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菲律宾蛤仔养殖在浅海碳循环中的作用 ——以胶州湾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05 21:42
  碳是构成地球上生物分子的骨架的基本元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载体,它以多种形式循环于环境中。碳循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全球环境气候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碳库是仅次于岩石圈的第二大活跃碳库,因此,在碳循环过程中海洋碳循环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海洋碳循环中的三个主要过程“溶解度泵”“生物泵”“碳酸盐泵”的完成,都是在海洋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特别是近海海区以及近海养殖区范围内,大量的养殖生物作用必然会对浅海碳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择胶州湾作为研究海域,于201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生态情况与生物资源量进行了全面的资源调查,通过分析胶州湾14个站位的菲律宾蛤仔的壳长、生物量、栖息密度和年龄组成,评估胶州湾内菲律宾蛤仔的大致分布区域、资源状况;同时选取胶州湾的主要贝类养殖优势种—菲律宾蛤仔作为此次的研究种类,采用室内受控生态实验法并运用“碱度异常技术”测定了盐度、温度和pH对菲律宾蛤仔耗氧率、呼吸和钙化的影响,以期了解菲律宾蛤仔的生理生态学的规律,并探讨分析了菲律宾蛤仔养殖可能对近海碳循环所产生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海洋碳循环
        1.1 海洋碳循环的格局
            1.1.1 溶解度泵
            1.1.2 生物泵
            1.1.3 碳酸盐泵
        1.2 浅海碳循环
            1.2.1 中国浅海碳循环研究概况
            1.2.2 贝类养殖对浅海碳循环的作用和贡献
    2 胶州湾及其经济贝类增养殖现状
        2.1 胶州湾地理环境
        2.2 胶州湾海域的水温和盐度
        2.3 胶州湾贝类养殖现状
    3 胶州湾经济贝类养殖优势种—菲律宾蛤仔的概况
        3.1 菲律宾蛤仔的分布和生活习性
        3.2 生态因子对菲律宾蛤仔生理生态、生长繁殖等影响
            3.2.1 温度
            3.2.2 盐度
            3.2.3 海水酸化
            3.2.4 其他环境生态因子
    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物资源评估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调查区域
        2.2.2 调查方法
        2.2.3 生物测量和数据分析
    2.3 调查结果
        2.3.1 种群与年龄组成
        2.3.2 生物量与栖息密度
        2.3.3 菲律宾蛤仔的商品率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温度、盐度、pH变化对菲律宾蛤仔呼吸和钙化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方案设置
        3.2.4 实验方法
        3.2.5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盐度对菲律宾蛤仔钙化率、呼吸率和耗氧率的影响
        3.3.2 温度对菲律宾蛤仔钙化率、呼吸率和耗氧率的影响
        3.3.3 pH对菲律宾蛤仔钙化率、呼吸率和耗氧率的影响
    3.4 讨论
        3.4.1 盐度对菲律宾蛤仔钙化率、呼吸率和耗氧率的影响
        3.4.2 温度对菲律宾蛤仔钙化率、呼吸率和耗氧率的影响
        3.4.3 酸化对菲律宾蛤仔钙化率、呼吸率和耗氧率的影响
        3.4.4 贝壳形成对环境胁迫反应的初步探讨
    3.5 小结
第四章 菲律宾蛤仔养殖对于胶州湾碳循环的作用
    4.1 前言
    4.2 实验原理与方法
    4.3 实验过程
    4.4 结果
    4.5 讨论
    4.6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盐度与pH对3种南方贝类呼吸率和钙化率的影响[J]. 饶科,黄明坚,章逃平,林尚书,岳晓彩,黄建荣,黎祖福.  水生态学杂志. 2014(04)
[2]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对贝类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J]. 王有基,李丽莎,李琼珍,吕为群.  生态学报. 2014(13)
[3]中国贝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评估[J]. 李海晏,陈涛,张海燕,姚志通,叶瑛,夏枚生.  海洋科学. 2014(05)
[4]不同温度及突变方式对菲律宾蛤仔耗氧率的影响[J]. 姜宏波,宋忠涛,包杰,于业辉.  现代畜牧兽医. 2014(03)
[5]急性CO2酸化对菲律宾蛤仔钙壳和呼吸作用的影响[J]. 徐雪梅,翟惟东,吴金浩.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5)
[6]盐度变化对栉孔扇贝钙化与呼吸的影响[J]. 张明亮,刘学光,方建光,邹健,李斌,张继红.  渔业现代化. 2011(06)
[7]贝类对海水养殖新源水悬浮物的生物沉积作用[J]. 张延青,张少军,周毅,刘鹰,徐洋.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8)
[8]海洋酸化对栉孔扇贝钙化、呼吸以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 张明亮,邹健,方建光,张继红,杜美荣,李斌,任黎华.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4)
[9]菲律宾蛤仔的研究进展[J]. 刘青,张越,付鑫,马师荟.  河北渔业. 2011(01)
[10]海洋酸化及国际研究动态[J]. 石莉,桂静,吴克勤.  海洋科学进展. 2011(01)

博士论文
[1]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D]. 王大海.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栉孔扇贝生理活动对近海碳循环的影响[D]. 张明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3]全球碳循环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 鲍颖.中国海洋大学 2011
[4]中国近海典型海域溶解无机碳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D]. 高学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硕士论文
[1]胶州湾贝类养殖容量研究与分析[D]. 张明亮.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08
[2]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对胶州湾生态环境影响的现场研究[D]. 周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6
[3]胶州湾底播增殖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渔业生物学研究[D]. 郭永禄.中国海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86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686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