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蓝靛果花色苷提

发布时间:2020-05-23 02:12
【摘要】: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是一种新兴的野生浆果资源,富含花色苷,抗氧化能力强。蓝靛果在黑龙江省广泛分布,全省年产量达1万吨,已成为黑龙江省采摘量第二大的野生浆果。蓝靛果集中在5-7月成熟,保质期短且不易运输和贮藏。本文以野生蓝靛果为原料,采用三种方法对蓝靛果花色苷进行提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为蓝靛果花色苷的有效提取和进一步的功能性研究提供技术和理论的支持;以蓝靛果果汁为原料研制蓝靛果饮料,研究其加工工艺及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延长蓝靛果的保质期,并为开发营养健康的蓝靛果功能饮料奠定基础。本研究包括蓝靛果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试验和蓝靛果饮料的加工工艺及贮藏稳定性研究试验:(1)蓝靛果花色苷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分别优化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对蓝靛果花色苷进行提取;测定体外抗氧化指标来研究蓝靛果花色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热水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9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为1:40 g/mL,花色苷的提取量为(29.95±0.15)mg/g;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2%、料液比1:32 g/mL、超声温度54℃、超声时间38 min,花色苷的提取量为(30.58±0.21)mg/g;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6%、微波功率210 W、微波时间60 s、料液比1:29 g/mL,花色苷的提取量为(34.60±0.16)mg/g。2)蓝靛果花色苷提取物在DPPH自由基、ABTS~+·、O_2~-·、·OH体系中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同时总还原能力较强,且抗氧化能力与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2)蓝靛果饮料的加工工艺及贮藏稳定性研究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饮料配方和饮料稳定剂;测定蓝靛果饮料4℃贮藏90 d、20℃贮藏90 d和37℃贮藏30 d时花色苷、Vc、总酚、可溶性固形物、pH值、感官评分、离心沉淀率、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的变化以及4℃、20℃和37℃下贮藏30 d和60 d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1)蓝靛果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蓝靛果原汁30%,柠檬酸0.15%,白砂糖8%。按照此配方配制饮料,感官评分为(96.23±1.50)分。2)稳定剂最佳组合为CMC-Na0.10%,黄原胶0.20%,海藻酸钠0.20%。通过验证试验,最佳复合稳定剂离心沉淀率为0.82%。3)饮料中花色苷、Vc、总酚在4℃下的保存率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和pH值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不明显;在4℃贮藏期间,感官评分降低最少,离心沉淀率最小;在贮藏期间,不同温度菌落总数均不超过100 CFU/mL,均符合微生物安全标准;在4℃、20℃和37℃下贮藏期间抗氧化能力均出现下降趋势,但4℃贮藏60 d时损失不超过30%,抗氧化能力相对最稳定。综上所述,蓝靛果花色苷的微波辅助提取比热水浸提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更有效;与Vc对比,蓝靛果花色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按照最佳配方得到的蓝靛果饮料色泽均匀,味道独特,酸甜适口,营养价值较高;最佳复配稳定剂离心沉淀率小于单一稳定剂,稳定效果较好;蓝靛果饮料的较优贮藏温度为4。
【图文】:

花色苷,基本结构


前 言究进展溶于水的色素,被认为是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大多出现的细胞液中,,使其呈现不同的颜色如红、紫红到蓝等。、无毒的色素,不仅赋予食品和饮料美学价值,而且在用。一些研究表明,富含花青素的提取物对健康有利,活性[30,31],已被运用于功能性食品、美容、医药等行业与糖以糖苷键组合而成,基本碳骨架为 C3C6C3,基本结 1-1。按照羟基和甲氧基部分的数量和位置,已鉴别出的主要有 6 种[32]。矢车菊-3-葡萄糖苷特别重要,因为它,因此通常作为花青素化合物定量的标准。花色苷易溶酮等,在非极性溶剂如乙醚、石油醚中溶解度很小。花、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和防腐剂等因素的影

曲线,蓝靛果,花色苷,光谱扫描


析色苷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本成分分析表 3-1 蓝靛果成分表Tab.3-1 Table of blue honeysuckle berries ingredients含)灰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 值 总酸(g/100g)总糖(g/100.08 0.64±0.05 13.1±0.47 3.18±0.09 2.67±0.12 4.92 0波长蓝靛果花色苷溶液在可见光区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4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7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强;龙作义;李红莉;逄宏扬;李雪;杨燕超;;不同植物外源激素处理对蓝靛果忍冬种子萌发的影响[J];林业科技;2017年02期

