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猪肉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优势腐败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图文】:
LAMP扩增原理图
15图 2-1 4℃储存期间冷鲜猪肉 pH 和 TVB-N 的变化Fig. 2-1 Changes in pH and TVB-N of refrigerated pork during storage at 4℃注:(A)pH 变化;(B)TVB-N 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1.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冰;李素;张顺亮;周慧敏;潘晓倩;李家鹏;陈文华;赵燕;;保鲜方式对冷鲜猪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J];肉类研究;2017年02期
2 张莉;尹德凤;张大文;罗林广;;常温下热鲜猪肉中沙门氏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J];食品工业;2017年07期
3 ;印尼鲜猪肉供需状况[J];中国牧业通讯;2007年10期
4 李彬;;生鲜猪肉新鲜度的检测及贮藏品质评价[J];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卢凤君;刘莉;张琳;;提升我国生鲜猪肉供应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6 彭增起,徐幸莲,周幸;提高超市生鲜猪肉安全品质的几项措施[J];食品科学;2003年08期
7 肖智明;注水鲜猪肉的细菌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87年03期
8 肖智明;;注水鲜猪肉的细菌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87年03期
9 马克生;安桂兰;申合喜;王建立;;食用鲜猪肉引起阿托品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89年03期
10 东方惠;;买鲜猪肉的大妈[J];诗潮;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廷尧;;怎样选购鲜猪肉[A];第五届重庆饲料工业暨养殖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彦波;韩剑众;励建荣;;水溶性壳聚糖对生鲜猪肉贮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袁先群;贺稚非;李洪军;李燕利;姚艳玲;蒋丽施;付军杰;全拓;;不同贮藏温度托盘包装冷鲜猪肉的品质变化[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翠玲;汤修映;彭彦昆;王铭武;;基于多光谱成像的生鲜猪肉货架期预测研究[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翠玲;汤修映;彭彦昆;王铭武;;基于多光谱成像的生鲜猪肉货架期预测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解华东;布丽君;李星;林保忠;;猪肉的污染及市售热鲜猪肉品质的检验[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范洪波;李燕凌;彭首创;丁宁;董莹;;出口港澳冰鲜猪肉的关键工艺和检验检疫监管[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海云;王伟;赵松玮;刘巧巧;彭彦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生鲜猪肉水分无损快速检测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林朝朋;谢如鹤;;各种物流模式下生鲜猪肉的品质变化及安全风险评价[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A];2003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库伦多措并举稳定生鲜猪肉市场[N];通辽日报;2019年
2 记者 刘晓荣;450吨冷鲜猪肉保障百姓“菜篮子”[N];长治日报;2019年
3 记者 林雍 实习生 杨平;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恢复执行“绿色通道”政策[N];江西日报;2019年
4 记者 王光怀;第13届全运会首批专供生鲜猪肉天津下线[N];中国食品报;2017年
5 记者 孙靖宇 实习生 任素慧;我市鲜猪肉价格持续下降[N];拉萨晚报;2011年
6 魏江跃;临沧鲜猪肉首次走向省外市场[N];云南科技报;2009年
7 张蓓;全力帮扶助企业焕发生机[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8 ;放心吃肉教你几招[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记者 张鹏毅;海南冰鲜猪肉首次出口香港[N];海南日报;2006年
10 杨玲丽 韩华彬;深圳冰鲜猪肉首次供澳[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善梅;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冷鲜猪肉品质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林朝朋;生鲜猪肉供应链安全风险及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菁;冷鲜猪肉复合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2 李宁;冷鲜猪肉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优势腐败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3 杨春婷;基于生物胺的冷鲜猪肉新鲜度评价方法及腐胺传感器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
4 代纪磊;基于区块链与物联网耦合的DLS公司生鲜猪肉质量追溯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5 税雪;成都市冷鲜猪肉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唐瑞霞;冷鲜猪肉冷链销售环节风险控制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年
7 陈振青;基于假单胞菌生长抑制的冷鲜猪肉保鲜剂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8 刘超群;冷鲜猪肉中微生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控制工艺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9 金鑫;热鲜猪肉食用品质及其特定腐败菌预测模型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毕玮;生鲜猪肉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53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5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