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淹水条件下不同紫色土母质磷素营养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20:29
  磷是浮游植物生长重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对水体初级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塘泥是池塘磷素营养的重要源库,不同母质的塘土中磷素的含量和形态差异较大。然而长期以来,鲜有学者对池塘土壤母质的磷素动态开展相关研究。基于四川盆地(属我国重要池塘养殖地区)出现的“相同养殖模式和技术下,不同紫色土母质养殖池塘渔产力差异明显”的现象,本文分别选取沙溪庙组(S1)、遂宁组(S2)、蓬莱镇组(S3)和夹关组(S4)4种典型紫色土母质为对象,首先室内模拟研究母质土壤中磷素的吸附解吸特征,接着在水族缸中开展不同紫色土母质静态淹水模拟试验,研究(1)不同底泥的磷素形态与含量变化,(2)不同淹水条件下上覆水和间隙水的磷素形态及含量变化,(3)不同淹水条件下藻类自然萌生种类与数量及藻类对外源性磷输入的响应情况。该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紫色土对池塘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相应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池塘渔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母质土养分及与磷的吸附解吸特征相关性试验表明:(1)4种紫色土母质所包含的常量养分总量依次是S2>S3>S1>S4,微量养分总量依次是S2>S4>S3>S...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母质对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1.1.1 淹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意义
        1.1.2 土壤条件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1.1.3 养殖水体泥-水界面磷营养盐的研究现状
    1.2 水体泥-水相磷素的吸附与释放
        1.2.1 磷的吸附
        1.2.2 磷的释放
    1.3 土壤及池塘底泥磷形态的研究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与意义
        2.1.1 磷是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
        2.1.2 不同赋存形态的磷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不同
        2.1.3 底质土壤对水体磷素供给影响明显
        2.1.4 不同紫色土母质对水体磷素营养供给研究意义重大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四种紫色土母质中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紫色土母质的基本性质和背景养分
        3.3.2 不同紫色土母质对磷的吸附特征
        3.3.3 不同紫色土母质磷的吸持解吸特征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淹水培养过程中不同土壤底泥的磷形态及含量变化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试验方式
        4.1.3 取样方法
        4.1.4 分析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紫色土母质中磷形态的含量及动态变化
        4.3.2 不同紫色土母质淹水始末的磷形态及其含量差异
        4.3.3 不同紫色土母质各形态磷对水体中磷的贡献率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母质紫色土淹水条件下泥-水相磷素动态变化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采样方法
        5.1.3 测定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上覆水pH、ORP和DO的动态变化
        5.3.2 上覆水SRP含量的动态变化
        5.3.3 间隙水SRP含量的动态变化
        5.3.4 水体TP含量的动态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不同紫色土母质淹水条件下藻类萌生及其对外源磷的响应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土样的采集和分组
        6.1.2 试验方法
        6.1.3 采样方法
        6.1.4 测定方法
    6.2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紫色土母质淹水培养的浮游藻类生长特征
        6.3.2 浮游植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磷比率对两种蓝藻和两种绿藻生长的影响[J]. 刘莲,周小玉,赵良杰,刘其根.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04)
[2]2种浮床植物吸收不同N/P水体中氮磷的研究[J]. 徐凌悦,马宏海,王晨雯,汪秀芳,王胜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3(03)
[3]天鹅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特征[J]. 高丽,侯金枝,宋鹏鹏.  土壤. 2013(01)
[4]海南省南渡江新坡河塘底泥养分状况及重金属污染评价[J]. 刘永兵,贾斌,李翔,吴军,孟萍,洪文良,赵从举.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3)
[5]重庆马铃薯土壤养分分级研究[J]. 张晓玲,吕慧峰,王菲,唐静,王正银,毛国庆,卢祥言,沈云树,许良兵,朱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1)
[6]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概述[J]. 张岩,崔丽娟,赵欣胜,李伟.  生态学杂志. 2011(10)
[7]我国不同营养状态湖泊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级特征研究[J]. 霍守亮,李青芹,昝逢宇,席北斗,刘清学.  环境科学. 2011(04)
[8]草鱼复合养殖系统间隙水与上覆水中营养盐分布特征[J]. 赵蕾,王芳,孙东,董双林,高勤峰,柳炳俊.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2)
[9]底栖鱼类对水田上覆水中磷素动态的扰动效应(摘要)(英文)[J]. 孙刚,房岩,汪爱武,严永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05)
[10]磷素在湖滨湿地基质-上覆水界面中的迁移过程[J]. 徐进,徐力刚,张奇.  湖泊科学. 2009(05)

博士论文
[1]北京野鸭湖湿地土壤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转化行为研究[D]. 张晶.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河流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释放模拟研究[D]. 韩璐.南开大学 2010
[3]底泥再悬浮对磷的吸附和不同形态磷转化的影响研究[D]. 李大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三峡库区消落带磷赋存形态及吸附/释放规律研究[D]. 郭松松.重庆大学 2012
[2]不同母质紫色土浸出液对藻类生长的影响[D]. 彭开琴.西南大学 2012
[3]浅水湖泊溶解氧变化对沉积物磷、氮的影响[D]. 步青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6



本文编号:3433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433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