2 张巍;孟庆彬;王洪刚;邵明海;;宽叶蓝靛果在不同海拔分布的生物多样性分析[J];森林工程;2017年03期

3 韩曦;姜思佳;焦丽;赵利群;李滨胜;李长海;;加拿大蓝靛果忍冬在哈尔滨地区引种栽培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4 王玲;;寒冷地区蓝靛果栽培管理关键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19期

5 张玲珠;;蓝靛果忍冬的药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03期

6 刘桂萍;汪宗仁;马炳清;王丽波;;勃利县栽培种植蓝靛果新品种——蓓蕾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5年03期

7 武中庆;;蓝靛果忍冬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5年08期

8 李道明;;桦南林区蓝靛果建园与栽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15期

9 曲长福;;蓝靛果无公害生产技术(上)[J];农民科技培训;2014年01期

10 张海涛;张壮飞;黄晶;宫军伟;;寒地蓝靛果品种蓓蕾引种栽培试验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霍俊伟;睢薇;杨国慧;;野生浆果作物-蓝靛果忍冬的开发利用研究综述[A];全国首届野生果树资源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成海;郑先哲;霍俊伟;丁凝冶;金长江;高晓臣;贾暑花;;基于微波真空方法的蓝靛果脆片膨化特性[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日辉;;引种小桨果对促进森林经济发展前景的分析[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4 金政;李相伍;王启伟;李善花;朴丽花;;蓝靛果抗大鼠实验性脾虚证的肝酶细胞化学的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于永吉 本报记者 赵博言;小小蓝靛果 孕育大梦想[N];黑龙江经济报;2019年

2 姚琦 黄晓慧 本报记者 文天心;勃利蓝靛果渐成大产业[N];黑龙江日报;2017年

3 记者 邢爽;黑河市·大庆油田蓝靛果忍冬 有机复合种植基地建设正式启动[N];黑河日报;2012年

4 徐颖 记者 梁照华;我市俄蓝靛果忍冬引种繁育技术获国家林业行业最高科技奖[N];黑河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敬泽 徐敬伊 见习记者 徐斌;秋种“摇钱树” “春”来好致富[N];伊春日报;2014年

6 计德渠;科技创新为三次创业注入源源动力[N];伊春日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董新英;巧打特色牌 勇闯大市场[N];黑龙江日报;2016年

8 记者 孙倩;“双蓝”产业“担纲主角”[N];伊春日报;2011年

9 源源;积极推动四大产业发展[N];吉林日报;2010年

10 范皓月 杨秀梅 本报记者 金毅;立足转型,靠青山绿水谋发展求致富[N];中国绿色时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霍俊伟;蓝靛果忍冬(Lonicera L.subsect.Caeruleae)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的RAPD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2 张启昌;蓝靛果忍冬生态适应性及高效繁育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刘素稳;蓝靛果花色苷提取物调节胆固醇代谢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4 赵海田;蓝靛果花色苷结构表征及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防护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金英;长白山忍冬科三属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6 申健;木醋对小浆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节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7 吴涛;花色苷对肥胖的干预及其相关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王月华;蓝靛果花色苷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肝炎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凤;蓝靛果花色苷提取、抗氧化性研究及饮料研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张玮圳;白藜芦醇—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蓝靛果保鲜中的应用[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年

3 梁敏;蓝靛果酒酿造工艺对花色苷及功能性质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4 李璐;蓝靛果中花色苷的提取分离及富集纯化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5 顾魁;蓝靛果酒酿造过程成分和色度变化[D];大连工业大学;2018年

6 张楠;长白山野生蓝靛果优良单株的多倍体诱导及鉴定[D];延边大学;2018年

7 李新原;超高压辅助提取蓝靛果抗氧化物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8 李英男;蓝靛果优良单株组培快繁及商品化生产技术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9 汤倩倩;蓝靛果天然色素的分离提取及其缓释微胶囊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雷月;蓝靛果多酚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与稳定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76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76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