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早期发育及幼鱼消化道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9 19:51
本研究利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对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模式、鳍的发育、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及幼鱼消化道粘液细胞和胃泌素细胞进行了研究,主要具体结果如下:1.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仔、稚鱼的异速生长应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 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仔、稚鱼阶段的生长模式。利用Q-Capture Pro6软件对仔、稚鱼(0日龄~28日龄)的全长、肛前长、体高、头长、眼径、口径、第二背鳍棘、腹鳍棘、胸鳍、臀鳍和尾鳍等可量性状进行拍照和测量。研究表明青龙斑全长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生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功能器官均表现为异速生长。在身体的各部中,肛前长为等速生长,头长和体高的生长由正异速生长分别转变为等速生长和负异速生长;头部器官(口径和眼径),在20日龄~22日龄时出现拐点,拐点后分别转变为等速生长和负异速生长;运动器官在拐点前均为正异速生长,除臀鳍外,其他各鳍的生长均存在不同的拐点。通过对青...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龙斑仔、稚鱼测量模式图
青龙斑全长与日龄的关系(0日龄到28日龄)
青龙斑头长(a)、体高(b)、肛前长(c)的异速生长曲线及函数表达式Fig.1-3Allometricgrowthcurveofheadlength(a),trunkheight(b),pre-anallength,(c)asafunctionoftotallengthinQinglonggrouper(fromhatchingtoday2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龙斑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1)
[2]黄斑篮子鱼消化道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J]. 区又君,李加儿,勾效伟,马之明,陈怡飚. 南方水产科学. 2013(05)
[3]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J]. 宋洪建,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2)
[4]青龙斑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及饵料转变的观察[J]. 李涛,吕国敏,黄小林,蔡云川,刘付永忠,马志洲,黄忠.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4)
[5]鲈鲤仔鱼的异速生长模式[J]. 何勇凤,吴兴兵,朱永久,杨德国,詹会祥. 动物学杂志. 2013(01)
[6]黄姑鱼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J]. 辛俭,薛宝贵,楼宝,史会来,徐冬冬,詹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7]波纹唇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J]. 区又君,廖光勇,李加儿. 热带海洋学报. 2012(06)
[8]30日龄青龙斑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J]. 黄小林,吕国敏,刘付永忠,李涛,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广东农业科学. 2012(21)
[9]点带石斑鱼仔稚鱼消化系统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J]. 李鑫炜,骆剑,李伟萍,陈国华. 渔业科学进展. 2012(05)
[10]黄鳍鲷仔、稚、幼鱼消化道形态组织学观察[J]. 王永翠,李加儿,区又君,苏慧. 南方农业学报. 2012(08)
硕士论文
[1]鳡消化道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D]. 姚荣荣.华中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7714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龙斑仔、稚鱼测量模式图
青龙斑全长与日龄的关系(0日龄到28日龄)
青龙斑头长(a)、体高(b)、肛前长(c)的异速生长曲线及函数表达式Fig.1-3Allometricgrowthcurveofheadlength(a),trunkheight(b),pre-anallength,(c)asafunctionoftotallengthinQinglonggrouper(fromhatchingtoday2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龙斑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1)
[2]黄斑篮子鱼消化道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J]. 区又君,李加儿,勾效伟,马之明,陈怡飚. 南方水产科学. 2013(05)
[3]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J]. 宋洪建,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2)
[4]青龙斑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及饵料转变的观察[J]. 李涛,吕国敏,黄小林,蔡云川,刘付永忠,马志洲,黄忠.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4)
[5]鲈鲤仔鱼的异速生长模式[J]. 何勇凤,吴兴兵,朱永久,杨德国,詹会祥. 动物学杂志. 2013(01)
[6]黄姑鱼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J]. 辛俭,薛宝贵,楼宝,史会来,徐冬冬,詹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7]波纹唇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J]. 区又君,廖光勇,李加儿. 热带海洋学报. 2012(06)
[8]30日龄青龙斑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J]. 黄小林,吕国敏,刘付永忠,李涛,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广东农业科学. 2012(21)
[9]点带石斑鱼仔稚鱼消化系统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J]. 李鑫炜,骆剑,李伟萍,陈国华. 渔业科学进展. 2012(05)
[10]黄鳍鲷仔、稚、幼鱼消化道形态组织学观察[J]. 王永翠,李加儿,区又君,苏慧. 南方农业学报. 2012(08)
硕士论文
[1]鳡消化道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D]. 姚荣荣.华中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7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65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