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06:23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的国家,饮茶历史非常悠久,茶叶已经是中国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中国茶叶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家族性文化特征非常明显。近年来,中国茶叶企业数量成倍递增,但是竞争力和凝聚力薄弱。茶叶企业管理者发现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重视形式和家族式化等问题,引进先进的西方文化管理理念在中国茶叶企业文化建设上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中国茶叶企业跟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比较容易吸收和消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精髓。因此,茶叶企业管理者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那里取“真经”,寻找符合自身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管理思想,“易”、“道”、“儒”、“墨”和“法”管理思想对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有重要作用。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还直接决定员工的归属感。运用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方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精髓,阐述中国茶叶企业发展观、愿景、使命、价值观、员工进取心、团队精神、组织结构、创新意识、忠诚度、人才战略、基层管理、制度建设和领导风格文化思想,得到一些对中国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有价值的管理理念。因此,研究中国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对解决茶叶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是最近茶叶企业界一直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国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只是用一种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对茶叶企业文化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和制度建设等某个方面进行笼统的研究,对整个茶叶企业文化研究不深入。本文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易”、“道”、“儒”、“墨”和“法”的管理思想)的角度研究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使中国茶叶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民族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首先,运用“易”、“道”、“儒”、“墨”和“法”管理思想精髓,对中国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其次,依据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理清中国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找出茶叶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原因。再次,改进后的Denison模型通过13个维度对中国茶叶企业文化进行测评,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调查问卷,得出中国茶叶企业文化共同价值观、愿景和使命量化程度较高,但是总体量化程度达不到满意水平。同时,根据大益茶业集团和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两个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说明,得出模型结果分析是正确的,大益和老舍企业文化量化程度一般。最后,从现代企业文化理论角度提出完善中国茶叶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S971
【图文】:

模型图,模型,维度,文化特征


1 模型选择1.1Denison 模型[32]Denison 等构建了一个可以描述组织的文化的特质模型。该模型认为有特征与组织绩效显著相关,且每种文化特征都有相应的 3 个子维度(图 5-1(1)任务型:该特征认为组织是有长期的方向与目标。其文化特征包括意图、组织目标和愿景 3 个子维度,描述企业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意图(2)一致型:该特征认为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和拥有定义价值观,体现心价值。其文化特征包括协调和融合、一致意见和核心价值观 3 个子维度(3)参与型:该特征认为组织要极力开发员工能力、分权和责任感。其括组织结构、团队导向和能力发展 3 个子维度。(4)适应型:该特征认为组织需要对商务环境的需求转换为行动。其文创造性变革、顾客导向和组织学习 3 个子维度。Denison 模型根据这 4 个文化特征设计出了 OCQ 量表,包括 60 个测量Q 测量存在不完善之处:(1)问卷调查主观因素成分大,数据结果偏差较些量表内容在概念表达上是比较接近,有些子维度不可以作为独立的部分

茶叶企业,碎石,领导风格


企业制度建设相关,可以命名为制度建设;(13)F1 由问题 44—48 识别,内容与茶叶企业管理者领导风格相关,可以命名为领导风格。图5-2 茶叶企业文化碎石图Figure5-2 Tea enterprise culture Scree Plot表5-3 茶叶企业文化总方差分解表Table 5-3 Tea enterprise culture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初始值 提取平方和成分总计 % 方差 累计 % 总结 % 方差 累计%1 6.037 12.577 12.577 6.037 12.577 12.5772 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高俊光,于渤;企业文化的深层次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2 李刚;;浅析《易经》中的管理思想[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4期

3 雷国铨;;构建中国茶叶企业文化的新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王国顺;张仕t

本文编号:2740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40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8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