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青梅中PPO活性蛋白的理化性质及钝化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05:07
【摘要】:青梅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C、酚类等成分,是市场上梅子蜜饯、梅子酒、青梅汁、乌梅加工的原料。在青梅采后贮藏、加工过程中,具有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蛋白会催化酚类物质形成醌类物质,对青梅及其产品的感官特性、营养价值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课题对青梅中具有PPO活性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理化性质和钝化动力学,为青梅加工及贮藏防止酶促褐变奠定理论基础。(1)以青梅为原料,通过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pH 7.0)提取、饱和度80%的硫酸铵沉淀粗蛋白,再采用Hitrap DEAE FF离子交换和Super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出PPO活性蛋白,比活力达404033.02 U/mg,纯化倍数为122.2倍。SDS-PAGE电泳显示出分子量为28 kDa的单一条带,经质谱鉴定,青梅PPO活性蛋白属于类甜蛋白-1(TLP-1),是稳定的亲水性非膜蛋白。二级结构预测TLP-1中含有6.02%的α-螺旋,27.31%的β-折叠,以及66.67%的无规卷曲,荧光光谱分析TLP-1在348 nm处具有最大发射峰。(2)对TLP-1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LP-1的最适底物是邻苯二酚,最适反应pH值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30℃。亚硫酸氢钠是TLP-1的最佳抑制剂,0.1mmol/L以上的亚硫酸氢钠能完全抑制TLP-1的活性。1 mmol/L Fe~(2+)和1~10 mmol/L Cu~(2+)对TLP-1表现出激活作用,超过该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Fe~(3+)、Al~(3+)、Ca~(2+)对TLP-1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3)TLP-1对温度、超声波和压力的敏感性较低。50℃~85℃TP处理30 min,TLP-1的活性仍有55.30%~1.83%,90、95℃分别处理18 min、12 min使TLP-1完全失活。冰浴状态下控制温度低于10℃,500W USC处理30 min能使TLP-1完全失活,而不控温时,300W、400W和500W US处理15 min、6 min、4 min后温度上升至70℃、70℃、82℃,TLP-1完全失活。TP、US、USC钝化TLP-1的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失活模型,50~95℃下,TP钝化TLP-1的D值为120.58~8.37 min,Z_T值为40.82℃;100~500W下,USC钝化TLP-1的D值为87.90~20.56 min,Z_W值为625 W;US钝化TLP-1的D值为70.64~7.28 min,Z_W值为473.80 W。相比于TP和USC处理,US钝化TLP-1可以显著降低D值,并提高TLP-1对超声波的敏感性。HPP处理条件下,200 MPa和500 MPa处理能显著降低TLP-1的活性(p 0.05),但处理后最低活性也高于60%。100 MPa处理5~15 min、300 MPa处理20~30 min或400 MPa处理10~20 min,TLP-1活性显著升高(p 0.05)。通过缓冲液提取、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出青梅中具有PPO活性大蛋白为类甜蛋白-1(TLP-1),发挥PPO活性时最适反应条件与PPO相似。TLP-1属于防御蛋白,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PPO强,对温度、超声功率和压力的敏感性很低,工业生产中应提高温度、延长处理时间或采用高温结合超声波钝化TLP-1,防止青梅酶促褐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5.1
【图文】:

蛋白,类甜蛋白,青梅,樱桃


图 2.6 PPO 活性蛋白纯化后的 SDS-PAGE 图谱SDS-PAGE pattern of protein with PPO activity after purification列分析白经 LC-MS/MS 质谱分析,对质谱结果用 Mascot 及 BLA配蛋白为青梅(Prunus mume)的类甜蛋白 1(TLP-1),配分值为 12710 分,蛋白覆盖率为 49.8%。TLP-1 的蛋白基酸为质谱鉴定到的肽段部分,图 2.8 为其中两个肽段的,将 TLP-1 与桃(Prunus pesica)、樱桃(Prunus avium)的 TLP 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结果如图 2.9。LGLTTLAILF FSGAHAAKIT FTNKCSYTVW PGTLTGDQTGISNFVDAP SPWSGRFFGR TRCSTDASGK FTCATADCAPPATLVEIT IAENGGQDFY DVSLVDGFNL PMSVAPQDVNAVCPAQL QVKGSDGSVI ACKSACLAFN QPQYCCTYSKIFKDQCP QAYSYAYDDK SSTFTCSGRP DYLITFCP图 2.7 TLP-1 的序列

