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特征的我国鲚属鱼类洄游生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22:33
鲚属(Coilia)鱼类隶属鲱形目、鳀科。我国主要分布有刀鲚(C. nasus),凤鲚(C. mystus)和七丝鲚(C. grayii)。其中,刀鲚除洄游群体外,还分布有两个淡水群体湖鲚(C. nasus taihuensis)和短颌鲚(C. brachygnathus)。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鲚属鱼类一直是重要的渔获物和捕捞对象。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如酷渔滥捕、水体污染、栖息环境被破坏等原因鲚属鱼类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以刀鲚最甚,其在长江口区甚至都不能形成鱼汛,低龄化、小型化已经是我国刀鲚资源所面临两大重要问题;同时目前凤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长江口区的凤鲚几乎丧失捕捞价值。鲚属鱼类资源的日益匮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在各个层面上得到开展;但是由于受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限制,要有效把握我国鲚属鱼类资源动态、生境规律、三场一通道特征的难度很大。迄今,这些重要经济鱼类的资源仍然面临着日益下降的危机。值得注意的是,鲚属鱼类多为洄游型鱼类,其复杂的生境履历和较大范围的活动空间使得一些传统的生态学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研究其洄游过程中各种诸如环境履历,群体关联性以及洄游模式等有...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鲚属鱼类
1.1 刀鲚
1.1.1 刀鲚的分布
1.1.2 刀鲚的洄游特征
1.1.3 刀鲚群体结构及关联性
1.2 凤鲚
1.2.1 凤鲚的分布
1.2.2 凤鲚的洄游特征
1.2.3 凤鲚群体结构及关联性
1.3 七丝鲚
1.3.1 七丝鲚的分布
1.3.2 七丝鲚的洄游特征
1.4 小结
2 耳石微结构和微化学研究
2.1 耳石形态
2.2 耳石轮纹
2.3 耳石微化学分析
2.3.1 元素“指纹”分析
2.3.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4 我国鲚属鱼类的耳石微化学分析
2.5 小结
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1.1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学比较
3.1.2 刀鲚和凤鲚耳石年轮获取的前处理方法比较及年轮生长特征
3.1.3 鄱阳湖刀鲚生境履历研究
3.1.4 鄱阳湖星子县周边水域刀鲚产卵场的推定
3.1.5 我国沿海不同刀鲚群体间洄游生活史的比较
3.1.6 长江流域及黄海江苏沿岸水域刀鲚群体耳石核心元素特征
3.1.7 长江及黄海南通沿岸水域刀鲚群体关联性及繁殖回归性分析
3.1.8 长江口刀鲚幼鱼耳石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3.1.9 长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0 瓯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1 珠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2 七丝鲚耳石微化学研究
3.2 本学位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3.1 解析我国鲚属鱼类完整的洄游模式及生境履历特征
3.3.2 了解我国鲚属鱼类群体可能的起源以及互相之间的关联性为资源的合理评价和保护提供依据
3.3.3 完善我国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鲚属鱼类耳石微结构特征
第一节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学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实验材料
2.1.1.2 耳石处理及测量
2.1.2 结果
2.1.2.1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总体特征
2.1.2.2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种间、种内的差异
2.1.3 讨论
2.1.3.1 我国鲚属鱼类耳石特征
2.1.3.2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的种间和种内差异
第二节 鲚属鱼类刀鲚和凤鲚的耳石轮纹特征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材料
2.2.1.2 耳石研磨
2.2.1.3 耳石酸蚀
2.2.2 结果
2.2.2.1 矢状面研磨
2.2.2.2 横截面研磨
2.2.2.3 耳石酸蚀
2.2.3 讨论
2.2.3.1 两种研磨方向的刀鲚和凤鲚耳石年轮鉴定的比较
2.2.3.2 耳石两种研磨方法的比较
2.2.3.3 刀鲚和凤鲚耳石横截面方向上的生长特征
2.2.3.4 刀鲚和凤鲚耳石的矢状面方向上的生长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刀鲚生境履历及其产卵场的推定
第一节 鄱阳湖刀鲚群体的两种生境履历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材料
3.1.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3.1.2 结果
3.1.3 讨论
第二节 鄱阳湖星子县水域长江洄游刀鲚产卵场的调查和推定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材料
3.2.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3.1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作为长江洄游型刀鲚产卵场的推定
3.2.3.2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的环境特征
3.2.3.3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洄游型刀鲚的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洄游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耳石微化学特征
2.2 淡水系数
3 讨论
3.1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洄游模式比较
3.2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淡水系数特征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长江流域及相邻黄海江苏沿岸刀鲚群体关联性和繁殖回归研究
第一节 长江流域及黄海江苏沿岸水域刀鲚群体耳石核心的元素特征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第二节 长江流域及黄海南通沿岸水域刀鲚群体关联性及繁殖回归性分析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
5.2.3 讨论
第三节 长江口刀鲚幼鱼耳石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5.3.1 材料与方法
5.3.1.1 实验材料
5.3.1.2 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5.3.1.3 统计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3.3.1 长江口刀鲚耳石氧稳定同位素比特征
5.3.3.2 长江口刀鲚耳石碳稳定同位素比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河口水域凤鲚群体耳石微化学特征研究
第一节 长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1.1 材料与方法
6.1.1.1 材料
6.1.1.2 耳石制备
6.1.1.3 耳石微化学分析
6.1.2 结果
6.1.3 讨论
6.1.3.1 长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1.3.2 长江口凤鲚洄游模式特征
6.1.4 小结
第二节 瓯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
6.2.3 讨论
6.2.3.1 瓯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2.3.2 瓯江口凤鲚的洄游模式特征
6.2.4 小结
第三节 珠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
6.3.3 讨论
