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截面三维编织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编织设备的设计
【图文】:
GE 公司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代替原来的合金材料制成了火箭发动机的零部件,发动机不仅满足了强度高和价格低的要求,而且重量减轻了 40%左右[1]。通过这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成功运用,,三维编织工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此后经过大量究人员的研究,逐渐走进了航天、汽车和医疗等各个领域[2-4]。编织工艺最早起源于人们的手工劳动,比如头发打结和鱼网编织等。编织物主分为二维编织物和三维编织物,关于编织物的分类定义有很多,Ko 给了一个广的定义[5]:三维编织工艺是根据二维编织工艺发展而来的,三维编织物是由三个者三个以上的纱线组(纱线层)交织成的编织物,每一个纱线组与编织物成型的向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二维编织物和三维编织物的结构分别如图 1-1(a)和(b)示[6]。图 1-1(a)中的编织物为二维编织物,该编织物结构中有三个纱线组,但只有两个纱线组与编织物成型方向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还有一个纱线组与编织成型方向相同,他们之间的夹角为0 。与编织物成型方向夹角为0 的纱线组主起增强编织物结构的作用。图 1-1(b)中的编织物为三维编织物,该编织物结构有六十四个纱线组,与编织物成型方向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纱线组超过三个。
(a)矩形三维编织设备 (b)圆形三维编织设备图 1-2 Florentine 设计的两种编织设备own[13]在 1998 年,提出了一种编织圆形截面三维编织物的圆形三维编,这种三维编织物具有筒壁的厚度。Lee[14]根据 Brown 提出的理念设计形三维编织设备,用来编织圆形三维编织物,如图 1-3(a)所示。Wa 年设计了一台卧室圆形三维编织设备,携纱器的底座沿着圆周方向依环上,圆环按照预定的方向做旋转运动,携纱器的底座沿着径向方向移3(b)所示。Mamel 在 2015 年设计了一台立式圆形三维编织设备,如c)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广南;;局部编织工艺在全成形毛衫中的设计与应用[J];纺织报告;2019年06期
2 塔玛夏·达吾列提;;哈萨克族芨芨草编织工艺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3 王尹宣;;传统编织工艺的时尚创新设计探究[J];戏剧之家;2016年21期
4 刘媛;;编织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7年01期
5 李旭;;陕西民间秸秆编织工艺创新发展路径探索[J];艺术品鉴;2017年08期
6 吴山;;原始社会的编织工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8年01期
7 ;民间编织工艺[J];装饰;1982年01期
8 郭慧敏;;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编织工艺的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J];牡丹;2020年02期
9 陈尚仪;;金属编织工艺的发展与研究[J];艺术品鉴;2020年06期
10 高强;;基于传统编织工艺的时尚创新设计研究[J];服饰导刊;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于淼;李青山;蔺雪峰;;夏凉被中的凉爽织物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9年
2 张建钢;李红军;吴晓光;张弛;黄少敏;;基于电脑提花大圆机编织工艺的浮雕算法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陈国芬;沈卫炳;;竹纤维针织内衣面料的试制与开发[A];“云竹杯”首届中国竹纤维产业发展峰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宾阳 艺苑;广西博白: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扶贫生力军[N];中国文化报;2017年
2 刘复培;海交会,造就编织工艺的大市场[N];福州日报;2008年
3 彭兰斐;博白“小编织”成就“大产业”[N];广西政协报;2012年
4 覃波邋覃健智;12个民族600青年安居乐业[N];法治快报;2008年
5 记者 林英;龙须席编织工艺面临失传[N];湄洲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闭初健 通讯员 骆泓铭;小草木“编出”大产业[N];广西日报;2019年
7 郑咸雅;三种桌布挺流行[N];中国纺织报;2000年
8 记者 罗猛;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 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N];广西日报;2011年
9 良文;桌布风景[N];中国纺织报;2002年
10 记者 邓萍 通讯员 劳燕承 李文明;博白小编织成就大产业[N];广西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致文;横编针织物CAD系统研究与实现[D];江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杰;T型截面三维编织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编织设备的设计[D];东华大学;2019年
2 马毓蔓;马陆篾竹编织工艺及传承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韩五星;传统编织工艺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年
4 蔡雨祺;针织成形局部编织工艺的研究与设计创新[D];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
5 李凯;基于空间群P(3|-)对称性的新型三维编织工艺装备的研制[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6 许创;基于空间群P(3|-)对称性的三维编织工艺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房勇;从传统编织工艺到现代纤维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陈尚仪;传统金属编织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D];湖北美术学院;2017年
9 叶欣;羊毛衫编织工艺CAD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10 殷冬冬;基于空间群R3对称性的三维编织工艺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09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0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