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附近海域大黄鱼遗传多样性及家系的生长性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07:39
近年来,由于各地的大黄鱼人工繁育的亲鱼来源单一,使得近亲交配太过频繁,这促使大黄鱼种质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直接影响到了大黄鱼养殖产量和质量。目前,大黄鱼年龄组成低龄化、规格小型化,体重增长速度缓慢等问题日趋凸显,因此选育出生长性能良好大黄鱼品系意义重大。本研究应用家系选育方法,以生长快速为选育目标,利用舟山周边大黄鱼群体构建家系,进行大黄鱼良种选育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家系亲本三个基础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和家系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家系亲本三个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8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分析舟山地区三个大黄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5-10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9111,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为0.8108,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800,表明所选择的8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917、0.9000、0.9417,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384、0.7432、0.8213,Shannon多...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大黄鱼的分类和形态学特征
1.2.1 大黄鱼的分类
1.2.2 大黄鱼的形态特征
1.3 大黄鱼的习性
1.4 大黄鱼资源现状
1.5 影响大黄鱼生长的主要因子
1.5.1 温度
1.5.2 盐度
1.5.3 密度
1.6 大黄鱼的疾病防治研究
1.6.1 寄生虫类疾病
1.6.2 病毒性疾病
1.6.3 细菌性疾病
1.7 大黄鱼生物学研究进展
1.7.1 大黄鱼微卫星技术研究进展
1.7.1.1 微卫星标记的分类和应用
1.7.1.2 大黄鱼分子标记技术的相关研究
1.7.2 鱼类选育的研究进展
1.7.2.1 选择育种
1.7.2.2 杂交育种
1.7.2.3 性别控制
1.7.2.4 转基因技术
1.7.2.5 多倍体育种
1.7.3 鱼类体重相关性能的通径分析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家系亲本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及其配制
2.1.3 仪器和设备
2.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2.1.4.1 样品的采取和保存
2.1.4.2 DNA的提取和PCR
2.1.5 微卫星引物的选择
2.1.6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2.1.7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处理
2.1.8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2.2.2 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电子标记辅助家系的构建和标准化培育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大黄鱼亲鱼的催熟与受精
3.1.2.2 电子标记辅助家系的构建
3.1.2.3 大黄鱼家系早期发育阶段的标准化培育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亲鱼的产卵及孵化
3.2.2 家系早期发育阶段的标准化培育状况
3.2.2.1 家系早期发育阶段的标准化的时间分布
3.2.2.2 五级标准化培育状况
3.3 讨论
3.3.1 大黄鱼家系构建
3.3.2 大黄鱼家系早期标准化培育
第四章 大黄鱼不同家系生长性能的比较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数据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和分析
4.2.1 12组家系间体长、质量和体高参数分析
4.2.2 不同生长阶段大黄鱼家系的绝对增长速率分析
4.2.3 最好和最差生长性能家系体长、质量的关系
4.3 讨论
第五章 大黄鱼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各性状的基本统计结果
5.2.2 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5.2.3 通径系数
5.2.4 显著性检验
5.2.4.1 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F检验
5.2.4.2 通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5.2.5 最优回归方程
5.3 讨论
5.3.1 各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
5.3.2 各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5.3.3 对选育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7474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大黄鱼的分类和形态学特征
1.2.1 大黄鱼的分类
1.2.2 大黄鱼的形态特征
1.3 大黄鱼的习性
1.4 大黄鱼资源现状
1.5 影响大黄鱼生长的主要因子
1.5.1 温度
1.5.2 盐度
1.5.3 密度
1.6 大黄鱼的疾病防治研究
1.6.1 寄生虫类疾病
1.6.2 病毒性疾病
1.6.3 细菌性疾病
1.7 大黄鱼生物学研究进展
1.7.1 大黄鱼微卫星技术研究进展
1.7.1.1 微卫星标记的分类和应用
1.7.1.2 大黄鱼分子标记技术的相关研究
1.7.2 鱼类选育的研究进展
1.7.2.1 选择育种
1.7.2.2 杂交育种
1.7.2.3 性别控制
1.7.2.4 转基因技术
1.7.2.5 多倍体育种
1.7.3 鱼类体重相关性能的通径分析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家系亲本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及其配制
2.1.3 仪器和设备
2.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2.1.4.1 样品的采取和保存
2.1.4.2 DNA的提取和PCR
2.1.5 微卫星引物的选择
2.1.6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2.1.7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处理
2.1.8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2.2.2 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电子标记辅助家系的构建和标准化培育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大黄鱼亲鱼的催熟与受精
3.1.2.2 电子标记辅助家系的构建
3.1.2.3 大黄鱼家系早期发育阶段的标准化培育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亲鱼的产卵及孵化
3.2.2 家系早期发育阶段的标准化培育状况
3.2.2.1 家系早期发育阶段的标准化的时间分布
3.2.2.2 五级标准化培育状况
3.3 讨论
3.3.1 大黄鱼家系构建
3.3.2 大黄鱼家系早期标准化培育
第四章 大黄鱼不同家系生长性能的比较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数据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和分析
4.2.1 12组家系间体长、质量和体高参数分析
4.2.2 不同生长阶段大黄鱼家系的绝对增长速率分析
4.2.3 最好和最差生长性能家系体长、质量的关系
4.3 讨论
第五章 大黄鱼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各性状的基本统计结果
5.2.2 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5.2.3 通径系数
5.2.4 显著性检验
5.2.4.1 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F检验
5.2.4.2 通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5.2.5 最优回归方程
5.3 讨论
5.3.1 各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
5.3.2 各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5.3.3 对选育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7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81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