6.3.3.1 珠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3.3.2 珠江口凤鲚的洄游模式特征
6.3.3.3 不同河口凤鲚群体洄游模式比较
6.3.4 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七丝鲚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耳石前处理和微化学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七丝鲚生活史过程中生境履历的重建
3.2 七丝鲚洄游模式的特征
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全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本文编号:3514758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鲚属鱼类
1.1 刀鲚
1.1.1 刀鲚的分布
1.1.2 刀鲚的洄游特征
1.1.3 刀鲚群体结构及关联性
1.2 凤鲚
1.2.1 凤鲚的分布
1.2.2 凤鲚的洄游特征
1.2.3 凤鲚群体结构及关联性
1.3 七丝鲚
1.3.1 七丝鲚的分布
1.3.2 七丝鲚的洄游特征
1.4 小结
2 耳石微结构和微化学研究
2.1 耳石形态
2.2 耳石轮纹
2.3 耳石微化学分析
2.3.1 元素“指纹”分析
2.3.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4 我国鲚属鱼类的耳石微化学分析
2.5 小结
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1.1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学比较
3.1.2 刀鲚和凤鲚耳石年轮获取的前处理方法比较及年轮生长特征
3.1.3 鄱阳湖刀鲚生境履历研究
3.1.4 鄱阳湖星子县周边水域刀鲚产卵场的推定
3.1.5 我国沿海不同刀鲚群体间洄游生活史的比较
3.1.6 长江流域及黄海江苏沿岸水域刀鲚群体耳石核心元素特征
3.1.7 长江及黄海南通沿岸水域刀鲚群体关联性及繁殖回归性分析
3.1.8 长江口刀鲚幼鱼耳石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3.1.9 长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0 瓯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1 珠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2 七丝鲚耳石微化学研究
3.2 本学位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3.1 解析我国鲚属鱼类完整的洄游模式及生境履历特征
3.3.2 了解我国鲚属鱼类群体可能的起源以及互相之间的关联性为资源的合理评价和保护提供依据
3.3.3 完善我国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鲚属鱼类耳石微结构特征
第一节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学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实验材料
2.1.1.2 耳石处理及测量
2.1.2 结果
2.1.2.1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总体特征
2.1.2.2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种间、种内的差异
2.1.3 讨论
2.1.3.1 我国鲚属鱼类耳石特征
2.1.3.2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的种间和种内差异
第二节 鲚属鱼类刀鲚和凤鲚的耳石轮纹特征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材料
2.2.1.2 耳石研磨
2.2.1.3 耳石酸蚀
2.2.2 结果
2.2.2.1 矢状面研磨
2.2.2.2 横截面研磨
2.2.2.3 耳石酸蚀
2.2.3 讨论
2.2.3.1 两种研磨方向的刀鲚和凤鲚耳石年轮鉴定的比较
2.2.3.2 耳石两种研磨方法的比较
2.2.3.3 刀鲚和凤鲚耳石横截面方向上的生长特征
2.2.3.4 刀鲚和凤鲚耳石的矢状面方向上的生长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刀鲚生境履历及其产卵场的推定
第一节 鄱阳湖刀鲚群体的两种生境履历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材料
3.1.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3.1.2 结果
3.1.3 讨论
第二节 鄱阳湖星子县水域长江洄游刀鲚产卵场的调查和推定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材料
3.2.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3.1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作为长江洄游型刀鲚产卵场的推定
3.2.3.2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的环境特征
3.2.3.3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洄游型刀鲚的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洄游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耳石微化学特征
2.2 淡水系数
3 讨论
3.1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洄游模式比较
3.2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淡水系数特征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长江流域及相邻黄海江苏沿岸刀鲚群体关联性和繁殖回归研究
第一节 长江流域及黄海江苏沿岸水域刀鲚群体耳石核心的元素特征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第二节 长江流域及黄海南通沿岸水域刀鲚群体关联性及繁殖回归性分析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
5.2.3 讨论
第三节 长江口刀鲚幼鱼耳石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5.3.1 材料与方法
5.3.1.1 实验材料
5.3.1.2 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5.3.1.3 统计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3.3.1 长江口刀鲚耳石氧稳定同位素比特征
5.3.3.2 长江口刀鲚耳石碳稳定同位素比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河口水域凤鲚群体耳石微化学特征研究
第一节 长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1.1 材料与方法
6.1.1.1 材料
6.1.1.2 耳石制备
6.1.1.3 耳石微化学分析
6.1.2 结果
6.1.3 讨论
6.1.3.1 长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1.3.2 长江口凤鲚洄游模式特征
6.1.4 小结
第二节 瓯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
6.2.3 讨论
6.2.3.1 瓯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2.3.2 瓯江口凤鲚的洄游模式特征
6.2.4 小结
第三节 珠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
6.3.3 讨论
6.3.3.1 珠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3.3.2 珠江口凤鲚的洄游模式特征
6.3.3.3 不同河口凤鲚群体洄游模式比较
6.3.4 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七丝鲚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耳石前处理和微化学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七丝鲚生活史过程中生境履历的重建
3.2 七丝鲚洄游模式的特征
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全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本文编号:3514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51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