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05:0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单端孢酶烯族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中,且检出率和超标率极高,是饲料及其原料的主要霉菌毒素类污染物。近年来为了降低水产饲料的生产成本,用较为廉价的植物性蛋白源取代动物性蛋白源已成为水产饲料生产的趋势,使得水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影响有所增加,严重危害动物健康及人类公共安全。在本研究中,含四种DON水平(0、1、2、3 mg/kg)的饲料饲喂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8周,通过开展罗非鱼生长性能指标分析、血清生化分析、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等,研究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监测试验鱼的生态生理学指标,并对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显著降低罗非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热增长系数和饲料效率(p<0.05),饲料中DON浓度为3 mg/kg效果最为显著。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导致罗非鱼白细胞数显著变化...
【文章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简介
1.2 DON的产生和污染现状
1.3 DON的毒性
1.3.1 肠道毒性
1.3.2 细胞毒性
1.3.3 免疫毒性
1.3.4 神经毒性
1.4 DON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2.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情况
2.4 讨论
3 饲料中DON罗非鱼免疫功能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丙二醛含量变化
3.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3.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3.3.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3.5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3.6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3.4 讨论
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含量变化
4.3.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酯酶活性的影响
4.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一氧化氮浓度变化
4.4 讨论
5 饲料中DON罗非鱼代谢组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样本变异度分析
5.3.2 样本模型拟合分析
5.3.3 差异代谢物检测
5.3.4 差异代谢物筛选
5.3.5 差异代谢物KEGG分类
5.3.6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
5.4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J]. 刘水灵,车丽涛,张春勇,安清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1)
[2]2017年21省市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分析[J]. 黄俊恒,黄广明. 养猪. 2018(03)
[3]2016年20省市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分析[J]. 黄俊恒,黄广明. 养猪. 2017(02)
[4]2015年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饲用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 杜妮. 猪业科学. 2016(02)
[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性的研究进展[J]. 许伟,耿芳芳,范梦雪,胡文娟,宫佳杰,林根祥,李玉,吴金节,王希春. 生物学杂志. 2016(01)
[6]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 杜妮. 猪业科学. 2015(05)
[7]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J]. 郭慧,冼健安,王安利. 水生态学杂志. 2015(02)
[8]小麦中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现状与防控研究进展[J]. 史建荣,刘馨,仇剑波,祭芳,徐剑宏,董飞,殷宪超,冉军舰.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9]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 杜妮. 今日养猪业. 2014(03)
[10]鱼类的核苷酸营养: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J]. 屈亮.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08)
硕士论文
[1]饲料牛磺酸对尼罗罗非鱼的代谢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黄颖.厦门大学 2018
[2]呕吐毒素对IPEC-J2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研究[D]. 廖美芳.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
[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的细胞凋亡机理的初步研究[D]. 崔瑛.福建农林大学 2012
[4]JAK/STAT信号通路在DON和T-2毒素对RAW264.7细胞毒性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 柳芹.华中农业大学 2011
[5]长吻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流变特性初步研究[D]. 赵海鹏.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42031
【文章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简介
1.2 DON的产生和污染现状
1.3 DON的毒性
1.3.1 肠道毒性
1.3.2 细胞毒性
1.3.3 免疫毒性
1.3.4 神经毒性
1.4 DON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2.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情况
2.4 讨论
3 饲料中DON罗非鱼免疫功能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丙二醛含量变化
3.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3.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3.3.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3.5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3.6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3.4 讨论
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含量变化
4.3.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酯酶活性的影响
4.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一氧化氮浓度变化
4.4 讨论
5 饲料中DON罗非鱼代谢组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样本变异度分析
5.3.2 样本模型拟合分析
5.3.3 差异代谢物检测
5.3.4 差异代谢物筛选
5.3.5 差异代谢物KEGG分类
5.3.6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
5.4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J]. 刘水灵,车丽涛,张春勇,安清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1)
[2]2017年21省市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分析[J]. 黄俊恒,黄广明. 养猪. 2018(03)
[3]2016年20省市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分析[J]. 黄俊恒,黄广明. 养猪. 2017(02)
[4]2015年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饲用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 杜妮. 猪业科学. 2016(02)
[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性的研究进展[J]. 许伟,耿芳芳,范梦雪,胡文娟,宫佳杰,林根祥,李玉,吴金节,王希春. 生物学杂志. 2016(01)
[6]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 杜妮. 猪业科学. 2015(05)
[7]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J]. 郭慧,冼健安,王安利. 水生态学杂志. 2015(02)
[8]小麦中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现状与防控研究进展[J]. 史建荣,刘馨,仇剑波,祭芳,徐剑宏,董飞,殷宪超,冉军舰.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9]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 杜妮. 今日养猪业. 2014(03)
[10]鱼类的核苷酸营养: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J]. 屈亮.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08)
硕士论文
[1]饲料牛磺酸对尼罗罗非鱼的代谢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黄颖.厦门大学 2018
[2]呕吐毒素对IPEC-J2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研究[D]. 廖美芳.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
[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的细胞凋亡机理的初步研究[D]. 崔瑛.福建农林大学 2012
[4]JAK/STAT信号通路在DON和T-2毒素对RAW264.7细胞毒性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 柳芹.华中农业大学 2011
[5]长吻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流变特性初步研究[D]. 赵海鹏.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42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64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