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橄榄果实转录组的多酚代谢相关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9 02:22
橄榄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药理作用的亚热带果树,然而不同品种之间的多酚含量和口感风味差异较大,且缺少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等遗传信息,严重阻碍了优质橄榄品种的选育以及果实品质特征的研究,比如多酚类物质的代谢调控。本研究以普通‘长营’品种和它的芽变品种‘清榄’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果实多酚和黄酮含量,并首次利用Illumina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来筛选两种橄榄品种多酚代谢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长营’和‘清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多酚和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从花后40d开始,‘长营’和‘清榄’果实的多酚含量随着生长而逐渐升高,到130d左右达到最高峰,随后开始降低;‘长营’的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也是如此,虽然‘清榄’的黄酮含量在70d-100d阶段稍微下降,但是总体含量依然呈上升趋势,均到130d左右达到最高峰,然后开始下降,且‘长营’果实的多酚和黄酮含量约是‘清榄’的2倍。2.针对橄榄果实富含酚类、多糖、蛋白质等次生代谢物的特点,本试验采用了百泰克总RNA抽提试剂盒法,Trizol法和CTAB法三种方法对橄榄果实总RNA进行提取...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植物多酚代谢途径相关研究进展
3 基因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3.1 第一代测序技术
3.2 第二代测序技术
3.3 第三代测序技术
3.4 第二代测序技术的转录组研究
3.4.1 RNA-seq技术的原理
3.4.2 RNA-seq技术的标准分析流程
3.4.3 RNA-seq技术的优势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橄榄果实多酚和黄酮含量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多酚含量测定
1.3.2 黄酮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酚含量
2.2 黄酮含量
第三章 橄榄多酚类物质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橄榄果实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1.3.2 cDNA文库构建
1.3.3 De novo组装和注释
1.3.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 结果与分析
2.1 橄榄果实总RNA质量分析
2.1.1 凝胶电泳分析
2.1.2 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
2.2 建库及De novo组装结果
2.3 功能注释
2.4 功能分类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4.1 KOG注释
2.4.2 GO注释
2.4.3 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5 候选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2.5.1 主成分分析(PCA)
2.5.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5.3 多酚类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鉴定
第四章 橄榄多酚类物质代谢关键基因荧光定量PCR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1.3.1 橄榄果实总RNA的提取
1.3.2 cDNA的合成
1.3.3 荧光定量PCR
2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结
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橄榄果实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J]. 谢倩,陈清西,王威,叶玲,黄丽娜,袁亚芳.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8)
[2]橄榄鲜食新品种“清榄1号”选育初报[J]. 许长同,肖振林,朱宗良,杨文荣. 中国南方果树. 2013(03)
[3]金丝桃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林萍,易宏伟,张斐. 中国现代中药. 2012(10)
[4]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陈伟,金文渊,杨震峰,曹士峰. 中国食品学报. 2012(01)
[5]金丝桃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黄凯,杨新波,黄正明. 医药导报. 2009(08)
[6]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及动态变化研究[J]. 欧高政,陈清西. 福建农业学报. 2009(01)
[7]浅谈橄榄栽培与管理技术[J]. 陈志松. 现代园艺. 2009(02)
[8]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遗传修饰研究进展[J]. 刘蓉蓉. 生物技术通报. 2008(06)
[9]鞣花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J]. 丁运生,孙小虎,李有桂,朱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1)
[10]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合成研究进展[J]. 延玺,刘会青,邹永青,任占华. 有机化学. 2008(09)
博士论文
[1]橄榄酚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D]. 何志勇.江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期间酚类物质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D]. 熊立瑰.湖南农业大学 2012
[2]橄榄中多酚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功能性研究[D]. 陈岗.西南大学 2009
[3]橄榄叶总黄酮代谢和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作用[D]. 林烽.福建农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72081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植物多酚代谢途径相关研究进展
3 基因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3.1 第一代测序技术
3.2 第二代测序技术
3.3 第三代测序技术
3.4 第二代测序技术的转录组研究
3.4.1 RNA-seq技术的原理
3.4.2 RNA-seq技术的标准分析流程
3.4.3 RNA-seq技术的优势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橄榄果实多酚和黄酮含量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多酚含量测定
1.3.2 黄酮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酚含量
2.2 黄酮含量
第三章 橄榄多酚类物质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橄榄果实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1.3.2 cDNA文库构建
1.3.3 De novo组装和注释
1.3.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 结果与分析
2.1 橄榄果实总RNA质量分析
2.1.1 凝胶电泳分析
2.1.2 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
2.2 建库及De novo组装结果
2.3 功能注释
2.4 功能分类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4.1 KOG注释
2.4.2 GO注释
2.4.3 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5 候选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2.5.1 主成分分析(PCA)
2.5.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5.3 多酚类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鉴定
第四章 橄榄多酚类物质代谢关键基因荧光定量PCR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1.3.1 橄榄果实总RNA的提取
1.3.2 cDNA的合成
1.3.3 荧光定量PCR
2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结
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橄榄果实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J]. 谢倩,陈清西,王威,叶玲,黄丽娜,袁亚芳.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8)
[2]橄榄鲜食新品种“清榄1号”选育初报[J]. 许长同,肖振林,朱宗良,杨文荣. 中国南方果树. 2013(03)
[3]金丝桃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林萍,易宏伟,张斐. 中国现代中药. 2012(10)
[4]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陈伟,金文渊,杨震峰,曹士峰. 中国食品学报. 2012(01)
[5]金丝桃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黄凯,杨新波,黄正明. 医药导报. 2009(08)
[6]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及动态变化研究[J]. 欧高政,陈清西. 福建农业学报. 2009(01)
[7]浅谈橄榄栽培与管理技术[J]. 陈志松. 现代园艺. 2009(02)
[8]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遗传修饰研究进展[J]. 刘蓉蓉. 生物技术通报. 2008(06)
[9]鞣花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J]. 丁运生,孙小虎,李有桂,朱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1)
[10]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合成研究进展[J]. 延玺,刘会青,邹永青,任占华. 有机化学. 2008(09)
博士论文
[1]橄榄酚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D]. 何志勇.江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期间酚类物质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D]. 熊立瑰.湖南农业大学 2012
[2]橄榄中多酚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功能性研究[D]. 陈岗.西南大学 2009
[3]橄榄叶总黄酮代谢和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作用[D]. 林烽.福建农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72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07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