质谱图


25图 2.8 ASTCPADVNAVCPAQLQVK 和 DQCPQAYSYAYDDK 的 MS/MS 质谱图Fig. 2.8 The mass spectrum of ASTCPADVNAVCPAQLQVK and DQCPQAYSYAYDDK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胡庆国;高飞;徐佩琳;;啤酒中浑浊活性蛋白与泡沫蛋白及其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3期

2 杨宝林;王友成;陈小玉;孙颖;;植物活性蛋白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3 李巨秀;Karl J.Siebert;Penny Lynn;;不同类型硅胶处理对啤酒中混浊活性蛋白和泡沫活性蛋白影响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8年06期

4 李征;毕跃东;曾献武;刘知微;;重组人活性蛋白C的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以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高效表达[J];食品与药品;2006年06期

5 褚海波;重组人活性蛋白C治疗脓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07期

6 黄生权;;利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啤酒中泡沫活性蛋白的研究[J];啤酒科技;2002年01期

7 ;一种抗癌活性蛋白及制取方法[J];药物生物技术;1999年03期

8 孙国凤;;转化人培养细胞生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10期

9 董占波;陆建良;孙庆磊;董俊杰;梁月荣;;饮料浑浊活性蛋白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年05期

10 杨宝林;王友成;陈小玉;孙颖;;植物活性蛋白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效果[J];耕作与栽培;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国辉;姜晓姝;李宏涛;;新活性蛋白酶与带Ⅲ蛋白[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吕立力;黄凤杰;吴梧桐;;重组鲨肝活性蛋白的分泌表达及其体外对肝细胞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苏培瑜;杨洪军;李韶菁;;表面活性蛋白A,D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陈昭烈;Dirk Lütkemeyer;Kai Iding;Jürgen Lehmann;;用SPR技术在线实时检测生物活性蛋白的生产[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李征;毕跃东;刘知微;曾献武;;重组人活性蛋白C的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以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高效表达[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征;;人活性蛋白C治疗应用研究新进展[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礼和;;以核酸三维结构为靶的药物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潘守前;蒋心怀;张路军;周五中;井金峰;;谷朊粉(小麦活性蛋白)在食品行业中的新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赵小亮;吕友晶;刘潇潇;郎银芝;单鑫迪;郝杰杰;赵峡;于广利;;海洋糖芯片的构建及其与活性蛋白相互作用研究[A];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李银聚;吴庭才;张春杰;程相朝;;鸡IL-2基因在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及其活性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石巍;君乐宝新一代活性蛋白牛奶“悦鲜活”上市[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9年

2 李晓波 金鑫等;植物类中药活性蛋白成分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记者  季洪光;我研制的昆虫活性蛋白投入批量生产[N];科技日报;2006年

4 李友;我国昆虫活性蛋白批量生产[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王志安;“活蝎胸腺活性蛋白酶”提取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6 邹;他汀疗法的双重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记者 张晔邋通讯员 罗静;锁定抗艾滋氨基酸“包围圈”在缩小[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丙超;汽化吸入全氟化碳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兔表面活性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2 刘娇;表面活性蛋白-A和D基因变异与尿路感染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刘春;大豆生物活性蛋白的制备、功能性质及输送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鸣;青梅中PPO活性蛋白的理化性质及钝化动力学研究[D];西华大学;2019年

2 贺章静;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活性蛋白浓度绝对定量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3 姚星辰;牦牛活性蛋白抗辐射损伤作用的基础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4 张高波;发酵苹果渣生产活性蛋白饲料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雪峰;ELISA检测啤酒中泡沫活性蛋白和混浊敏感蛋白及其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马远娜;蚯蚓活性蛋白抗结肠癌DLD-1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易娟;单肺通气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汪威;斑蝥纤溶活性蛋白的提取纯化及其作用性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9 丁再萌;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内含子4变异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薛春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地塞米松对肺泡Ⅱ细胞表达表面活性蛋白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4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34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