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雌性大眼金枪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13:00
通过延绳钓作业方式捕捞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是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近些年的资源评估结果表明,在太平洋的各个海域,大眼金枪鱼的产量均接近或超过最大可持续产量。在这一敏感时期,通过繁殖生物学研究,更好得认识大眼金枪鱼资源现状显得格外必要。它不但有利于资源养护和管理,亦可以合理规划商业性捕捞进行,在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帮助我国远洋渔业实力提升。大眼金枪鱼卵巢样本是获取于20102013年,每年的9月至次年1月;由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在南太平洋(0°40′S11°12′S,168°1′W133°19′W)采集。通过石蜡切片实验,对卵巢进行观察,进而完成基础繁殖生物学研究,并讨论观察员目测误差。在证明观察员目测数据可靠基础上,直接利用观察员记录数据,研究雌性大眼金枪鱼不同成熟等级在钓获深度、钓获纬度和钓获月份上的不同,讨论成熟等级的时空分布差异。利用估算的繁殖力带入单位补充量产卵量模型,分析大眼金枪鱼资源现状和捕捞死亡率对其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雌性大眼金枪鱼样本的性腺指数范围...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眼金枪鱼水域分布(源于http://www.aquamaps.org/receive.php)
死亡估算 EPR 值的方法进行试验,了解其是否可行。最后对资源现状进行总结,提出捕捞死亡率调整建议。第五章为总结,综合前文,对南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做汇总,概述目前资源现状,为资源的养护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1.4.2 技术路线图
1.1.2 种群分布大眼金枪鱼是高度洄游的大洋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不见于地中海[9,10]。图 1-2 所示为其具体分布,红色域表示种群丰度较高的水域,黄色的为相对较低的水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个体大小与钓获深度的关系[J]. 翟天晨,戴小杰,朱江峰. 海洋渔业. 2015(01)
[2]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繁殖生物学研究[J]. 陈峰,郭爱,朱文斌,周永东,徐汉祥,张龙. 热带海洋学报. 2014(02)
[3]黄姑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J]. 马世磊,耿智,徐冬冬,楼宝,毛国民,詹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4]中国主要海洋底层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郑元甲,洪万树,张其永. 水产学报. 2013(01)
[5]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栖息环境综合指数[J]. 宋利明,杨嘉樑,武亚苹,惠明明,吕凯凯. 海洋与湖沼. 2012(05)
[6]中部大西洋剑鱼栖息深度分布特征[J]. 韩晓乐,戴小杰,朱江峰,田思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04)
[7]渔业配额制度的起源、特点及展望[J]. 白洋.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3)
[8]东太平洋雄性大眼金枪鱼生殖特征研究[J]. 管卫兵,王修国,戴小杰. 海洋湖沼通报. 2011(04)
[9]基于EPR模型的北部湾二长棘鲷渔业管理研究[J]. 王学锋,冯波,侯刚,代春桃.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1(04)
[10]热带太平洋中东部大眼金枪鱼摄食强度的时空变化[J]. 朱国平,刘维,戴小杰,许柳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渔业生物学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 林龙山.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D]. 李勇.上海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5780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眼金枪鱼水域分布(源于http://www.aquamaps.org/receive.php)
死亡估算 EPR 值的方法进行试验,了解其是否可行。最后对资源现状进行总结,提出捕捞死亡率调整建议。第五章为总结,综合前文,对南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做汇总,概述目前资源现状,为资源的养护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1.4.2 技术路线图
1.1.2 种群分布大眼金枪鱼是高度洄游的大洋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不见于地中海[9,10]。图 1-2 所示为其具体分布,红色域表示种群丰度较高的水域,黄色的为相对较低的水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个体大小与钓获深度的关系[J]. 翟天晨,戴小杰,朱江峰. 海洋渔业. 2015(01)
[2]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繁殖生物学研究[J]. 陈峰,郭爱,朱文斌,周永东,徐汉祥,张龙. 热带海洋学报. 2014(02)
[3]黄姑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J]. 马世磊,耿智,徐冬冬,楼宝,毛国民,詹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4]中国主要海洋底层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郑元甲,洪万树,张其永. 水产学报. 2013(01)
[5]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栖息环境综合指数[J]. 宋利明,杨嘉樑,武亚苹,惠明明,吕凯凯. 海洋与湖沼. 2012(05)
[6]中部大西洋剑鱼栖息深度分布特征[J]. 韩晓乐,戴小杰,朱江峰,田思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04)
[7]渔业配额制度的起源、特点及展望[J]. 白洋.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3)
[8]东太平洋雄性大眼金枪鱼生殖特征研究[J]. 管卫兵,王修国,戴小杰. 海洋湖沼通报. 2011(04)
[9]基于EPR模型的北部湾二长棘鲷渔业管理研究[J]. 王学锋,冯波,侯刚,代春桃.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1(04)
[10]热带太平洋中东部大眼金枪鱼摄食强度的时空变化[J]. 朱国平,刘维,戴小杰,许柳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渔业生物学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 林龙山.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D]. 李勇.上海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5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47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