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黄斑褶(鱼兆)的个体繁殖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8 17:38
2018年3月和7月,在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N 29°18′,E 95°16′,海拔680 m)沿岸石堆后的回水区或岩石之间的静水区,用定置刺网(网目大小1~3 cm)采捕黄斑褶(鱼兆)78尾,采用个体生物学测定方法,研究产卵前成熟雌鱼的个体繁殖力。研究结果表明,黄斑褶(鱼兆)繁殖群体由4~9龄共6个年龄组组成,个体绝对繁殖力为346.00~799.00粒,平均为(498.18±115.88)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3.36~5.53粒/mm,平均为(4.45±0.47)粒/m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20.69~92.80粒/g,平均为(41.33±16.18)粒/g。体长(L)与体质量(m)的关系式为:m=0.6632L-54.924(r2=0.9215)。个体绝对繁殖力(F)与体长的相关方程式为:F=7.229lnL-302.01(r2=0.913),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质量的相关方程式为:F=10.343m+307.16(r2=0.889)。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性腺成熟系数(GSI)、肥满度(K)的多元线性标准...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的采集
1.2 测量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组成
2.2 卵径分布
2.3个体繁殖力及与年龄关系
2.4繁殖力与各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2.5 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多元回归
3 讨 论
3.1 黄斑褶的个体繁殖力及繁殖策略
3.2 黄斑褶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
3.3 黄斑褶的资源保护
本文编号:37454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的采集
1.2 测量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组成
2.2 卵径分布
2.3个体繁殖力及与年龄关系
2.4繁殖力与各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2.5 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多元回归
3 讨 论
3.1 黄斑褶的个体繁殖力及繁殖策略
3.2 黄斑褶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
3.3 黄斑褶的资源保护
本文编号:3745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4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