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标记的卵形鲳鲹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三种增殖放流海洋鱼类的遗传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06:16
卵形鲳鳕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增殖放流种类,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标记和微卫星标记开展了卵形鲳鳇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并对两种分子标记在卵形鲳鲮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优劣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线粒体DNA标记对卵形鲳鳕、黑鲷、真鲷三种增殖放流海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研究,旨在监测放流群体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造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基于分子标记的卵形鲳鲮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放流群体30个个体与55尾回捕卵形鲳鲣样品共享7个单倍型,包含45个回捕个体,占比例81.82%: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32尾回捕卵形鲳鳕与放流个体拥有相同等位基因,占比例58.18%。综合两种分子标记结果,共确定26尾回捕样品为放流个体,比例为47.27%。线粒体DNA为母系遗传,鉴别中可用于排除与放流群体母本信息不符的个体;而微卫星包含双亲的信息,鉴别的准确性更高,但使用其进行鉴别时,实验量较大。因此在样品数量较多时,可以采用线粒体DNA标记进行初步筛选、分组,排除与母本信息不匹配的个体后再使用微卫星标记进一步鉴别。二、三种增殖放流海洋鱼类的遗传学研究(1)对中国沿海...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
1.2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3 增殖放流的遗传学影响
第二章 基于分子标记的卵形鲳鲹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DNA提取
2.2.3 线粒体序列扩增
2.2.4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及荧光引物PCR扩增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序列变异与单倍型比对结果
2.3.2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及等位基因比对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三种增殖放流海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卵形鲳鲹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学比较研究
3.1.1 前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1.4 讨论
3.2 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黑鲷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学比较研究
3.2.1 黑鲷分类地位、分布及形态特征
3.2.2 黑鲷的增殖放流历史及影响
3.2.3 黑鲷的研究现状
3.2.4 材料与方法
3.2.5 实验结果
3.2.6 讨论
3.3 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真鲷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学比较研究
3.3.1 真鲷分类地位、分布及形态特征
3.3.2 真鲷的增殖放流历史及影响
3.3.3 真鲷的研究现状
3.3.4 材料与方法
3.3.5 实验结果
3.3.6 讨论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82896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
1.2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3 增殖放流的遗传学影响
第二章 基于分子标记的卵形鲳鲹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DNA提取
2.2.3 线粒体序列扩增
2.2.4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及荧光引物PCR扩增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序列变异与单倍型比对结果
2.3.2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及等位基因比对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三种增殖放流海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卵形鲳鲹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学比较研究
3.1.1 前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1.4 讨论
3.2 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黑鲷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学比较研究
3.2.1 黑鲷分类地位、分布及形态特征
3.2.2 黑鲷的增殖放流历史及影响
3.2.3 黑鲷的研究现状
3.2.4 材料与方法
3.2.5 实验结果
3.2.6 讨论
3.3 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真鲷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学比较研究
3.3.1 真鲷分类地位、分布及形态特征
3.3.2 真鲷的增殖放流历史及影响
3.3.3 真鲷的研究现状
3.3.4 材料与方法
3.3.5 实验结果
3.3.6 讨论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82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8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