[J]. 张吕平,胡超群,沈琪,任春华. 热带海洋学报. 2011(04)
[9]循环水池塘与非循环水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J]. 杨慧君,谢从新,何绪刚,鲜莹,胡雄,陈柏湘. 淡水渔业. 2010(03)
[10]高位虾池养殖过程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J]. 张瑜斌,龚玉艳,陈长平,张才学,孙省利. 生态学杂志. 2009(12)
硕士论文
[1]南方半集约化养殖池塘微藻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因子关系研究[D]. 彭聪聪.上海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17594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各池水温的变化
各池盐度的变化
各池氨氮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季混养鳙和银鲫对凡纳滨对虾低盐养殖池塘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J]. 陈辉煌,陆开宏,郑忠明,华建权,李越蜀. 生态科学. 2014(03)
[2]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J]. 魏小岚,李纯厚,颉晓勇,陆琴燕,戴明,廖秀丽,胡维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02)
[3]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粟丽,朱长波,陈素文.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05)
[4]人工培养条件下环境因子对微小小环藻生长的影响[J]. 王珺,赖秋明,姚发壮,梁文强,刘志媛,符美秋. 海洋渔业. 2013(02)
[5]凡纳滨对虾设施化养殖塘中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J]. 蔡林婷,陈晨,王一农,刘静,吴菊音,马俊峰,钟硕楠.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3(02)
[6]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演替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J]. 张旭峰,徐康,姜森灏,杨大佐,周一兵,袁秀堂.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3(01)
[7]氮、磷、硅对条纹小环藻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J]. 曾艳艺,黄翔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1(04)
[8]不同养殖密度对我国热带地区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水质和成活率的影响[J]. 张吕平,胡超群,沈琪,任春华. 热带海洋学报. 2011(04)
[9]循环水池塘与非循环水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J]. 杨慧君,谢从新,何绪刚,鲜莹,胡雄,陈柏湘. 淡水渔业. 2010(03)
[10]高位虾池养殖过程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J]. 张瑜斌,龚玉艳,陈长平,张才学,孙省利. 生态学杂志. 2009(12)
硕士论文
[1]南方半集约化养殖池塘微藻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因子关系研究[D]. 彭聪聪.上海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17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41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